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欢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进行化疗的80例肿瘤患者以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内科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疾病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肖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局麻下腹腔镜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12-2013年到我心采取腹腔镜绝育术的300例受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服务对象全部成功进行了腹腔镜绝育术,手术平均时间均为7-10min,并且无中转开腹以及脏器损伤情况发生.结论:采用局麻下腹腔镜行输卵管绝育术手术切口小,受术者无明显痛苦,术后创口处无明显疤痕,手术过程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并发症较少,经实践证明,可以将该技术应用到计划生育方向上.
作者:王钢;邓仁玲;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探讨,对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胆漏进行具体分析.方法:对20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引起胆漏的具体成因,并根据病情逐一进行治疗.结果:其中15例通过非手术的形式进行引流等措施进行治疗,5周内痊愈;5例通过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5周内痊愈.经过治疗20例患者无一人出现胆漏现象,效果显著.结论: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胆漏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更为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熟练掌握肝胆手术流程,及时处理手术突发状况,其次术后的缝合一定到位不可以马虎,引流管放置位置一定符合标准,对于胆漏不严重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
作者:余松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术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0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血液灌流术治疗,观察抢救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体内TNF-α、IL-6、IL-10、hs-CRP等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术应用于抢救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任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20年前绝大多数医师对颅脑外伤伴发脑水肿与颅内高压,以限制液体与钠入量为“标准的液体疗法”.近年来已改变了这种观点,认为应用脱水剂时不应限制液体与钠入量,否则可因脑灌注压不足而导致脑损伤.本文列举限制或不限制液体与钠入量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基础,并阐明近年来液体疗法的进展与新观点.
作者:贾尚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措施,提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方法:对5年中我院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致残、致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两者同时存在时其损害更为明显.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切除的原因并及时预防;方法:根据国内医学界的医疗情况以及近几年的一些产科临床中的子宫切除术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选取2003年2月到2013年2月某三甲医院中的其中30例进行分析(具体见下方的资料讲解),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原因中胎盘因素是重要的原因,其次还有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严重子宫感染等.产科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危急重症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有效措施.
作者:辜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情况,以期对规范急救护理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目前现行的急救护理流程的总结分析,阐明其在严重多发伤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严重多发伤危重,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急救护理流程需从院前、急症科、术前、等多方面考虑制定严重多发伤的护理流程.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能够增加急救成功率,但其涉及的面广,需要个科室联动,因此合理的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急救至关重要.
作者:徐蕾;俞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对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124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记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肠道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并有效促进其术后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曾金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神经外科导管分级护理评估表,根据表格,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实时观察,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共40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在ICU期间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术后意外拔出导管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建立神经外科导管评估表,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提高护理安全,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黄传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比较,探讨其具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352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对其实施不同体位固定技术,运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患者进行左右、头足、前后3个方向的重复包围,以此来对误差进行测量计算.结果:在4种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技术中,误差大的为体表画线组的摆位,误差小的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摆位,在左右、头足及前后三个方向上的误差均比其它三组小,与体表画线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胸腹部肿瘤实施放射治疗时,运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摆位误差,大大的提升了放疗精度.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PICC置管具有创伤小、维护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可长期使用的静脉输液通路.但置管所带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了导管的使用,亦加重了患者病情.在PICC置管过程中做到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治疗中显微外科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术实施临床治疗,统计术后愈合时间并采用Puno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完全愈合,可自主行走,通过Puno标准评估下肢功能,其中优良率达到87.78%(79/90).结论:长期临床研究证实,在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重建伤肢主干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及神经损伤是提升术后患者肢体存活率、功能恢复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可实现高效重建与修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新锋;刘鸣江;黄雄杰;刘昌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安全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在2013年1~10月之间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安全隐患、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分析研究,后利用相关的数据来说明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性.结果:通过对这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隐患预防和处理,并采用合理护理措施后,发现患者的恢复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的提高,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次数也大为减少.结论:合理有效的安全隐患处理及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治疗的周期.
作者:黄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胸痛是基层门诊常见症状,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由于疼痛阈值个体差异性大,故胸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病情轻重并不完全一致.胸痛的病因及轻重不同,所引起的后果也有很大差异,如何及时判断引起胸痛的病因对治疗有重大意义.1 病因1.1 胸壁疾病: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作者:任严申;张韶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白血病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目前对白血病并没有太好的医疗方式,因此护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护理工作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现阶段的护理情况来看,儿童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出血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这些护理都属于医疗上的护理.但是,家庭护理指导对患儿的治疗和康复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护理当中,家庭方面的护理应该着重加强.护理的目标应该旨在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而不是一味的延续生命,应该逐步提高患儿在生活期间的各项指标,同时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并且对治疗产生些许的积极作用.
作者:杨菊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6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腹泻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患儿的大便情况、食欲并进行相关的常规检查,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补液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2~13天,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病因、临床表现及时给予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家属积极预防腹泻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光远;晏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及经验.结果:70例经及时治疗,科学护理,止血效果良好.68例痊愈出院,1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关键是早期预见性、科学、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可减少出血量,及时止血,降低死亡率.
作者:金亚;鲁剑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3例患者,其中2例误诊,误诊率为4.7%;其中1例误诊为急性肠胃炎,1例误诊为输卵管炎.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疗效明显.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加强其临床检查和诊断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采用开腹手术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