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月;田海林
目的:探讨并分析我体检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与运作方法。方法:对体检的人加强培训,养成高素质的品格,实行人性化服务的多元化,将其理念应用于体检流程的每一个过程。结果:较实施前,体检数量与满意度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实施人性化服务应用于体检中心,普遍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健康需求,进而让更多体检者到医院来体检,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者:王丽虹;吴飞燕;王蔚昕;钟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进行关节镜检查,观察组56例进行核磁共振扫面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关节镜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检查,临床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临床特异性高、灵敏性好,检查结果清晰,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基础医院医士家访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进行家访患者的20例,对家访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本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本组1例患者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复发率为5%。了解患者的随访效果,本组20例患者中,7例优,占35%,13例良,占65%,中和差均为0例。了解患者对待家访的态度,本组20例患者中,均希望家访,占100%。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家访,有利于提高其对医嘱的执行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其病情继续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淑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甲功检测在诊断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3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检查未见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病历资料作综合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F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 TSH 差异作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孕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入院行甲功检测,该诊断结果的特异性较为明显,能够为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韩俊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中心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异位妊娠与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异位妊娠患者,55例病人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所占比例为68.75%,未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所占比例为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造成患者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计划生育手术者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邓仁玲;王钢;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医务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对10例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其职业危害及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安全干预措施。结果:调查报道分析表明,锐器损伤、噪音干扰等危险因素明显高于烫伤、血液污染等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规则制度,对保障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尚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78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及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方式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病情控制时间、治疗与护理依从率、意外事故发生率、护理康复率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策略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促进作用,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19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服务组和对照组两组。服务组进行计划生育服务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结果:服务前后两组人群避孕节育知识得分、避孕措施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人工流产患者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能增强其避孕意识,有利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付红燕;刘田;韩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产科围术期麻醉期间输液输血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11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液情况以及血压、心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输液量、尿量以及输血例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切皮前两组血压均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保持平稳状态,而对照组患者心率变化较为显著(P<0.05),在术毕、手术后2小时两组患者 Hct 与麻醉前比较显著下降。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琥珀酰明胶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有利于剖宫产患循环功能稳定,可有效降低输液造成的心肌损伤,对保护患者血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峻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手术治疗并且随访80例骨折患者,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全部的病患随访半年到1.5年。用 spass10.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的平均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克氏针组明显高于钢板钢板组,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的优良率,克氏针组低于锁骨钢板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的治疗中,锁骨钢板的治疗疗效比克氏针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小,固定更坚强,具有肩关节能更好的恢复的优点。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混合痔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09-2012.09入住我院外科的120例混合痔嵌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先进行抗感染,消肿等对症处理,待炎症消除、水肿消退以及痔核回缩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缩短疼痛时间、消炎消肿、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手术应用于混合痔嵌顿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临床效果好,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邵建力;罗叔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分娩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10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婴儿体格、智能发育,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如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各系统发育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明显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母亲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导致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做好预防及治疗措施,保障新生儿健康。
作者:许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脑出血的临床工作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梗塞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及早进行诊断和处理,患者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后,及时使用半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良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细菌感染性的乳腺化脓性疾病。因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故中医将其命名为粉刺性乳痈。本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命名,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管周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等[1]。其特点为在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发病,常伴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2]。
作者:曾叶;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了解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行栓塞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行栓塞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性栓塞治疗后短期效果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存在复发及转移、肝脏损害、肿瘤不完全坏死等问题。结论:TACE长期效果不是很理想、要进一步完善 TACE治疗方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盛家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护理方法,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年至2013年12月两年来来发生的22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胎盘早剥产妇全部存活,围产儿死亡3例,其中1例重度度胎盘早剥致胎死宫内,2例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新生儿评分均在7分以下抢救无效死亡。小结:护理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和鉴别,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抢救和处理,挽救母婴的生病。
作者:李勤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后勤仓库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创新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与以往旧的医院物资供应流程和创新流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院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创新运行两年来,医院后勤服务意识增强,减轻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综合库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结论:医院综合仓库物资供应管理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1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即氨甲喋呤+米非司酮),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 VS77.50%),且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个性化护理队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选择100例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在7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免疫科患者的运用有着明显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获得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2012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性格偏内向,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本地自杀未遂者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减少自杀的重要内容。
作者:马小青;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