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混合痔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09-2012.09入住我院外科的120例混合痔嵌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先进行抗感染,消肿等对症处理,待炎症消除、水肿消退以及痔核回缩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缩短疼痛时间、消炎消肿、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手术应用于混合痔嵌顿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临床效果好,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邵建力;罗叔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例教学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在授课时运用病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通过病例学习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包括规律和方式以及操作技能等。病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在教师教授后更加理性的认识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者:乔慧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是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是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无效率和并发症并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恢复快、损伤小,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培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 -3)以及两者比值(IGF -1/IGFBP -3)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探讨其在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并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治疗的矮小患儿44例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计算三项指标,分析变化规律,研究其与身高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 ,GV)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3个月后IGF -1SDS显著增高,但IGFBP -3SDS、IGF -1/IGFBP -3 SDS无明显变化;2.治疗6个月后的IGF -1SDS、IGF -1/IGFBP -3SDS明显增高,但IGFBP -3SDS无明显改变;3.治疗3个月的GV 与治疗前后的IGF -1、IGFBP -3、IGF -1/IGFBP -3SDS 及这三项指标的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治疗后6个月GV 与治疗前IGF -1SDS呈负相关,而与6个月内的IGF-1SDS 变化值呈正相关;GV 与治疗前的 IGFBP -3、IGF -1/IGFBP -3SDS以及两者6月内的变化值均无明显关系,与治疗6个月后的这三项指标亦无显著相关。结论:IGF -1可能有助于 GHD 疗效的判断。
作者:李琼艳;高宗燕;蓝丹;蓝秋慧;许田田;李琳迪;李新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三型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第三型腹膜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予以不同的治疗,将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实验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例数为2例(11.8%),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9例(52.9%),治疗显效患者例数为6例(35.3%),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例数为4例(23.5%),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8例(47.1%),治疗显效患者例数为5例(29.4%),有效率为76.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显著治疗第三型腹膜炎,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要好。
作者:李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和了解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式选择的相关因素,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阴道试产产妇成功32例,成功率为91.43%,45例产妇选择剖宫产。阴道试产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病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胎内窘迫、胎位不正、剖宫产绝对指征等,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
作者:王红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辩证治疗研究,按门诊序号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治疗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9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多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常见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治疗患者前血糖高出现脑梗塞率越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多为多发性脑梗死,而脑梗死以腔隙梗死和中心梗死为主;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治疗不仅要维持血糖平衡,还需提升脑供血量,避免出现多发性脑梗死。
作者:范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 VAS评分较低,术后1年内复发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痛苦轻、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拟诊常规心电图ST-T 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常规心电图S T -T 改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述及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观察组72例,为典型性胸闷及心绞痛或 ST-T 段假性正常化。对照组56例为非典型性胸闷心绞痛,查示ST-T 段无动态变化。对两组分别进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ST-T 改变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显示结果为:观察组为52例,阳性率为7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31%。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临床诊断更应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调查以提高治疗效率,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燕群;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妇女病普查分析可能引起妇女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镇2839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27.19%。分析表明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与妇女的年龄、避孕方法、人工流产有关。结论:慢性宫颈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多学科、多部门协作,重视妇女病普查普治,加大生殖健康宣传力度,加强保健意识,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围绝经期综合症的防治和调养策略。方法:资料源自我院在社区抽取的更年期人群180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根据两组的不同治疗方式来得出围绝经期综合症防治及调养的方法。结果:疗程实施完之后,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在防治及调养围绝经期综合症上,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调养的效果明显,见效快、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自发性脑出血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其中出血量较多的11例患者中,有8例在手术3d之后死亡,另外3例在手术后的1个月之间内死亡,在另外69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在手术之后48h时间内清醒,有15例患者在手术后7d时间内清醒,另外2例患者中,1例由于出现意外情况而转院,另外1例由于处于植物状态家属放弃治疗;手术后两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大部分患者意识恢复,但肢体运动情况无明显改善,在手术之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可以用药物进行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无法用药物控制而死亡。结论:脑出血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无显著差异,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
作者:穆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身体疼痛缓解和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疼痛缓解和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复发,对照组4例出现复发。结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于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3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4.29%。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抢救与护理的经验。方法:抢救时合理安排输液、补液,应用胰岛素抢救。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护理方面采取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上导尿管持续导尿等措施。结果:本组27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时合理准确的抢救至关重要。
作者:李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疗效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遵循“差异化、个性化”原则对患者给予6个月的心理治疗、运动锻炼、康复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大大降低,研究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能力、活动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途径的综合康复治疗可大大提升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和活动强度,有效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邓丽华;胡平成;刘元;谢康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个性化护理队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选择100例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在7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免疫科患者的运用有着明显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获得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我体检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与运作方法。方法:对体检的人加强培训,养成高素质的品格,实行人性化服务的多元化,将其理念应用于体检流程的每一个过程。结果:较实施前,体检数量与满意度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实施人性化服务应用于体检中心,普遍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健康需求,进而让更多体检者到医院来体检,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王丽虹;吴飞燕;王蔚昕;钟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抽取40名宫腔粘连确诊病例,通过宫腔镜对患者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并结合抗生素治疗。研究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不同程度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治疗宫腔粘连手术风险小,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PBL 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改革中广泛推行,但是与传统的LBL教学方法相比,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挖掘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如何如何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作者:李德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