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怒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小儿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3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4.29%。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护理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参加产检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通过 SDS 抑郁自评量表筛查出98例具有抑郁倾向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除以上常规服务外,再加上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后6周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再次测评。结果:观察组产后6周的抑郁发生率为10.20%,而对照组的为20.41%,观察组的抑郁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物资供应中心管理流程的创新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后勤仓库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创新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与以往旧的医院物资供应流程和创新流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院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创新运行两年来,医院后勤服务意识增强,减轻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综合库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结论:医院综合仓库物资供应管理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女病普查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妇女病普查分析可能引起妇女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镇2839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27.19%。分析表明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与妇女的年龄、避孕方法、人工流产有关。结论:慢性宫颈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多学科、多部门协作,重视妇女病普查普治,加大生殖健康宣传力度,加强保健意识,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病变过程的影响。方法:将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治疗4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变化进行观察,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48周后,各项检查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能够对乙肝病毒进行有效抑制,对肝功能进行改善,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控制。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68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68只眼)角膜中央区翼状胬肉分离操作过程中沿前弹力表层分离难度较低,仅有少数眼分离难度较大;68只眼中有50只眼视力不变,14只眼视力上升,4只眼视力下降;50例(68只眼)痊愈62只眼,复发6只眼,治愈率为91.2%;本组68只眼中角膜完全透明28只眼,另有线状角膜混浊30只眼,轻度角膜雾状混浊6只眼,中度混浊2只眼,重度混浊2只眼。结论:采用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冯书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即通过及时有效的社区管理对引起疾病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一系列全方位的管理和做到及时预防的过程,老年患高血压十分常见,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已成为影响人类长寿,健康的主要杀手。为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对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追踪管理,并在大力宣扬高血压的危害的同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群体宣传健康教育,网络远程进行干预等方法。社区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老年人的这一常见的疾病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一套可行见效的方案,来控制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及由该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运动能力改善的研究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疗效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遵循“差异化、个性化”原则对患者给予6个月的心理治疗、运动锻炼、康复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大大降低,研究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能力、活动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途径的综合康复治疗可大大提升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和活动强度,有效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邓丽华;胡平成;刘元;谢康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种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对妇产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单用以及连用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应用瑞芬太尼,B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C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比三组镇痛效果。结果:A、B、C组拔管时间为9.38±3.26min、17.24±9.18min、10.64±2.78min ,A、C 组和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拔管后5~10minVAS 评分为5.42±1.76分、2.36±1.75分、2.38±1.56分,B、C组和 A 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30min要求镇痛治疗率分别为55.00%(22/40)、22.50%(9/40)、17.50%(7/40),B、C 组和 A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维持应用瑞芬太尼术后置管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高,需镇痛治疗率高,舒芬太尼应用于麻醉维持导管留置时间长,但术后疼痛发生率和需镇痛治疗率低,两者联合应用能有效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率和需镇痛治疗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和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的特点、原因,总结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共44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行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度量,调查职业压力的来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有抑郁症状者占6.82%,轻度抑郁者占61.36%,重度抑郁者占13.64%;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其中中度、重度焦虑者共占84.09%,极重焦虑者4名占9.09%;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为工作量过大(93.18%)、工作分配不合理(88.64%)、休假太少(77.27%)、自主能动性差(72.73%)、续工作时间过长(65.91%)、病人病情恶化或死亡(56.82%)等。结论:该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伴有抑郁及焦虑症较多,压力的主要来源为工作量过大、分配不合理、持续时间过长,强制性工作过于枯燥、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应积极改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增加人员配置,制定执行合理的轮班、岗位制度,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自主选择性,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抑制。

    作者:薛芳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胆囊癌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目的:探讨使用CT 技术鉴别诊断胆囊癌患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癌患者CT 表现,分析CT 造影在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表型,通过内壁厚度、光滑程度、强化程度、侵袭转移情况得出厚壁型、结节型、肿块型三种类型的患者分别为2、5、9例。结论:通过胆囊癌患者CT 表型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癌原发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形态,结石合并、浸润转移情况,可以为胆囊癌确诊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作者: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等。方法:两组患儿手术前半个小时进行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 ,半小时后再注射氯胺酮5mg/kg ,在患儿入睡后,开放其外周静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mg。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进行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和咪达挫仑0.2mg/kg。观察组患儿行骶管麻醉,单次注射1%利多卡因,手术过程中可根据患儿对手术的刺激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 HR、MAP变化较小,对照组患儿 HR、MAP的波动较大,SpO2均无较大差别,较稳定。观察组明显使用氯胺酮量少,清醒也较快,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减少,患儿术中管理方便,术后清醒较快,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大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的手术疗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所有患者均接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总结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0例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死亡,手术总优良率为81.33%(122/15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7%(28/150),结石残留率为21.33%(32/15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胆、胆道出血。结论:根据肝胆管结石患者具体病情及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在大程度上保障治疗方式的合理化,规则性的结石肝叶段组织切除术是彻底清除病灶及降低复发率的关键。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胡玲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COPD患者采取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 以及 FEV1/FVC等肺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明确,对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毛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在县级医院妇产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县级医院妇产科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妇科产管理,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及管理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医疗服务满意度及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县级医院妇产科应用细节管理,能明显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这对降低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的正面形象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胡忠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如何规范个体民营医疗机构诊疗活动的思考

    目的:规范个体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方法:通过每季度的突击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并作出建议与思考。结果:多数个体诊所疗废物管理意识不强,处置不规范,卫技人员管理不到位,个别个体诊所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结论:继续加强监督巡查,提高辖区内个体诊所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作者:翟红月;田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小切口胆囊切除20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对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在我院实施的2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短47min ,长80min ,平均69min。手术中出血量23-68ml ,平均45.7ml ,切口长度3-5cm ,平均4.3cm ,20名患者在术后24h之内可以下床活动。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不但手术创伤较小而且费用较低,患者容易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道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为上消化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93.3%的患者是由于价格便宜,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有90.0%的患者是由于使用前未得到用药指导,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上述两个原因为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因素(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价格便宜、易于购买以及患者用药前未得到专业药师指导是非甾体类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加强该类药物的管理,注意对使用该类药物的患者进行指导,从而对预防非甾体类药物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石昌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助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在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止血治疗时,可采取辅助使用生长抑素的条件下,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止血起效快,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6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57.6%,痊愈率分别为67.6%和25.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11.2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12.43,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副作用小、排石效果好和疼痛少等优点,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阳文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