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时机选择的临床分析

毛洪绪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治疗时机,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时机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或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急性期患者的治愈率为90.6%(48/53),缓解率9.4%(5/53),总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11.3%(6/53);慢性期患者的治愈率为77.8%(14/18),复发率为22.2%(4/18);脓肿期患者的治愈率为66.7%(14/21),癌管期治愈率75%(6/8).结论:急性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佳;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肿块静止期是手术治疗的佳时机.脓腔置管冲洗引流及通过彩超进行的脓肿穿刺,对于乳房外形的保持效果较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分析院收治的76例接受保守药物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疾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基本相同;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术抢救3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术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0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血液灌流术治疗,观察抢救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体内TNF-α、IL-6、IL-10、hs-CRP等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术应用于抢救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任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52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6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总结新型护理模式的实施经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人文关怀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复发率及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临床症状,减低复发率,促使患者合理正确用药,降低低血糖危害,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黄祖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日至2014年1月20日之间在我院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观察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同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评定.并与同时期采用传统髓外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对所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18个月,短3个月,平均在11.6个月,在随访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因病死亡情况,并且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没有出现感染的现象、内固定物完好无损,同时也没有出现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内固定实效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具有骨折愈合率高、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采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能够提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具有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董雪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颅脑外伤液体疗法的进展

    20年前绝大多数医师对颅脑外伤伴发脑水肿与颅内高压,以限制液体与钠入量为“标准的液体疗法”.近年来已改变了这种观点,认为应用脱水剂时不应限制液体与钠入量,否则可因脑灌注压不足而导致脑损伤.本文列举限制或不限制液体与钠入量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基础,并阐明近年来液体疗法的进展与新观点.

    作者:贾尚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血糖控制对证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接诊的8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皆采用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同时加以饮食疗法与运动干预,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8例,研究组5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羊水过多、妊高征、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及巨大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剖宫产,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做好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外,还应积极给予血糖控制措施处理,对于妊娠结局有着积极有利的影响,为此建议临床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治与血糖的检测.

    作者:马霞;王琪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本文总结了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点.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

    目的:对全麻患者在术后的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实施有效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收治的600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患者的麻醉恢复期的躁动情况与认知功能实施有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000例患者出现了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6.67%.而在这1000例全麻术后认知障碍患者中,又有600例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出现了躁动现象,躁动发生率为60%.其中,引起术后认知障碍患者出现麻醉期躁动的原因主要有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以及肌松恢复不满意、短时性的缺氧、苏醒期恐惧心理等,其中尿管刺激占了50%,有300例,明显要高于其它诱发原因(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的躁动是其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而尿管刺激又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与拔管的时机,并有效避免各种相关不良刺激,是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猫爪病1例临床分析

    报告老年猫爪病1例,临床表现为右侧腹股沟肿物1月余并伴发热1周,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物,病理结果示:猫爪病,术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痊愈出院,应注意本病表现比较多样,容易漏诊、误诊,早期作淋巴结活检可明确诊断,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手术出现并发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6%,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5%,对照组满意率为71.0%,组间对比(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必须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要做好预防工作,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心理学对护理人员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是护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护理心理与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关系、护理心理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及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护理心理学对护理人员的重要性.

    作者:许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分析相应管理对策.方法:根据《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3年4月对所辖区内流动儿童逐户上门进行拉网式调查并随机筛选104例分析有关数据,根据其居住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结果:观察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为100%,四苗盖率及单苗合格接种率在98.08%以上;对照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在99%以上,四苗覆盖率在86.54%以上,单苗合格接种率在86.96%以上;观察组儿童四苗覆盖率及单苗合格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和政府与社区管理力度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儿童接种的规范化建设来完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作者:王必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移植在隆突性纤维肉瘤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观察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皮肤隆突性纤维内瘤的疗效.方法:切除隆突性纤维肉瘤后创面行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移植.结果:未发生排斥反应,愈合皮肤柔软,有弹性,耐磨,平整,无挛缩.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是修复创面较为理想的生物敷料.

    作者:王珺;周国富;向小燕;吕志敏;陈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0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臭氧液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发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采取臭氧液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副作用低,而且不易复发,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范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性化服务策略在门诊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效性研究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策略在门诊患者护理管理中所具有的实效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1000例门诊患者为样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服务策略)和对照组组(实施常规服务策略),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医生医治技术、护士职业技能、护士服务态度以及总体满意情况均在93分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价结果(82.3分~90.1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医院的各项服务质量和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48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死亡率为10.0%,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死亡率为2.1%,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较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8例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的治疗.方法:对128例160颗年轻恒前牙不同程度冠折病例分别采用直接光固化树脂修复、间接盖髓、活髓切断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并经2年随访,观察根尖发育情况.结果:选用正确方法治疗后,牙根继续发育形成,根尖孔封闭.直接先固化树脂修复成功率100%,间接盖髓成功率75.00%,活髓切断成功率91.53%,根尖诱导成形术成功率93.94%.结论:年轻恒牙外伤性冠折应根据其冠折程度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治疗的成功.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市1幼儿园集体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1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与常见病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便于幼儿保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方法:对我市2005-2009年1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幼儿园儿童男女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体格发育、体格达标率呈波动性上升,营养不良与贫血症状的出现率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常见疾病的出现率逐年呈波动性上升.结论:儿童保健机构需要从膳食方面切入,培养儿童的良好饮食习惯,然后指导儿童进行适当强度的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免疫率,在常见病高发季节需要定期做好检查与治疗工作,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作者:田孟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胃痛的辩证和治疗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胃下垂等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胃疼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生在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鉴于这些,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医治疗胃痛的辩证和治疗.

    作者:杜亚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导致心胸外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为了探讨导致心胸外科手术产生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932例,回顾分析本次研究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按照国家卫生机构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这些病患进行相应诊断,932例手术病患中,共有48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2%,术后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胃感染等.结论:经分析得出,导致上述部位产生感染的因素有:呼吸设备侵入性治疗、术后引流管留置之间过长、术后出现肺水肿与心力衰竭、术前有慢性病史等.因此要为病患制定相应策略,包括:提高呼吸设备管理,掌握吸痰技术、提高引流管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正确使用抗生素等,这样才能减少术后感染因素的发生,进而使院内感染率下降.

    作者:孙作永;冯勇;张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