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治疗体会

吕学燕

关键词:匹多莫德, 儿科呼吸系统感染,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摘要:目的:观察通过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症状的疗效,并且总结相关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疗法。治疗组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SPECT 肾脏显像在评价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一些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采用切开挂线法9例,瘘管旷置术6例,部分缝合术5例,对口引流术3例。其中,一次性治愈19例,治愈率为82.61%,二次治愈3例,三次治愈1例。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疗法,力求治疗后复发率低,手术损伤小,术后愈合快。

    作者:梁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棕色脂肪细胞发育分化及转录调控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罗婷;黄起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性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并发生护理投诉的24例患者,归纳相关风险因素,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患者采取一定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后之后,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上一年(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够降低投诉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 vs7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 vs16.7%),且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物资供应中心管理流程的创新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后勤仓库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创新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与以往旧的医院物资供应流程和创新流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院物资供应管理流程创新运行两年来,医院后勤服务意识增强,减轻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综合库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结论:医院综合仓库物资供应管理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 + LBL 双轨教学模式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PBL 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改革中广泛推行,但是与传统的LBL教学方法相比,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挖掘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如何如何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作者:李德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煤矿井下事故致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总结8例因煤矿井下事故致复合伤伤员的急救护理经验,认为该类伤员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抢救小组,开放绿色通道,根据伤情级别严格观察病情,沉着应对确保伤员的有效救治。

    作者:昝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 VAS评分较低,术后1年内复发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痛苦轻、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腹产术终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不同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休息、镇静等处理后,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对于子痫前期处理,除一般的处理外,还要进行解痉、降压的治疗,必要时则需要终止妊娠;对于子痫患者则需要控制抽搐发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控制抽搐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就以降压为主。结果:42例患者中有15例进行剖腹产术终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进行分娩,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产妇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应遵循镇静、解痉、降压、利尿的原则适时终止妊娠的原则。对于药物早期治疗后效果欠佳或伴随有并发症发生的应当采取剖腹产手术。利用剖腹产术终止妊娠高血压疾病可有效降低死胎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有效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分娩同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皮内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进行分层缝合。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疼痛状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甲级愈合人数为77人、乙级愈合人数为3人、丙级愈合人数为0;对照组甲级愈合人数为68人、乙级愈合人数为11人、丙级愈合人数为1。实验组轻度疼痛人数为74人,占总人数的92.50%、中度疼痛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5.00%、重度疼痛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2.50%;对照组轻度疼痛人数为59人,占总人数的73.75%、中度疼痛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15.00%、重度疼痛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11.25%。实验组患者有两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有7人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75%。结论: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上推荐使用。

    作者:夏同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流产方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的疗效比

    目的:探讨不同流产方式在剖宫产术后早孕上治疗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流产后立即清宫术,对照组采用B超监护下无痛人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孕囊排出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成功率相近,但观察组出血量、流血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流后立即清宫与B超监视下无痛人流术流产率相近,但流血时间短,术后疼痛和感染发生率少,可减少因麻醉带来负面的影响。

    作者:沈林亚;吕沈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中心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异位妊娠与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异位妊娠患者,55例病人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所占比例为68.75%,未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所占比例为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造成患者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计划生育手术者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邓仁玲;王钢;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COPD患者采取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 以及 FEV1/FVC等肺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明确,对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毛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产术期麻醉期间输液输血的问题探讨

    目的:对产科围术期麻醉期间输液输血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11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液情况以及血压、心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输液量、尿量以及输血例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切皮前两组血压均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保持平稳状态,而对照组患者心率变化较为显著(P<0.05),在术毕、手术后2小时两组患者 Hct 与麻醉前比较显著下降。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琥珀酰明胶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有利于剖宫产患循环功能稳定,可有效降低输液造成的心肌损伤,对保护患者血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峻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并找出应对策略,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方法:分别从患者角度,护理人员角度及当前制度方面进行分析,并找出防范措施。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提供其综合素质,掌握恰当的沟通技巧,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患者要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并建立完整的医院管理方案,设置合理的收费制度,政府加大医疗方面的投入,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王少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梳理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发生大出血的35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产后24h内大出血,18例产后2h内大出血。35例中18例宫缩乏力造成,10例胎盘因素造成,5例凝血功能障碍造成,2例软产道损伤造成。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需要联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三方面,方能保证产妇大出血后的身心健康。

    作者: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鼻尖整形60例临床经验总结

    目的:分析和探讨鼻尖整形的有效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鼻尖整形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30例。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鼻尖整形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和随访,对照组患者满意21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达到70%。观察组患者满意27例,不满意3例,满意程度达到9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尖整形联合假体植入术有利于实现个体化植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安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EA )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进行比较,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提供选择和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的硬膜外麻醉(EA 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两组结果的比较显示,硬膜外麻醉(EA )组麻醉效果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两组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作者:卢华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