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清
牙中牙是牙内陷的一种,为少见的牙齿发育畸形,上颌尖牙牙中牙更为少见。本文报道并讨论1例上颌尖牙牙中牙导致其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其根尖周病变得以治愈。
作者:顾伟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婴幼儿湿疹实施综合性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确认的婴幼儿湿疹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干预组实施有计划的综合干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及一般的处理措施。随访一年,干预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和需激素治疗的病例数。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只有21.42%,明显低于对照组45.23%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选42例病例中,干预组需激素治疗的,只有17例,而对照组有27例,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是治疗和预防婴幼儿湿疹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对减少婴幼儿湿疹的发生,终止婴幼儿湿疹过敏进程的发展,防止远端病变,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减少皮质激素的使用和副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何宁峻;谢崇健;蒋瑜;李美銮;何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总结本院产房助产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应用于产房助产士护理实践中,对应用防范措施前后护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助产士风险及防范意识显著加强,而对职业损伤的担忧、心理与人际关系则显著降低,P<0.05。通过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后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防范措施可为产房助产士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450例无痛胃镜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丙泊酚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组;丙泊酚+利多卡因组。结果: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组患者诱导时间、诱导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效果分级、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可增强丙泊酚镇痛效果、消除注射部位疼痛,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更方便门诊麻醉镇痛药物管理。
作者:冉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患者的急救护理分析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2例创伤患者,给予规范化创伤护理模式。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结果:本组抢救成功占91.8%(112/122);患者满意率91.0%(111/122);出现病死患者3.3%(4/122);出现并发症患者4.9%(6/122)。结论:创伤性患者给予系统的急救护理,院前急救护理、入院后护理,包括伤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伤情处理、呼吸道通.、维持有效循环及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赵桂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未复发组患者和复发组换捏着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不良情绪比例为57.69%,吸烟饮酒比例为53.8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例为30.77%,治疗不依从比例为34.62,疾病认知度低比例为42.31,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30.56%,19.44%,11.11%,11.11%,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病人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合理用药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措施,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龚梅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羊水过少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56例羊水过少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56例孕检正常的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围生期结局,并观察比较观察组羊水指数(A FI )程度的围生期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羊水III度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 AFI<5孕妇的剖宫产率、羊水III度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 A FI5~8孕妇(P<0.05)。结论:羊水过少对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有影响,且羊水指数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母儿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因此,加强产检及时发现、提前预防,且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和终止妊娠时机,能大限度地减少羊水过少不良围生期结局发生。
作者:施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S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S的发生。
作者:韩丽丽;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全面评估卷烟厂职工职业相关疾病及健康状况。方法:利用近5年职业病体检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每年体检各项指标皆有异常,多因素分析各项体检指标都有年龄性别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与工龄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企业工人职业性体检中没有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
作者:龙应欢;蒋宇;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过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症状的疗效,并且总结相关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疗法。治疗组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吕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建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采取重建钛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与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8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44%(17/1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断板,内固定未出现松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结论:重建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满意成效,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DCA 循环在妇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从而规范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将120名妇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观察组则采取 PDCA 循环法带教。并对两组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实习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PDCA 循环法对妇科护理临床进行带教,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临床带教的质量。
作者:李静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无发生患者相比,LVEF值显著降低(p<0.05),BNP显著增高(p<0.05);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和使用中药类患者相比,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预后无关,临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出院后服用抗心衰药物有重要影响。
作者:欧阳吉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护理特征,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住院期间的临床反应,护理措施,以后后生产结局、身体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100例高危妊娠产妇中39例自然分娩,61例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出现死胎;11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高危妊娠产妇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1例患者出现肾衰,2例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5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工作在患者的病程以及生产结局都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王赤霞;舒萍;阎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1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世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其特征,重症森林脑炎患者可致呼吸衰竭、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全沟硬蜱为本病的主要生物媒介,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外,同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吕小龙;张晓光;韩淑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双叶小产钳助产较传统术式的优势。方法:分别通过对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娩头困难的临床病例采用徒手与剖宫产产钳两种方法娩头,分析在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运用剖宫产产钳娩头的利弊。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娩胎快捷、母婴并发症少、一次成功率高。结论:在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手术中,适时地使用剖宫产产钳可以较好地处理娩头困难,避免因 U -DI (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延长所导致的新生儿窒息,也不会因为产钳的使用而造成新生儿面部的损伤和子宫下段的裂伤的增加。
作者:简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SOM 患儿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经过治疗后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 SOM 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听阈值、改善听力,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军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程序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实施后,患者依从性明显上升,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病区环境得以改善,呼叫铃响频率显著下降。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外科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可大力推广。
作者:邓兰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