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市1幼儿园集体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田孟先

关键词:幼儿因, 儿童, 体检结果, 体格发育, 常见病, 变化趋势
摘要:目的:了解我市1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与常见病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便于幼儿保健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方法:对我市2005-2009年1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幼儿园儿童男女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体格发育、体格达标率呈波动性上升,营养不良与贫血症状的出现率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常见疾病的出现率逐年呈波动性上升.结论:儿童保健机构需要从膳食方面切入,培养儿童的良好饮食习惯,然后指导儿童进行适当强度的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免疫率,在常见病高发季节需要定期做好检查与治疗工作,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15例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定好的治疗方法,以此来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方法:收集近两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并且将15例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分别观察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资料分析,15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1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5例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显效1例,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0%.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要比保守治疗的疗效好,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刁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儿康复率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康复率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儿,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科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40)与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5%.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观察组患儿医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儿的护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提高医护依从及护理质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对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2010年01月-2013年06月在我科住院肺结核咯血病人300多例,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用药,出现静脉渗漏27例,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肿胀、疼痛、化脓、坏死、溃疡形成,为减少静脉渗漏,认真评估选择血管和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出现渗漏后予相应处理.结果:通过以上预防及护理措施,使局部组织损伤及静脉更得到相应处理.结论:针对垂体后叶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避免了护理纠纷.

    作者:韦彩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opathy,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出血症症状,是上消化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危急生命.本文就近年来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雯;李士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总结内科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方法,主要为控制脑水肿、脱水降压以及脑保护剂类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通过内科临床治疗后91例患者存活,9例患者死亡,存活率为91%.其中患者临床发病消化道出血5例,患者临床肺部感染4例.结论:内科治疗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脑水肿,降低患者颅内压,同时也可以提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姜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后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一般内科疗法对体外震波碎石后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24例泌尿系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分别接受一般内科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病人临床情况可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3%及75%,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分别为(8.36±4.88)天及(15.16±4.61)天.结论:泌尿系结石经体外碎石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有效率,缩短疗程,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理想方法.

    作者:曹中良;张文才;田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脑脓肿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1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1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0例患者的护理内容主要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10例患者在经过微创穿刺引流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彻底清除了脓肿,未发生颅内感染等不良现象.结论:脑脓肿患者在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期间,易发生感染情况,因此应注意做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工作.

    作者: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措施和临床疗效.为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中共有47人需要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平均每位患者缺失7.4颗牙齿,18例修复同定义齿.其中有10例患者进行口腔修复之前主诉为食物嵌塞.13例患者为颌骨问咬合欠佳,15例患者在13轻修复中需要重建咬合或者抬高.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主要措施是修复活动义齿;重建咬合、抬高、以及防止食物的嵌塞、治疗牙周疾病是治理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关键.

    作者:黄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超监测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中心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8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8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病例按照随机数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并进行指导,观察组采用常规监测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监测,预测患者排卵时间,指导患者在佳时间同房,以提高受孕率.结果:两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经过指导之后,对照组4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周期妊娠3例(7.50%),排卵正常17例(42.50%);观察组4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周期妊娠13例(32.50%),排卵正常21例(52.50%).两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监测与指导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患者采用常规监测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监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常规监测与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了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用药的准确性,通过指导患者在佳时间同房,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周期妊娠以及恢复正常排卵,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芳莉;曹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患上这些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是重大的心理应激,会引起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资料表明,癌症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影响心理卫生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是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手段[2].本文作者通过对妇科肿瘤患者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冬梅;徐丽侠;马风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肾调气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血瘀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血瘀型)患者,采用益肾调气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PSD患者150例,通过抽签法将PSD患者平均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利用疏肝法,选择逍遥散对患者进行治疗;B1组:选择益肾调气法,采用颐脑解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HAMD量表对两组PS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临床治疗显效率方面,B1组PSD患者高于B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B1组在准备治疗前,HAMD量表评分为(28.26±5.42),完成治疗后,评分为(10.33±5.87).准备治疗前与完成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B2组完成治疗后,利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为(21.37±5.21).同B1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PSD患者,采用益肾调气法进行治疗获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曾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骨骼化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评价LC中将胆囊管充分骨骼化并确定其与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与壶腹部之间的关系,再予夹闭切断,此种方法对于预防肝外胆道医源性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80例,并在LC术中坚持将胆囊管充分骨骼化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皆获成功,无一例出现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讨论:在LC术中将胆囊管充分骨骼化并确定其与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与壶腹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辩清正常及变异肝外胆道,对减少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

    作者:魏东;林伟;罗波;蒋益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息肉摘除术在黑斑息肉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p-J综合征(PJS)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类少见病,.多因胃肠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而就诊,临床处理常较困难.我们从2007~2012年收治p-J综合征患者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钱川;赵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和2012年4月-2013年4月同期住院的早产儿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2例.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122名早产儿作为实验组,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手卫生标准;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住院的122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该组按照原常规和个人习惯诊断和护理早产儿.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两组早产儿在新生儿脓疱疮、脐部感染、新生儿肺炎等方面的发生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医护人员平时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能够有效地降低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妇科门诊被确认为阴道炎的151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调查检测发现,151例阴道炎病原体分布主要与细菌性、真菌、细菌和真菌、细菌和滴虫等为主.其中细菌性病原体有49例(32.45%)、真菌有38例(25.16%)、细菌和真菌33例(21.85%)、细菌和滴虫有31 例(20.53%).结论:经过调查显示,阴道炎病原体的分布与影响主要患者的生活条件、卫生条件相关,越早了解患者病情状况,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

    作者:龚晓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2例糖尿病患者有计划的实施社区护理,观察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遵医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9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21种抗生素的药敏分析

    目的:讨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21种抗生素的药敏.方法:对甲型副伤寒患者的细菌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较敏感.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变迁,已产生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株,所以治疗甲型副伤寒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梅鲜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异丙酚及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异丙酚结合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可行性和对人体麻醉恢复、糖代谢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分别采用了异丙酚(对照组,n=30)和异丙酚结合氯胺酮(观察组,n=30)血药浓度0.50mg/L全静脉麻醉,通过微机控制输液泵靶控输注,对两组的麻醉恢复、糖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单一使用异丙酚的对照患者,异丙酚的血药浓度逐渐升高,而脑电双频指数明显降低,气腹时有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异丙酚结合氯胺酮的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较快,观察组异丙酚减少40%用量,手术后未出现不良回忆、躁动等并发症.结论:异丙酚结合氯胺酮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在临床应用上具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明显术后的并发症、有效减少异丙酚用量的优点,建议可推广临床使用[2].

    作者:马礼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知识指导在老年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医学知识指导在老年保健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居住在我院所处的社区中的21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组,针对210例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实施全方面的医学知识指导,时间为12个月.在选取180例未进行医学知识指导干预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然后对比并记录两组老年人的效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及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得分情况.结果:210例老年人在进行了12月的医学知识指导干预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及生存质量等各方面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老年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医学知识指导在老年保健中有显著的效果,它不仅加强了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同时也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孟洁;郝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对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心理、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与教育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胜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