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游德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功能训练指导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6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及疼痛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护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贵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高龄初产妇分娩安全、高质量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龄初产妇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方面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可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分娩成功率,其护理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心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治疗及介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1年后的随访上,研究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通过双心模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招兵;马小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我院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要拉明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指标,如观察患者QRS波时限、短阵室速数、PR间期状况等指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的QRS波时限、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及PR间期状况、ESV及EDV均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酚妥拉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罗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采用阴道侧穹窿封闭结合中药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阴道侧穹窿封闭结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临床分析.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女性不孕症患者当中发病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关文献报告统计输卵管阻塞约占女性不孕患者的20%-30%,给众多女性不孕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根据输卵管发病的诸多因素,结合我院的实际条件及患者的患病原因,采用阴道侧穹窿封闭结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同时配以中药口服和保留灌肠治疗.内外兼治,药力直达病所,为女性输卵管阻塞的治疗寻求到了一条捷径,而且费用低,安全,痛苦小,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肿瘤介入治疗后的超声疗效分析

    目的:对肿瘤介入治疗的超声疗效的观察和探讨,并分析其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0例肝肿瘤患者,患者均采用放射介入治疗、超声引导酒精治疗或超声引导微波治疗的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了超声随访和观察,分别观察了肿瘤的体积、肿瘤快的分布以及彩色血流的多少等各项观察指标,并与同期的临床放射免疫指标和手术病理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肿块的三维体积与实际相比误差值很小仅为15%,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血流分级判断肿瘤血供情况.结论:超声疗效分析肿瘤介入治疗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血供的增减情况可以作为手术的判断依据,并且通过三维体积对肿瘤大小变化进行判断.

    作者:刘启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衰的观察

    目的:就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价值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计20例.对照组患者以静脉滴注硝普钠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以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方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15/2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7/2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以硝普钠为治疗药物,以微量泵注射方式进行干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68例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其中RR、HR、MAP、PaO2、SaO2的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有效65例,占95.59%,余下3例死亡,占4.41%,其中2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心衰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进而提高患者抢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中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34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的比较分析.结果: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优于保守治疗,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需要积极的恢复与综合治理.

    作者:郑纯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与654-2联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与654-2注射液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降脂,应用维生素B1、B12等以营养周围神经,治疗组以复方丹参和654-2联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1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与654-2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复方丹参与654-2注射液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极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昭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丹参川穹嗪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在治疗60例冠心病患者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川穹嗪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在冠心病合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今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观察两组间心绞痛发生率、血浆内皮素(ET)指标,采用方差统计学方法.结论:丹参川穹嗪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治疗组ET水平,预后良好.

    作者:孙宝晋;苗志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百草枯农药中毒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措施,为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通过对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时抢救与积极护理,其中2例病人在我院住院治疗5至30天后均痊愈出院,2个月时随访均无不适,复查胸片及胸部CT均正常;患者死亡1例,患者为院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尽早洗胃、导泻、血液灌流,以增加毒物排出;早期大量应用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以减轻肺损伤;加强重要脏嚣的保护和基础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百苹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贺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试论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发生寒战的预防与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硬膜外麻醉作为一种有效、安全和经济的麻醉方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下腹部手术中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当然硬膜外麻醉也有它的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后极易出现寒战观象,会对清醒患者的心理上和生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此积极做好预防治疗和配合护理工作,对于手术顺利和患者的尽快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冬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神药品临床管理控制与应用

    目的:研究精神药品的临床管理控制以及临床应用.方法:我院对门诊药房精神药品从使用、残余量、销毁包装、临床科室、交接班及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提出相应的应用措施.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精神科药品进行管理,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精神药品的应用进行管理以及监督临床应用.结论:通过精神药品实施管理,临床应用和管理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方法》等相关规定.

    作者:王中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荨麻疹36例

    急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瘾疹”,其病发作迅速,常伴瘙痒症状,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荨麻疹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泽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难治性肺结核咯血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81例,按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地塞米松+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2%vs72.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76%vs27.50%),且咯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09士0.27vs4.78±1.0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止血效果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opeptin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和肽素(copeptin)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羧基末端的一段多肽,在体内稳定,检测方法方便快捷,它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心力衰竭的预后判断,是一项极具潜力的标志物,目前国内外对和肽素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作者:董念;陶华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除了要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要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且经济的策略.我国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逐步解决了看病难与看病贵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但是,依旧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健康宣教不足、传染源与传播媒介控制差等,为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效率与质量,本文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海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环节的质量管理

    目的: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分析目前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通过加强管理和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在实施中持续改进.结果:通过加强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使得我院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大大提高,另外也相应的降低了我院清洗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无菌物品的供应质量.结论: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王琼华;胡海玲;高良慧;宋华;郑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