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期论治浆细胞性乳腺炎验案举隅

曾叶;刘丽芳

关键词:分期论治, 浆细胞性, 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 粉刺性乳痈, 化脓性疾病, 细菌感染性, 浆细胞浸润, 物质, 乳头凹陷, 脓液, 命名, 非妊娠期, 非哺乳期, 反复发作, 化学性, 闭塞性, 肿块, 中医, 乳晕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非细菌感染性的乳腺化脓性疾病。因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故中医将其命名为粉刺性乳痈。本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命名,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管周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等[1]。其特点为在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发病,常伴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2]。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36例血液透析病人动脉内瘘闭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成功的只有两例,主要原因是低血压,穿刺不当引起内瘘血管的损伤,相应宣传不到位等原因。结论: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延长内瘘寿命,对患者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耳鼻喉异物的临床诊疗与分析

    目的:研究耳鼻喉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诊治的81例耳鼻咽喉异物的患者,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异物的种类、存留的部位,同时总结临床上误诊耳鼻咽喉异物的原因。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81例耳鼻喉异物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咽喉部异物比例大,共41例,占50.62%,鼻腔异物的为27例,占33.33%,耳部异物为13例,占16.05%。通过对上述数值进行分析,在耳鼻喉异物中,发生率高的为咽喉部异物,之后依次为鼻腔异物,耳部异物。结论:对于耳鼻咽喉异物的患者,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应认真细心检查,详细询问病史,这是预防漏诊和误诊的关键方法。

    作者: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现况

    在髋关节周围骨折中,股骨粗隆下区骨折是一种难处理的骨折类型,通常都是由于高能量创伤所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对股骨粗隆下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时,往往存在较高畸形愈合、不愈合和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所以,临床一般主张手术治疗粗隆下骨折。临床中,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RusseⅡ-Taylor法,对指导选择内固定方法非常有利。而小粗隆以下平面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交锁髓内钉。如果骨折至小粗隆而未波及到梨状窝,则较为理想的治疗是95°角或者头髓钉固定。如果大粗隆骨折波及到梨状窝,那么可以对其实施滑行钉器械固定。

    作者:卜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种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对妇产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单用以及连用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应用瑞芬太尼,B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C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比三组镇痛效果。结果:A、B、C组拔管时间为9.38±3.26min、17.24±9.18min、10.64±2.78min ,A、C 组和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拔管后5~10minVAS 评分为5.42±1.76分、2.36±1.75分、2.38±1.56分,B、C组和 A 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30min要求镇痛治疗率分别为55.00%(22/40)、22.50%(9/40)、17.50%(7/40),B、C 组和 A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维持应用瑞芬太尼术后置管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高,需镇痛治疗率高,舒芬太尼应用于麻醉维持导管留置时间长,但术后疼痛发生率和需镇痛治疗率低,两者联合应用能有效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率和需镇痛治疗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PDCA循环在妇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DCA 循环在妇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从而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将120名妇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观察组则采取 PDCA 循环法带教。并对两组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实习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PDCA 循环法对妇科护理临床进行带教,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临床带教的质量。

    作者:李静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酵母菌病患者,诊断方法为绕宫颈一周分泌物涂片和阴道壁分泌物涂片做真菌培养,治疗方法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并配伍阴道内外用药进行药物加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涂片转阴率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比较简单,且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所有患者均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的早期先兆流产,将56例患者均采用黄体酮治疗,口服黄体酮胶囊,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2.86%;患者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患者治疗后出血状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酮体胶囊可以有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内分泌失衡的状态,副作用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满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脑出血的临床工作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梗塞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及早进行诊断和处理,患者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后,及时使用半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良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于老年慢性肺炎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经护理后,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如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有2天,平均住院时间有10天,有2例发生并发症,达6.67%,1例死亡。对照组:有6天发热持续时间,25天平均住院时间,7例发生并发症,占有25.0%,3例死亡。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护理效果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声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观察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期间所发现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3例患者检出急性肝炎,所占比例为1.36%,217例患者检出急性肝炎,所占比例为98.64%,慢性肝炎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多为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孕产妇预后水平低,死亡率高,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肝脏受损情况,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450例无痛胃镜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丙泊酚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组;丙泊酚+利多卡因组。结果: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组患者诱导时间、诱导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效果分级、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可增强丙泊酚镇痛效果、消除注射部位疼痛,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更方便门诊麻醉镇痛药物管理。

    作者:冉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00例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总结。结果: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率19.8%,带环时间和绝经时间越长,取环困难率就越高。结论:绝经之后应该尽早取环,在绝经后一年内为适宜时间。

    作者:岳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临床拟诊常规心电图ST-T 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常规心电图S T -T 改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述及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观察组72例,为典型性胸闷及心绞痛或 ST-T 段假性正常化。对照组56例为非典型性胸闷心绞痛,查示ST-T 段无动态变化。对两组分别进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ST-T 改变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显示结果为:观察组为52例,阳性率为7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31%。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临床诊断更应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调查以提高治疗效率,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燕群;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42例

    目的:观察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愈风宁心片(药物成份为葛根)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服用愈风宁心片治疗方法对高血压伴头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贺采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0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50名,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之后进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及部分实验室检查后发现,50例患者中,异位妊娠患者达到18人,共占总人数36%;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有15人,占总人数30%;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有8人,占总人数16%;出血性输卵管炎的患者有7人,占总人数14%;子宫破裂2例,占总人数4%。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5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为38人,有效人数为11人,无效人数1人,相对有效率为98%。经调查发现,治疗无效的患者由于送入院晚,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终死亡。结论:对于妇产科急腹症的治疗效果来说,及时的临床诊断及救治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央型腰椎盘突出思路分析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5例观察组和25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身体疼痛缓解和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疼痛缓解和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复发,对照组4例出现复发。结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于爱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将大剂量甲氨蝶呤(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的实际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同程度急性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0例病例,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分为标危组与中高危组,并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在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标危组患儿在用药后44h时血药浓度为(1.13±0.35)μmol/L ,68h时血药浓度为(0.42±0.19)μmol/L ,中高组这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为(0.83±0.29)μmol/L和(0.22±0.18)μmol/L。两组患儿68h时血药浓度明显低于44h时血药浓度(p<0.05);此外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以及排泄延迟的发生情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 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程度。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S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S的发生。

    作者:韩丽丽;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颈髓损伤四肢瘫后期手功能重建术1例报告

    目的:颈髓损伤四肢瘫后期患者,探讨通过手术治疗建立手的抓握及捏物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方法:手功能重建术。手术前期的康复训练为手功能重建术提供良好基础。首先做肱桡肌腱转移至拇长屈肌腱的拇指主动侧捏功能重建,然后做拇指被动侧捏功能重建。术后进行早期功能训练。结果:双手拇指侧捏力分别为1.2kg 和1.6kg。手术显著增加了手功能,可以完成个人卫生、拿调羹吃饭、持笔写字及其它简单工作。结论:四肢瘫患者的手功能重建术,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可靠。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张鹏;李朝;杨茜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的预后观察。方法:分别应用中西医和西医方法治疗药疹病人,西医对照组治疗药疹36例,观察比较治疗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用药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药疹,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王桃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