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性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李涛云;郑禄莎

关键词: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 临床疗效, 治疗
摘要:目的:对开放性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位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以后在患者恢复肠胃功能方面,对比两组,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康复,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解剖胆囊的三角区如果难度较大,不一定必须要采取胆囊切除术,可以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疗效较为理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妇女保健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的保健需求,并对农村妇女的保健方法和模式进行简单的探索.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对500名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保健需求情况.结果:农村的保健服务基本能与育龄妇女在孕产期的需求保持平衡;但是处于青春期、更年期以及老年期的农村妇女所获得的社会保健服务与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结论:农村妇女的社会保健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以满足农村妇女在不同生理时期的保健需求,保证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曾麟;吴其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的得分高低对其总生活满意度、健康和功能有影响(P<0.01),而对自我概念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调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世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与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措施和早晚服用不同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总结在我院用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0例病例资料,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两组:早晚服药剂量为5毫克的低剂量组59例,早晚服药剂量为10毫克的高剂量组51例,治疗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后讨论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措施.结果:低剂量组早8点时平均收缩压150.1±9.8mmHg,平均舒张压93.4±8.1mmHg,与晚8点的血压情况相比较稳定,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早8点与晚8点的血压控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晚服用低剂量(5毫克)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具有稳定的临床降压效果.

    作者:毛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的应用

    目的:对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2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对经皮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3例出现胫骨远端切口感染,19例愈合.所有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均为出现再次骨折现象.通过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2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13例优,7例良,2例中,0例差,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达到了90.9%.结论: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令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分析和体会

    目的:总结出关于“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方法:我院对近年来300个“120”院前急救电话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急救电话超时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拔打技巧.结果:呼叫者导致的急救电话超时原因有情绪因素、对地理位置不熟悉、方言因素、对患者病情的不了解、通讯工具的因素和对法律和医疗费用的不了解.拔打技巧有呼叫者要保持镇定、注意提供的信息和配合调度员的急救指导等.结论:提高群众“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技巧,可以做到分秒必争、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从而减少其痛苦和死亡率,从而达到佳的救治效果和医疗质量.

    作者:杨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0例高危儿早期智能筛查并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市高危儿进行早期智能筛查,发现异常者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意在提高对高危儿保健的认识和重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降低残障发生率.方法:从2009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择出有高危因素的高危儿40例,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ST)定期进行智能筛查,对异常和可疑者给予神经发育疗法、高压氧疗、输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婴儿抚触、家庭环境刺激训练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结果:3月龄时6例(15%)大运动发育落后,智力方面未见明显异常;5月龄时8例(20%)大运动发育落后,1例(2.5%)智力发育落后;7月龄经干预3例大运动发育落后,2例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12月龄1例(显效72.7%,好转9.09%)大运动发育落后,2例(无效18.2%)运动及智力发育均落后;18月龄情况同12月龄.结论:重视高危儿保健,掌握识别高危儿异常发育信号,早发现早干预,对提高高危儿生存质量,降低残障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卿赤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上采用消化内科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从而指导今后SAP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重症胰腺炎的92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收集他们的详细资料以及病历记录,根据病历记录中关于患者治疗方法的记录,随机将这92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常规治疗结合内科治疗)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中,将资料进行整理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共有52例患者,其中有32例患者显效,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61.5%,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30.8%,死亡的患者有4例,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7.7%,治疗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显效,占对照组成员总数的30%,治疗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22.5%,19例患者死亡,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47.5%,治疗有效率达52.5%.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患者在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快慢、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等多方面的结果明显都要比对照组好;在实验组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只有4例,而对照组中则有19例,其中6例患者由于病情加重后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结论:治疗SAP可以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生存质量的支持并且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古国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本文总结了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点.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无痛人流术300例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必不可少的一项补救措施.无痛人流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剂,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效果可靠,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不留后遗症等优点.我站将此作为无痛人流术麻醉并配合先进的可视技术进行了300例人流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影响及疼痛程度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芝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60例妇科患者,按住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B组患者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160例,收回160例,有效率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A组患者:非常满意40例(25.00%),满意40例(25.00%),满意率为50.00%.B组患者:非常满意65例(40.63%),满意65例(40.63%),满意率为81.26%.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具有极其显著的应用效果,进而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poA1水平偏低、TC、TG、HDL-C、ApoB及LPa水平偏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在HDL-C水平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内不同妊高症孕妇的HDL-C、ApoA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的TC、TG、HDL-C、ApoB及LPa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的发展与血脂水平存在较大相关性,对孕妇血脂水平的严密监测,可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佘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肾通淋胶囊制备方法及结合护理干预防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益肾通淋胶囊结合护理干预防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临床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在西医治疗下,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淋胶囊治疗(主要药物:川牛膝、锁阳、山茱萸、熟地、牡丹皮等).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膳食护理、皮肤和足部护理等.结果;2周后B超监测显示,本组患者残余尿量为(50±10)ml,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经配对资料t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后于第4周末再次测残余尿量为(15±3)ml,较第2周又有显著减少,经配对资料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通淋胶囊结合护理干预防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榕;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层疾控中心双重性及工作重点分析

    在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公共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大的特点就是服务性、公益性和专业性.本文结合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性质探讨了其双重性质、三项重点工作四个有机结合,为疾控中心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谢怀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盂造影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孟造影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肾孟造影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造影剂不良反应明星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碘海醇作为造影刺对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实施静脉肾孟造影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段启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心理问题及沟通技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减退,大部分都有慢性或老化性疾病,抗病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等,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采用正确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及有效沟通,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马庆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胆囊结石患者41例,随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术发生危险几率低、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41例患者无一例不满意,护理满意率达到100%.结论:精心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地保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胆囊结石患者康复.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正常细胞逐步获得恶性表型需要多个遗传改变的积累,是多种基因变异并长期累积所致的结果.微卫星是广泛存在基因组中简单串联重复DNA序列,具高度多态性,变异率极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组特定微卫星DNA遗传的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相应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有关,并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就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恒;岳欢;邓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的因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5月间接收的8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院内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回溯性分析研究.结果:本院院内感染率为4.18%,低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10.25%的感染率.按感染部位统计如下: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再依据是否使用抑酸剂、是否存在合并症、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药物、有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心功能水平等方面统计得出两组间患者均具备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侵入式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等方面来控制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感染率.

    作者:李生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分期针刺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周围型面神经麻痹采用分期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140例观察组和14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Yanagihara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以及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的改善情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过程,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6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56例53~93岁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56例患者均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并在围手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对不同治疗阶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