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综合征(PJS)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类少见病,.多因胃肠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而就诊,临床处理常较困难.我们从2007~2012年收治p-J综合征患者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钱川;赵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各进行VAS评分1次,对治疗前后及组间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较单纯西药效果明显,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此方法简便、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先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治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种疾病的临床诊治措施,以指导临床实践.结果:治疗12周后,对所有患者恢复与预后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结果显示,轻度残疾22例,量度残疾7例,死亡3例,存活率达91.0%.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摆脱生命危险,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对提高患者康复水平和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症,由于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仅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代谢紊乱有关,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与药物有密切相关[1].
作者:季雅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0例,A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B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B组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日平均药费显著低于B组,t=2.5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相当,但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经济性更好,对于阿莫西林耐药患者,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李成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针对选择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展开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旨在减轻患者紧张感与手术风险,提高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今年1月-10月这10个月时间内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60名.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对剖宫产的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注重优质护理以及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手术过程中产妇状态更优,手术风险更小.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减轻产妇心理压力,规避手术风险,提升剖宫产手术有效性,因此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卓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置;结果: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1周内全部的治愈出院;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以充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耐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梁靓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75例龋齿儿童口腔内幽门螺杆菌(H p)感染情况,探讨儿童龋齿发病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以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75例龋齿儿童为龋齿组,和其他口腔疾病儿童58例为对照组,用快速尿素酶试剂盒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口腔内Hp感染情况.结果:龋齿组Hp阳性55例(73.3%)、阴性20例(26.7%),对照组分别为30例(51.7%)、28例(48.3%),龋齿组Hp阳性率明显高于照组(P<0.05);龋齿组轻度、中度、重度儿童Hp阳性率分别51.2%、81.8%、83.3%,重度龋齿儿童Hp阳性性率显著高于轻度及中度儿童,(P<0.05).结论:龋齿儿童口腔Hp阳性率显著升高,Hp为儿童龋齿的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徐水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北方幼儿园中1260名为基数的幼儿三年中患手足口传染病观察记录中发现幼儿手足口传染期已不是单纯只是7、8月份高发.9、10、11月份随时都可高发.隔离范围:从手足口发病者了解到幼儿患有感冒、咽炎者手足口传染发生率高,在手足口病发生时,幼儿园应专门设立有感冒、咽炎者一个独立班级来避免手足口传染病发生,有条件的家长在得知幼儿园有手足口病发生应暂时在家隔离观察,来杜绝手足口病发生.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随机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维持组和丙泊酚对照组,各30例.维持组给予依托咪酯静脉注射(0.3mg/kg),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1.5至2.5mg/kg).对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谵妄发生率、血清皮质醇浓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依托咪酯诱导维持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8.6±2.6)min,谵妄5例(16.67%);丙泊酚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1.7±1.8)min,谵妄0例(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能有效延长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但会增加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
作者:马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应用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两个月后,显效36例(75.00%),有效10例(20.83%),无效2例(4.17%),总有效率为95.83%(46/48);结论: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程国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视病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星优于对照组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患者,采取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比较,探讨其具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352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对其实施不同体位固定技术,运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患者进行左右、头足、前后3个方向的重复包围,以此来对误差进行测量计算.结果:在4种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体位固定技术中,误差大的为体表画线组的摆位,误差小的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摆位,在左右、头足及前后三个方向上的误差均比其它三组小,与体表画线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胸腹部肿瘤实施放射治疗时,运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摆位误差,大大的提升了放疗精度.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配合丙泊酚进行人流麻醉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35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17例采用米索前列醇、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临床疗效及手术评价指标(手术出血、手术耗时、丙泊酚用量)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86.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在手术评价指标(手术出血、手术耗时、丙泊酚用量)方面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配合丙泊酚进行人流麻醉,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同时患者手术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张丽;杜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3例患者,其中2例误诊,误诊率为4.7%;其中1例误诊为急性肠胃炎,1例误诊为输卵管炎.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疗效明显.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加强其临床检查和诊断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采用开腹手术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经脐部实施单孔腹腔镜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腹股沟斜疝3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双侧斜疝90例,左侧斜疝68例,右侧斜疝204例,均采用单孔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362例病患皆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手术方案;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12.3±6.7)分钟,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27.2±5.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3.6±1.2)天,小范围血肿及淤血10例,轻度阴囊水肿36例;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结论: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单孔腹腔镜经脐部进行治疗不仅有效、安全,且操作方便,不留瘢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毅;何朝生;黄文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对于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使用甘露醇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发病要点以及治愈后的防治等.方法:对过去9个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与脑梗死过程中因使用甘露醇而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尤其对于其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后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9例患者均为因使用甘露醇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6.4±2.8岁.其中,无尿、少尿患者人数分别为10、21例,约占总人数的63.2%.尿血患者约占总人数的53%,共计26例.且研究表明甘露醇用量越大患者出现尿血现象越早.同时,研究表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不仅与甘露醇用量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同治疗手段是否采用血液透析等均有密切关系.结论:高龄老年患者(68岁以上)在脑梗死与脑出血治疗中使用甘露醇更易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总死亡率高.多数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因脑疝、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消化道出血而致死.其中,甘露醇用量多少起关键作用.
作者:吴庆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 普通病人与职业病人的区别普通病人是由细菌、病毒、创伤及心理因素等非生产性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职业病不仅有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心身疾病,而更重要的是受自然、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是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理化因素进入人体内积累到一定量,与组织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的作用,而损害人体健康所表现出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的病理状态的生产性的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疾病.
作者:王敏红;赵秀;张兰香;杨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从2009年7月-2013年11月,医院消化内科四年间接收诊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随机分配,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应用消化内科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40例,应用血凝酶和奥美拉唑联用静滴的治疗方式.结果:通过胃镜的检查,可以确诊两组中80例患者都有出血症状,治疗中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照组的止血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为9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根据两组患者的对比治疗,可以从临床的诊治中分析出上消化道出血(UGB)患者出血的原因,进行正确的诊治,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了出血的时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1].
作者:赵俊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实施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孕妇90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4例娩头困难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主要有手术切口、麻醉效果以及胎头位置等方面,且新生儿窒息是娩头困难的主要并发症.结论:产科医生应对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力探寻预防新生患儿窒息死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