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功能不全规范治疗临床分析

李蕊萍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 规范治疗, 常规抗心衰, 环磷腺苷葡胺, 托拉塞米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接待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托拉塞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中 LVEF、LVEDD及血浆BN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则为78.79%(26/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托拉塞米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病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电脑肛肠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痔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4例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92例。采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组设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组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方式疗效差别。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三天内出现的尿潴留、疼痛、术后出血量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创面水肿情况上,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严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治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痔病中推广使用。

    作者:宋泽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护理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参加产检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通过 SDS 抑郁自评量表筛查出98例具有抑郁倾向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除以上常规服务外,再加上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后6周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再次测评。结果:观察组产后6周的抑郁发生率为10.20%,而对照组的为20.41%,观察组的抑郁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的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重建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采取重建钛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与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8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44%(17/1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断板,内固定未出现松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结论:重建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满意成效,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乌头中毒的临床救治措施

    目的:分析和探讨乌头中毒的临床救治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乌头中毒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观察其中毒后的救治效果。结果:经积极救治,2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有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救治后3小时内出现了好转,有8例患者应休克住院治疗7天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乌头中毒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进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功检测在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甲功检测在诊断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3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检查未见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病历资料作综合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F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 TSH 差异作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孕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入院行甲功检测,该诊断结果的特异性较为明显,能够为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韩俊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针灸治疗中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法与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回顾我院近年来300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护理内容。结果:300例患者均在护理后感到舒适,治疗效果以及恢复速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对于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专业的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针灸治疗的副作用以及提高疗效,在临床中很值得推广。

    作者:张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胆囊癌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目的:探讨使用CT 技术鉴别诊断胆囊癌患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癌患者CT 表现,分析CT 造影在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表型,通过内壁厚度、光滑程度、强化程度、侵袭转移情况得出厚壁型、结节型、肿块型三种类型的患者分别为2、5、9例。结论:通过胆囊癌患者CT 表型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癌原发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形态,结石合并、浸润转移情况,可以为胆囊癌确诊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作者: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医士对病人家访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基础医院医士家访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进行家访患者的20例,对家访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本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本组1例患者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复发率为5%。了解患者的随访效果,本组20例患者中,7例优,占35%,13例良,占65%,中和差均为0例。了解患者对待家访的态度,本组20例患者中,均希望家访,占100%。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家访,有利于提高其对医嘱的执行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其病情继续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淑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脑出血的临床工作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梗塞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及早进行诊断和处理,患者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后,及时使用半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良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未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实施护理、护理知识掌握度及危险意识不强、护理素质和技能不足、护患沟通不充分、环境因素、风险告知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合格、护士自我保护不严、经济负担过重等,临床上应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风险应对方案、强化护理风险监控、护理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优化病区环境、健康指导、心理干预,以强化骨外科患者疗效、改善护理体验。

    作者:徐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6例胆道损伤治疗体会

    目的:对临床上出现胆道损伤进行初步原因分析,并探讨治疗经验。方法:选择36例胆道损伤患者,对其胆道损伤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不同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所出现的胆道损伤均为医源性胆道损伤,经过治疗之后有34例患者痊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由于治疗无效而死亡,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对于胆道损伤,在临床上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选择不同方式来进行处理,从而对该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李一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玉龙县山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和调查玉龙县山区居民慢性行为危险因素的现状,为制定和实施健康行为干预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2012年丽江市卫生机构及疾控机构对玉龙县山区居民慢性危险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慢性病症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在山区局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人群中,其中18岁以上成人群中吸烟率、饮酒率、主动锻炼率、居民肥胖率、健康教育率分别为24.23%、7.48%、11.34%、50.34%和31.51%,其中在吸烟率、饮酒率等四项行为指标中,男性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龙县居民普遍存在吸烟、过度饮酒、饮食不当、肥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慢性病症行为危险因素,尤其是男性,应加强该县保健知识及慢性疾病知识宣传,这对促进该县山区居住人民身体素质上升,降低慢性病症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木云仙;和皋;洪国伟;和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联合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氢氯噻嗪片服用,而实验组使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两组一个疗程都是6个星期,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2%,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患者血压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下降,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的明显比对照组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个性化护理队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选择100例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在7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免疫科患者的运用有着明显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获得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院2012年自杀未遂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对2012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性格偏内向,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本地自杀未遂者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减少自杀的重要内容。

    作者:马小青;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绝经期综合症防治及调养探讨

    目的:探讨与分析围绝经期综合症的防治和调养策略。方法:资料源自我院在社区抽取的更年期人群180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根据两组的不同治疗方式来得出围绝经期综合症防治及调养的方法。结果:疗程实施完之后,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在防治及调养围绝经期综合症上,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调养的效果明显,见效快、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内科急诊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7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有创正压通气,评估两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与对照组(76.32%)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肺不张或肺炎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有创正压通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马珍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78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及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方式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病情控制时间、治疗与护理依从率、意外事故发生率、护理康复率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策略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促进作用,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