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标本质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孙广

关键词:血液标本, 采集, 血液生化检验, 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考察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指导医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袁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的200份血液标本,从采集部位、溶血标本、送检时间等方面探讨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溶血标本、送检时间等方面的变化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在对临床患者的血液标本的采集上合理控制,能够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本文总结了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点.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女大学生宫颈糜烂防治与护理

    近年来宫颈糜烂在高校女生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因此加强性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根据她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评估教学方法综述

    《健康评估》是一门涉及很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科,是为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佳教学方法已经刘不容缓.随着教学科研、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及沟通技巧和健康评估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周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50例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100例,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均进行常规输液、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根据患者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记录并发症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分组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比较上,研究组患者共5例,并发症率为10%,对照组共12例,并发症率为24%,两分组在并发症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临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为医护工作人员在糖尿病护理领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0名糖尿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该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院实施优质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并探讨在内科护理中推进优质服务的措施.结果: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以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优质之前对比,糖尿病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在医院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诊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皮肤瘙痒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依巴斯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痒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4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实施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其止血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三腔二囊压迫止血术的治疗都能达到预期的止血目标.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速度较快,医护人员在准备插管前、置管中配合、置管后的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俞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0.25g吉非替尼进行靶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ml.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是87.5%和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6%和28.1%,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且治疗有效率和毒副作用也有所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南;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风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体会

    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其心理、精神在舒适的环境中放松,有利于身体康复.人性化护理在实行过程中得到患者满意程度较高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职业素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风湿科患者的特点,着重探讨人性化护理.

    作者:岳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围手术期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50例择期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B组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C组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三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测定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术后6小时及术后24小时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术后24小时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行PCI患者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40mg/d,其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李勇;何魏巍;王斐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比较

    目的: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比较,探讨其具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352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对其实施不同体位固定技术,运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患者进行左右、头足、前后3个方向的重复包围,以此来对误差进行测量计算.结果:在4种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技术中,误差大的为体表画线组的摆位,误差小的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摆位,在左右、头足及前后三个方向上的误差均比其它三组小,与体表画线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胸腹部肿瘤实施放射治疗时,运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摆位误差,大大的提升了放疗精度.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和传统经腹腔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结扎手术的对象54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经腹输卵结扎,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267例患者均结扎成功,2例(0.74%)因盆腔粘连无法暴露输卵管而未进行手术,1例穿刺失败放弃手术(0.37%),术后妊娠0,结扎成功率为98.89%,对照组262例患者结扎成功,结扎成功率为97.04%;两组间结扎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别,同时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三项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结扎成功率高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尤其是对有下腹部手术史对象更适宜,且前一种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创伤少,这对于推广计划生育,消化计划对象顾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研究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短期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36例确定为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于疗程结束后第五周复查胃镜及检测HP,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36例均完成治疗方案,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4.4%和82%,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72.2%和80%,两组愈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具有很高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抑制胃酸的分泌,效价比优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

    作者:何艳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蕉叶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病死率极高.皮疹初期为弥漫性紫红斑,迅速增多扩大波及全身.并在紫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大疱、水疱,尼氏征阳性[1].精心细致的护理在此类病患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而新鲜的香(芭)蕉叶的应用在皮肤护理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宏清;方玉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7例宫颈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15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来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及本人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针对我镇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5例患者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5例患者中一共有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例患者单纯的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两例患者安排了阑尾切除手术以及腹腔引流手术治疗,另外的三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经过治疗15例患者都痊愈出院,手术发生并发症的一共有3例患者,2例患者是切口感染,另外1例是肺部感染.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该及时的接收诊断治疗,越早接受手术治疗越有利,同时还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李明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护理中的风险与对策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护理中的风险和防范对策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新生儿只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的新生儿在给予护理的同时对护理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统计两组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是7.66%,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为1.52%,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40%,时照组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是27.66%,留置套管针脱出的发生率为10.78%,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9.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同时实施风险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过程中给新生儿来带的不利的因素,降低了护理缺陷,使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良好的效果表明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镇,成为新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劳动力.但是,流动人口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城镇人口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给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带来严重挑战.本文就新时期下的流动人口计生宣教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徐洪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蒙脱石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来我病区就诊的口腔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溃疡面,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充分干燥隔湿.对照组用无菌棉签蘸取冰硼散放入溃疡面,每日3-4次;治疗组在冲洗、干燥除湿后无菌棉签蘸取蒙脱石散涂于溃疡面.每日3-4四次.两组患者均不辅助任何其他抗生素治疗.两组患者均在第4天进行疗效评定.比较其临床疗效,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实践证实,蒙脱石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肯定,是临床上治疗口腔溃疡有效的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斌;闫琳琳;杨青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