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均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盆腔炎病人予以中医综合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有53例,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有67例,选择中医综合治疗法.观察所分两组病人在经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发现,中医综合治疗的病人,其有效率高达92.5%;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其总有效率是83.0%.所选两组经治疗后,其疗效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中,选择中医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十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些年来,随着抢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在医院往往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他们惶恐、徘徊、不知所措,精神往往处于崩溃的边缘.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消除恐惧和不安情绪,从而达到治疗的佳效果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迫切需要去更好的突破.本文将对心理护理在妇科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指出心理护理相对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心理护理的发展做一个美好的展望.
作者:郑玲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实习的50名护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实习护士使用循证护理教学的方法加以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及评判思维的能力.结果:实验组中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比对照组中实习护士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教学的方法可以对急诊科实习护士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在护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琳;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探讨导致心胸外科手术产生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932例,回顾分析本次研究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按照国家卫生机构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这些病患进行相应诊断,932例手术病患中,共有48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2%,术后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胃感染等.结论:经分析得出,导致上述部位产生感染的因素有:呼吸设备侵入性治疗、术后引流管留置之间过长、术后出现肺水肿与心力衰竭、术前有慢性病史等.因此要为病患制定相应策略,包括:提高呼吸设备管理,掌握吸痰技术、提高引流管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正确使用抗生素等,这样才能减少术后感染因素的发生,进而使院内感染率下降.
作者:孙作永;冯勇;张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完成剖宫产手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剖宫产患者分为C1组(试验组75例)与C2组(对照组75例).C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C1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剖宫产患者完成护理后临床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剖宫产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高于C2组明显(P<0.05).在出现疼痛的概率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在母乳喂养成功的概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抑郁评分方面,C1组低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完成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临床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成功凸显了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作者:王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皮肤隆突性纤维内瘤的疗效.方法:切除隆突性纤维肉瘤后创面行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移植.结果:未发生排斥反应,愈合皮肤柔软,有弹性,耐磨,平整,无挛缩.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是修复创面较为理想的生物敷料.
作者:王珺;周国富;向小燕;吕志敏;陈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其止血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三腔二囊压迫止血术的治疗都能达到预期的止血目标.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速度较快,医护人员在准备插管前、置管中配合、置管后的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俞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全切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需行子宫全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观察组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手术,对照组行筋膜外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组织损伤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绍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实验统计来探索研究腹横筋膜加强修补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横筋膜前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A组患者实施腹膜前间隙修补的“竞美”补片联合加强腹横筋膜修补;B组为常规的网塞式补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和异物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发现在复发率方面,B组明显比A组多,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率以及疗效方面,腹横筋膜修补术可有效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该方法不做腹股沟区的广泛解剖,维持了较正常的解剖关系.因此,在平片治疗巨大疝方面有很大的适用范围.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5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药物治疗.对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疾病治疗后均有临床疗效,且研究组中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停药后肌瘤大小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为良好,p<0.05.结论:采取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才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病患中康复的临床应用疗效,以期为该方法应用于呼吸内科诊疗提供合理的科学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住院期间80例患者采用呼吸内镜进行检测呼吸内科中的疾病.结果:运用呼吸内镜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中,治愈率为99.7%,没有出现死亡率,其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发症也很少.结论:通过对数据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经过呼吸内镜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为呼吸内科的治疗提供科学系统的应用资料.
作者:耿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而导致产后出血的除了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科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这四大因素外,糖尿病、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也可引起产后出血[1].
作者:缪淳;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肺气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148例肺气肿患者,然后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4人.148例肺气肿患者在入院治疗后,首先给予抗炎、止喘、化痰等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的患者再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基础治疗,后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74例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6例,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74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20例,好转17例,无效17例,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肺气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赖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的得分高低对其总生活满意度、健康和功能有影响(P<0.01),而对自我概念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调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世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术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0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血液灌流术治疗,观察抢救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体内TNF-α、IL-6、IL-10、hs-CRP等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术应用于抢救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任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是治疗胰头癌、4腹部恶性肿瘤,包括胆总管中下段癌、壶腹周围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手术复杂且创伤大,切除范围包括远端胃、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胰头和上端空肠,淋巴结,防止肿瘤残留.切除后再将胰、胆和胃与空肠重建[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FD)是治疗胰腺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
作者:吴文华;高慧平;马风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法律知识不断完善.尤其是儿科,人们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较高,而儿科也是医疗风险发生率特高的科室之一.为了减少或预防各种医患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并能实施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针对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分析如下.
作者:邱福香;蒋惠;赵又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措施和临床疗效.为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中共有47人需要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平均每位患者缺失7.4颗牙齿,18例修复同定义齿.其中有10例患者进行口腔修复之前主诉为食物嵌塞.13例患者为颌骨问咬合欠佳,15例患者在13轻修复中需要重建咬合或者抬高.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主要措施是修复活动义齿;重建咬合、抬高、以及防止食物的嵌塞、治疗牙周疾病是治理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关键.
作者:黄海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服奥硝唑片和甲硝唑在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滴虫性阴道炎女患者11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55例,分别予以口服奥硝唑片(观察组)和甲硝唑(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缓解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奥硝唑片组显效率78.2%明显高于甲硝唑组52.7%,治疗后存在黄色白带7.3%明显低于甲硝唑组30.9%,外阴充血7.3%明显低于甲硝唑组34.5%,不良反应中0阴道烧灼显著低于甲硝唑组1.8%,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显著低于甲硝唑组23.6%.结论:奥硝挫片对于治疗女性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好,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碘海醇与复方泛影葡胺在静脉肾孟造影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肾孟造影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造影剂不良反应明星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碘海醇作为造影刺对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实施静脉肾孟造影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段启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