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瑾
目的:通过探讨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找到不同苷类化合物的炮制方法,使药物发挥大效用.方法:结合苷美化合物的特点,对中药炮制方法目的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结果:中药炮制可对含苷类药物产生较大的影响,且炮制方法不同,对药物的影响也不同.结论: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进而保证并提高药效,达到临床目标.
作者:骆科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治疗骨性关节炎护理效果.方法:对县医院收治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进行熏蒸前护理、熏蒸中护理和熏蒸后的护理.结果:通过熏蒸前、中、后期有效的护理工作,使中药熏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骨性关节炎中实施有效的熏蒸前、中、后期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吕国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对于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发病要点以及治愈后的防治等.方法:对过去9个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与脑梗死过程中因使用甘露醇而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尤其对于其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后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9例患者均为因使用甘露醇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6.4±2.8岁.其中,无尿、少尿患者人数分别为10、21例,约占总人数的63.2%.尿血患者约占总人数的53%,共计26例.且研究表明甘露醇用量越大患者出现尿血现象越早.同时,研究表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不仅与甘露醇用量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同治疗手段是否采用血液透析等均有密切关系.结论:高龄老年患者(68岁以上)在脑梗死与脑出血治疗中使用甘露醇更易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总死亡率高.多数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因脑疝、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消化道出血而致死.其中,甘露醇用量多少起关键作用.
作者:吴庆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当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自愿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摸球法随机给予其中43例常规西医治疗(乙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另43例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中医辩证加减治疗(甲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通过相应治疗,43例甲组中有30例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43例乙组中有15例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改善指标上,甲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均显著低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来说,运用常规西医配合中医辩证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使病情进展得到延缓,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雪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予以临终关怀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良好、较好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9.6%、45.7%,均显著高于护理前的2.2%和21.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可消除或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及心理痛苦,改善生存质量,使患者舒适、安详地离世.
作者:刘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主要阐述了抚触的发展起源和伦理依据,论述了抚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黄疸、窒息、咽下综合征、仰趾外翻足及硬肿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干预组情志护理其特殊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与生活能力的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比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梁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癣患者100例,并对所有的患者均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治疗频率为1天1次,在15-25d后,根据治疗前后的比较,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该100例患者中,被完全治愈以及有显著改善效果的患者分别为38例和55例,有效率达到了93%,药物的平均起效时间为2.5±0.5d,在之后复发的患者倘若继续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仍会有治疗效果.结论:足癣患者通过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可以有效地治疗和抑制足癣的复发,并且硝酸咪康唑乳膏有着经济、使用、便携的优点,值得广泛地进行推广.
作者:李晓娟;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失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病,失眠在我国发病率高达45.4%,偶尔一两天失眠并无大碍,放松之后既可恢复正常.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长期失眠会导致行为和认知功能降低.神经系统、心肺胃肠功能改变.免疫功能下降,对大脑产生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长期失眠可引起老年人痴呆症,还套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失眠可能影响原发疾病病程,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患多种疾病的患者,失眠严重者可加重原有病情,影响患者预后.脑功能治疗仪通过交变电磁场刺激颅脑产生感应电流,仿真生物电流刺激小脑顶核,对失眠患者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
作者:吴兴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措施,提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方法:对5年中我院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致残、致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两者同时存在时其损害更为明显.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的治疗.方法:对128例160颗年轻恒前牙不同程度冠折病例分别采用直接光固化树脂修复、间接盖髓、活髓切断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并经2年随访,观察根尖发育情况.结果:选用正确方法治疗后,牙根继续发育形成,根尖孔封闭.直接先固化树脂修复成功率100%,间接盖髓成功率75.00%,活髓切断成功率91.53%,根尖诱导成形术成功率93.94%.结论:年轻恒牙外伤性冠折应根据其冠折程度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治疗的成功.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盐酸克林霉素在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接诊的126例盆腔炎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63人采用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63人采用盐酸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6%,不良反应25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100%,不良反应14例.结论:盐酸克林霉素对急慢性盆腔炎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电镜下骨超微结构的差异.方法:收集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截取的RA及OA患者的松质骨.标本处理后运用扫描电镜对标本骨小梁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标本骨小梁各方向均有吸收、变细、断裂和变尖.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断裂、紊乱.骨性关节炎患者标本骨小梁稠密,表面光滑,板层及拱桥样结构基本完整.结论: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量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作者:王桂华;朱亮亮;陈福扬;赵建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的现状,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的措施.通过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三年间毕业到我院实习的240名实习护生开展问卷调查,对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现状和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护理安全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实习护生在护理工作中进行的安全隐患操作都与带教老师有直接的关系,大多带教老师带教不严,缺少严格的安全监督与指导,而实习护生自身又存在着缺乏专业的知识、应变能力差、缺乏沟通技巧等问题,极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可见,加强带教老师的护理安全认知,强化带教老师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心,认真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对提高实习护生的各项素质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消除实习护生护理工作中各种不安全行为[1].
作者:古碧华;姜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的因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接收的8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院内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回溯性分析研究.结果:本院院内感染率为4.18%,低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10.25%的感染率.按感染部位统计如下: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再依据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存在合并症、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药物、有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心功能水平等方面统计得出两组间患者均具备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侵入式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等方面来控制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感染率.
作者:李生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血糖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一个月内低血糖症状发生率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老年性低血糖症状的诱因包括饮食不当、用药不当与运动过量,针对诱因采取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保证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
作者:龚巧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康复率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儿,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儿科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40)与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5%.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观察组患儿医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儿的护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提高医护依从及护理质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社区卫生服务除了要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要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且经济的策略.我国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逐步解决了看病难与看病贵等问题,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但是,依旧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健康宣教不足、传染源与传播媒介控制差等,为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效率与质量,本文就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海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颈椎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经保守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任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少数民族护生临床实习入科教育的内容及其重要性.方法:对2008.5-2012.4的77名少数名族护生一般情况、临床带教老师教态及对临床实习入科教育的效果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77名少数民族护生中49名为维吾尔族女性,2名为维吾尔族男性,19名为哈萨克女性,4名为乌孜别克族女性,2名柯尔克孜族女性,1名东乡回族女性,少数民族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各项教学方面评价优良率均在77.92%以上;有90.91%以上民族护生认为临床实习入科教育对迅速熟悉科室情况,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少数民族护生对临床实习入科教育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门晓惠;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