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宇
目的:探析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3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试验组患者增加奥曲肽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再次出血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比分析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再次出血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有效止血并预防再次出血、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昌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镇痛率低、术后病率低等优点,近年来,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几乎包括了所有妇科疾病手术治疗,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63例良性卵巢肿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因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3例,年龄17-42岁,平均35岁,其中有手术史:剖宫产术后17例,宫外孕术后2例,阑尾炎术后1例,术前诊断卵巢单纯性囊肿(粘液性或浆液性囊性瘤)23例,双侧5例,直径5-14cm,卵巢巧克力囊肿21例,双侧7例,直径4-9cm,卵巢畸胎瘤19例,双侧5侧,直径3-12cm.
作者:杨先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和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将1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微波治疗组,每组71例,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1.55%;其中轻度患者:31例,治愈率为54.84%;中度患者:26例,治愈率为30.77%,重度患者:14例,治愈率为1.43%.微波组总有效率为98.59%;其中轻度患者:29例,治愈率为96.55%;中度患者:28例,治愈率为92.86%;重度患者:14例,治愈率为85.71%.结论:微波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
作者:帅凌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N)在糖尿病病症中经常见到,由相关资料可知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0%~40%.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肾病的另一名称,DN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人体肾小球内部的毛细血管管壁变厚,从而导致血管间质基底膜样物质堆积、积累,并且常伴随肾功能的减退甚至衰竭.
作者:时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治疗)44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44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三天内意识障碍起效率为25%,治疗组患者在三天内意识障碍起效率为45.45%,治疗组的意识障碍起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用药后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脑出血中具有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昏迷时间、药效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程大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心衰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心衰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防己与伪品的鉴别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其真伪鉴别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通过薄层、性状、理化以及显微等层析法来比较防己与伪品的差异.结果:两者不仅在来源、性状以及显微上有着明显差异,而且两者的有效成分以及功效也趋于不同.结论:在鉴别防己的真伪上,利用性状、显微、理化以及薄层等四种方式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易远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 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林竹;敖新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搜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126例产妇,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63例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对乙组63例产妇和新生儿不实施护理干预.对比甲组和乙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极大,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蒋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而导致产后出血的除了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科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这四大因素外,糖尿病、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也可引起产后出血[1].
作者:缪淳;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和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说明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针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进行系统观察与探讨.方法:搜集从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患者,共计6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三十人,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给与针对性的关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进行分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中发证肺部并发症的患者,共计8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仅为2例.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添加针对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手段以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病死率极高.皮疹初期为弥漫性紫红斑,迅速增多扩大波及全身.并在紫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大疱、水疱,尼氏征阳性[1].精心细致的护理在此类病患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而新鲜的香(芭)蕉叶的应用在皮肤护理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宏清;方玉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探讨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找到不同苷类化合物的炮制方法,使药物发挥大效用.方法:结合苷美化合物的特点,对中药炮制方法目的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结果:中药炮制可对含苷类药物产生较大的影响,且炮制方法不同,对药物的影响也不同.结论: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进而保证并提高药效,达到临床目标.
作者:骆科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优降糖治疗二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确诊为二型糖尿病的72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各自临床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优降糖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单一用药组)各36例,结合临床资料、效果分析糖尿病药物诊治效果,指导临床用药诊治实践.结果:二甲双胍优降糖联合用药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血压值控制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慢性渐进病理过程,综合性的诊治措施能显著降低血压,防止糖尿病的进展,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绍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是涉及人体循环系统的疾病,人体循环系统是指在人体内主要负责输送血液的器官与组织,如心脏、血管等.根据心血管具体的发病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慢性,二是急性,均与人体动脉硬化相关.因此,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根据病因、发病过程应开展具体的治疗和护理.现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艳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解剖实验教学逐渐陷入困境,学生过多、教师太少,标本不足是主要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已在笔者院校实行的全新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分析和探讨了对此教学模式的拓展和完善方法,以供各兄弟院校借鉴和批评指正.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到2013年2月共对33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微创治疗,33名患者中有27名患者为顺粗隆间骨折、有5名患者为反粗隆间骨折、有3名患者合并有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AO来分型:有2名患者为A1型、有25名患者为A2型、有6名患者为A3型.患者接受手术后会有大于6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来给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接受手术后切口都在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髋内翻、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骨折愈合很快,功能恢复情况良好,随访6到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痊愈,愈合的时间为11-17周,平均为13.2周.根据黄公怡的评定标准:29名患者为优、4名患者为良,优良率达到了100%.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并且能够大大缩减骨折愈合的时间,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造成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的136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危险因素包括有使用超过3种类别的抗生素,住院时间在2周以上,采用呼吸机以及责任护士的工作年资等.结论:导致重症监护是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因此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还需要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娴熟的护理技巧,加强重症监护室的环境管理.
作者:葛妍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2013年11月21日至2014年1月20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人才培養项目,赴台灣进行为期2个月的交流学习.我们将在台灣長庚医院接受了2个月的培训和交流.自11月22日至12月1日,我在長庚医院已进行了1周的培训课程,收益颇深.來到這裹,我從理念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裡我看到他們身上的競業,也理解了医院领导平時對我們嚴格要求的苦心,這次學習的收穫合對我今後的一生都會有很大的指引;十分感謝医院领导给予我这次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作者:郭舒婕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