孙艳红
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状况,指导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其对健康教育需求状况.结果: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依次为康复训练、家庭支持、用药知识、心理疏导、基础知识、饮食指导、预防知识;教育方式倾向于医护人员一对一教育及专家讲座.结论:了解脑梗塞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助于临床给予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魏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32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观察,结合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参照亚低温在重症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采用不同于治疗脑外伤的冬眠药物,通过对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环境要求、降温护理、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临床资料搜集、论证,并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亚低温治疗护理组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降低,生存率明显优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研究亚低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明显的社会价值.
作者:杨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内科常见的凶险急腹症,文献报道病死率为14%~38%,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改变的全身疾病[1].其发病机理目前不是十分清楚,研究认为,胆石症十二指肠乳头痉挛是导致重症胰腺炎的主要的直接或间接原因.SAP时,机体发生以蛋白质分解,糖原异生和脂肪动员增强为特征的超高代谢反应,使患者营养储备迅速耗竭,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机体防御免疫能力下降,感染率升高.若不能及时提供合理的营养治疗,可进一步致使并发症增多,死亡率增高,因此,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崔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随机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维持组和丙泊酚对照组,各30例.维持组给予依托咪酯静脉注射(0.3mg/kg),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1.5至2.5mg/kg).对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谵妄发生率、血清皮质醇浓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依托咪酯诱导维持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8.6±2.6)min,谵妄5例(16.67%);丙泊酚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1.7±1.8)min,谵妄0例(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能有效延长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但会增加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
作者:马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搜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126例产妇,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63例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对乙组63例产妇和新生儿不实施护理干预.对比甲组和乙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极大,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蒋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主要阐述了抚触的发展起源和伦理依据,论述了抚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黄疸、窒息、咽下综合征、仰趾外翻足及硬肿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和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说明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开放式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原因进行探讨,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开放式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治疗的167例患者,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67例患者在进行开放式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后,有4例患者出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尿潴留,6例患者复发,36例慢性疼痛,25例血清肿,术后并发率为43.7%.结论:在开放式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中,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开放式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的要求进行操作,以有效降低开放式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映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己成为糖尿病患者劳动力丧失的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于糖尿病发病10年后迅速上升,20-30年高,平均病程17年,累积发病率约40%-50%,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完全防止其发生和恶化.
作者:张秀利;赵秀玲;王君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车祸导致外伤、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病率日趋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病情大多进展迅猛,必须在“窗口期”及时处置,在救治脑疝、心梗等时,医师应该迅速果断进行有效的诊治,任何迟疑观望,只会造成病情被延误,甚至发生致死致残的严重后果.
作者:高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时机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急性期患者的治愈率为90.6%(48/53),缓解率9.4%(5/53),总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11.3%(6/53);慢性期患者的治愈率为77.8%(14/18),复发率为22.2%(4/18);脓肿期患者的治愈率为66.7%(14/21),癌管期治愈率75%(6/8).结论:急性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佳;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肿块静止期是手术治疗的佳时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及通过彩超进行的脓肿穿刺,对于乳房外形的保持效果较好.
作者:毛洪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脑脓肿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1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1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0例患者的护理内容主要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10例患者在经过微创穿刺引流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彻底清除了脓肿,未发生颅内感染等不良现象.结论:脑脓肿患者在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期间,易发生感染情况,因此应注意做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工作.
作者: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为医护工作人员在糖尿病护理领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0名糖尿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该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院实施优质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并探讨在内科护理中推进优质服务的措施.结果: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以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优质之前对比,糖尿病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在医院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诊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是治疗胰头癌、4腹部恶性肿瘤,包括胆总管中下段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手术复杂且创伤大,切除范围包括远端胃、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胰头和上端空肠,淋巴结,防止肿瘤残留.切除后再将胰、胆和胃与空肠重建[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FD)是治疗胰腺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
作者:吴文华;高慧平;马风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1.18±1.0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57±1.42)分],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均无一过性,不影响治疗.结论:依巴斯汀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2~4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6)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与干预前1~3d的问卷结果进行比较,总结效果.结果:实验组的25例护理人员在心里干预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下降,对照组抑郁及焦虑评分未见明显改变,且实验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兰;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胫骨远端发生Ⅲ型后,经后侧入路并采用支撑钢板行固定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发生Ⅲ型后柱骨折的患者60例,均经后侧入路采用支撑钢板行固定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与实现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症状分别统计并作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术前差54例(90.0%),一般6例(10.0%);术后总优良率达91.7%,其中,优48例(80.0%),评分为差者仅有1例(1.7%);另外,术后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2±0.8)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6±1.1)周;均比较短;且术后仅有1例患者(1.7%)出现轻度感染,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发生Ⅲ型后柱骨折后,经后侧入路采用支撑钢板行固定治疗,一般可实现良好的预后效果,可积极推广.
作者:邱光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在减轻癌症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56~Ⅰ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放疗前护理、放疗期间护理及放射性皮炎护理,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本组256例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放射治疗.其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几率明显减少,发生放射性皮炎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对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明显减少其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几率,减轻其发生放射性皮炎的程度.帮助其顺利完成放射治疗.
作者:左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5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对5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结核性脑膜炎的基础护理,对实验组的29路患者在基础护理的条件上再加上优质护理,从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两方面进行护理,在治疗后期,对5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29例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态积极向上,心理健康比对照组要好(P<0.05),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康复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曹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掌握石嘴山市城乡中小学校卫生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采用现场监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2011年至2013年教室人工照明、环境噪声、自然采光、人均面积、课桌椅和微小气候各项指标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5.7-10.8个百分点,教室朝向、墙顶颜色、厕所、运动场地、生活用水和保健设施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城市区中小学校教室自然采光、人工照明、课桌椅、墙顶颜色、生活用水、保健设施合格率高于乡村中小学,教室人均面积、微小气候、环境噪声、教室朝向、运动场地低于乡村中小学.结论:石嘴山市城乡中小学校卫生状况偏低,有一定的城乡差别,加强宣传教育,建设标准化学校,改善卫生设施,可以提升学校卫生状况.
作者:方进国;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