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芬;王涵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治疗对策,探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入住我院的156位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诊治,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56例偏头痛患者中,痊愈112例,好转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愈率71.8%,总有效率98.7%。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应辨证分型,在基础方之上针对不同的症状的患者适量适度增减药物及其剂量,止痛的同时不致损伤元气,使药物治疗效果佳化。
作者:吴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治疗组在治疗后一周和两周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脑出血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效用,增强药物的疗效,帮助提高治愈率,降低脑出血导致的致残致死率。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早期诊断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方法: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CA)联合检测。结果:胰岛素依赖型患者GADA 为39.1%,ICA 为27.8%,明显高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GADA22.1%,ICA9%。结论:GADA、ICA 联合检测可提高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高娟梅;岳巧莲;张仲梅;刘克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及预防的方法,提高县级医院对此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工收治14例60岁以上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患者,以这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病患中治愈12例,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老年性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多以慢性便秘引起的腹内压或肠内压增高为诱因,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治疗乙状结肠破裂非常关键,临床医生应对此病充分认识,尽早手术。
作者:莫云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联合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氢氯噻嗪片服用,而实验组使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两组一个疗程都是6个星期,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2%,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患者血压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下降,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的明显比对照组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炎等多脏器损害,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56例 HSP 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慧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本文在解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并提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作者:仇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局麻腹部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局麻腹部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0.3±2.5)min ,平均住院时间(3.8±0.5)d ,并发症2例(4%),术后2个月随访患者未复发。结论:局麻腹部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操作便捷、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腹股沟疝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兴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究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案及体会。方法:特选取来我院骨外科就诊的踝关节骨折12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手术治疗组和手法复位组。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法复位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及石膏包扎等治疗,随后跟踪患者骨折临床治疗情况,从而判定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骨折恢复结果。结果:手术治疗组相对有效率高于手法复位组,且手术治疗组关于踝关节功能的评分也要高于手法复位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选择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时,一定要结合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这对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及愈合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鲁小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度及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酵母菌病患者,诊断方法为绕宫颈一周分泌物涂片和阴道壁分泌物涂片做真菌培养,治疗方法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并配伍阴道内外用药进行药物加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涂片转阴率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比较简单,且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液净化中心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也为急性药物中毒、器官衰竭以及其他部分疾病的提供了临床抢救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医疗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血液透析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但是随着透析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人数的剧增与血液技术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也给众多的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本文将对当前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相关的介绍和分析,并就相关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徐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 VAS评分较低,术后1年内复发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痛苦轻、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4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是一种对小儿重症肺炎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晏阳;杨光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程序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实施后,患者依从性明显上升,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病区环境得以改善,呼叫铃响频率显著下降。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外科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可大力推广。
作者:邓兰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职业暴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助产士暴漏的危险性,保证其工作质量和生命健康。结果:产房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主要原因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特定液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包括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医院相关部门要增强产房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漏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确保主产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暴漏的危险性。
作者:朱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8例,采用地塞米松对其进行治疗,加强对用药时间的控制以及对药量的掌握,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儿中有27例患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后7~11d陆续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6.43%;在治疗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2例患儿出现烦躁的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过应该注意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的控制,一般应随着病情的缓解而酌情减少用量,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助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在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止血治疗时,可采取辅助使用生长抑素的条件下,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止血起效快,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名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22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73.33%;观察组中有26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6.67%,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2d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4d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永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例教学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而在授课时运用病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通过病例学习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包括规律和方式以及操作技能等。病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在教师教授后更加理性的认识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者:乔慧子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