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军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86例急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西药保肝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只采用综合西药保肝治疗,然后评价治疗后的各组肝功能指标与疗效。结果:虽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都有显而易见的改善,但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与总有效率明显劣于观察组。结论:后显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朱运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为上消化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93.3%的患者是由于价格便宜,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有90.0%的患者是由于使用前未得到用药指导,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上述两个原因为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因素(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价格便宜、易于购买以及患者用药前未得到专业药师指导是非甾体类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加强该类药物的管理,注意对使用该类药物的患者进行指导,从而对预防非甾体类药物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石昌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采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用药后,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胃镜检查中无痛苦、舒适、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提高患者检查率和复检率,在进行检查的50例患者中满意度达100%。
作者:赵玉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21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双手取核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视力恢复较好,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散光、角膜水肿、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破裂、切口渗漏以及术后眼压高等;手术方法相对简便,容易操作。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切口较小,患者视力恢复块,伤口愈合佳,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只要注意手术技巧和细节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卫生院及基层医院均可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兵;梁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中心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异位妊娠与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80例异位妊娠患者,55例病人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所占比例为68.75%,未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患者所占比例为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造成患者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计划生育手术者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邓仁玲;王钢;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规范个体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方法:通过每季度的突击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并作出建议与思考。结果:多数个体诊所疗废物管理意识不强,处置不规范,卫技人员管理不到位,个别个体诊所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结论:继续加强监督巡查,提高辖区内个体诊所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作者:翟红月;田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 vs7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 vs16.7%),且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有效作用。方法:首先选取了自2010年至2011年间的脑卒中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康复护理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当。实验组的患者不但接受基础护理,还接受康复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值接受简单的常规护理。经过了为期4个月的护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一差异(P< O .05)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复健康,对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名显效果,能够用于闹祖宗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施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向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椎骨骨折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Cobb角度平均为(21.98±6.79)°,平均椎体压缩率为(58.19±11.12)%。愈合人数0例;术后3个月后,Cobb角度平均为(5.69±4.89)°,平均椎体压缩率为(16.01±6.56)%,愈合人数29例;术后1年,Cobb角度平均为(6.88±5.01)°,平均椎体压缩率为(18.68±6.98)%,愈合人数34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颜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背景: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是治疗颞叶癫痫的常用手术,但是两者在癫痫控制率上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 ,纳入比较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随机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软件进行。结果:终纳入7篇研究。7个研究均报告了癫痫发作控制率,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0%,P=0.92),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癫痫发作控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OR 0.99,95% CI 0.683.74,P=0.94)。结论:根据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的癫痫发作控制率相当,但是本研究纳入研究质量相对较低,样本量较小,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大规模、严格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前颞叶切除术与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准则。方法:于2012年2月至8月在我院的各科室中,随机选取空气365份,医护人员的手40份,物体表面350份,消毒液60份,用统计学方法对合格率进行统计,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整改。结果:共选取全院各科室的样品815份,其中共有795份合格,总的合格率为97.5%,较整改前合格率提高了20%左右。讨论经整改后的消毒灭菌方法可提高消毒灭菌效果,可大面积推广用于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作者:袁居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治疗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接受手术方法治疗设为观察组;接受保守方法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65%(44/46);对照组则为86.96%(40/46),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17%(1/46)、并发症率为6.52%(3/46),而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0%、0%,两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必须结合其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准确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保证良好的预后。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这种方法的治疗有效的治疗了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复位比较理想,固定比较牢固,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少,肢体的恢复功能也比较快。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68例小腿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单边的三维骨科外固定结合封闭负压引流 VSD技术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先报道如下。
作者:金素霜;张琳;杨家仙;黄贵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与干预治疗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血管参数为阳性的400例孕妇,对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00例血管参数为阳性的孕妇中,有26例出现妊娠高血压,占6.5%(26/400);188例出现血液流变阳性,其中23例出现妊娠高血压,占12.2%(23/188);122例实施干预治疗,其中有3例出现妊娠高血压,占2.46%(3/122)。结论:通过血液流变检测+血管参数可以把妊娠高血压症状给准确预测出来,同时通过管理以及干预治疗高危人群能够使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得到降低。
作者:王桂芬;王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78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护理及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方式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病情控制时间、治疗与护理依从率、意外事故发生率、护理康复率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策略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促进作用,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处理原则不同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休息、镇静等处理后,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对于子痫前期处理,除一般的处理外,还要进行解痉、降压的治疗,必要时则需要终止妊娠;对于子痫患者则需要控制抽搐发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控制抽搐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就以降压为主。结果:42例患者中有15例进行剖腹产术终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余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进行分娩,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产妇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应遵循镇静、解痉、降压、利尿的原则适时终止妊娠的原则。对于药物早期治疗后效果欠佳或伴随有并发症发生的应当采取剖腹产手术。利用剖腹产术终止妊娠高血压疾病可有效降低死胎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有效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采用口腔粘膜移植治疗54例(54眼)因外伤致眼球摘除,二期行羟基磷灰石后眼台植入术后结膜囊中、重度狭窄者,术后随访观察6~18月,平均11月。结果:54例安装义眼后双侧睑裂宽、高基本对称,3例结膜囊再次收缩,其中2例再次行游离皮片结膜囊成形,1例改换眼模重新植入结膜囊内。结论:采用口腔粘膜替代缺损结膜治疗中、重度结膜囊狭窄者是一种可行的术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达到满意安装义眼,改善容貌的目的。
作者:丁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及预防的方法,提高县级医院对此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工收治14例60岁以上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患者,以这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病患中治愈12例,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老年性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多以慢性便秘引起的腹内压或肠内压增高为诱因,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治疗乙状结肠破裂非常关键,临床医生应对此病充分认识,尽早手术。
作者:莫云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接受过院前急救的患者70例,未接受院前急救而是家属送入医院的50例,接受过院前急救的为观察组,未接受院前急救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79%(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64%(P<0.05)。结论:采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黔峰;曹春玲;邵明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