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昌霞
目的:观察采用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将骨髓炎创面处理后,采用第三代创伤负压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31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该方法治疗骨髓炎疗效确切,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因此乐于接受。
作者:邹恩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吸氧、解痉、平喘及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氨溴索注射液1次15~30mg ,1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1周。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竹;杨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例患者中治愈129例,好转110例,植物生存54例,死亡2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进行科学密切的病情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白湘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当前发病率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进行早期筛查,对宫颈癌的防治意义重大。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HPV -DNA 检测、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等。现就宫颈癌筛查对象、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没有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情况。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收治的患有没有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全部采取腰椎C T 以及 M RI检查,对两种病人腰椎骨化程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腰椎骨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病理变化是脊柱关节病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尤其对女性病人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许是初期特征性临床症状。
作者:姚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指导。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医疗规范及条例为考查标准,检查,评估了27所基层医院对于感染的管理情况,针对监察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改进指导与措施要求。结果:在基层医院中,感染管理的实施情况,普遍存在着形势化严重的问题。医疗工作者的对于感染问题认识浅薄,管理操作执行力差,多环节流程管理控制不到位,给患者及医院带来了医疗隐患。结论:提高人员素质及感染管理意识,综合改善制度规范,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性问题的发生。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自发性脑出血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其中出血量较多的11例患者中,有8例在手术3d之后死亡,另外3例在手术后的1个月之间内死亡,在另外69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在手术之后48h时间内清醒,有15例患者在手术后7d时间内清醒,另外2例患者中,1例由于出现意外情况而转院,另外1例由于处于植物状态家属放弃治疗;手术后两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大部分患者意识恢复,但肢体运动情况无明显改善,在手术之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可以用药物进行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无法用药物控制而死亡。结论:脑出血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无显著差异,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
作者:穆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罗哌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分别实施全屏静脉麻醉、全屏静脉麻醉+罗哌卡因局麻,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不同麻醉时间点的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0.38±2.39vs22.32±3.1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毛崇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提示,牙周疾病(牙龈炎、牙周炎)是部分不良妊娠的可能致病因素之一。为了预防不良妊娠的发生和发展,我们亟需对牙周疾病与不良妊娠细胞因子水平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指导采取干预性措施,降低不良妊娠风险,从而提高新生儿质量。
作者:肖高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肾衰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相应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来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4.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利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在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S )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 A RDS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肺保护性策略治疗,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佳呼吸末正压(PEEP)和小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策略行机械通气;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肺复张性通气策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的氧合指数、动脉CO2分压以及气压伤的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肺复张后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动脉CO2分压明显降低(P<0.05),气压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和肺复张的通气策略联合治疗 A RDS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且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人数有明显增多,干预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这对提升患者疾病预防意识,增加护理配合度,保证降糖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玲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了基层医院高龄腹股沟疝外科治疗中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本院2013.1-2014.2收治的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共36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分别进行了补片的手术方法和传统开放式手术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情况略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94.44%,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补片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腹股沟疝能够防止复发,保证治愈率,减轻了高龄患者的痛苦。
作者:余浩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一些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3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采用切开挂线法9例,瘘管旷置术6例,部分缝合术5例,对口引流术3例。其中,一次性治愈19例,治愈率为82.61%,二次治愈3例,三次治愈1例。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疗法,力求治疗后复发率低,手术损伤小,术后愈合快。
作者:梁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1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冲洗切口预防感染,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感染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31% vs71.19%),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 vs28.81%),体温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切口,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感染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国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2012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性格偏内向,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本地自杀未遂者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减少自杀的重要内容。
作者:马小青;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我国,社区预防保健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社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存在健康的隐患,传统的预防保健机构已无法满足大量老年人群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预防保健机构,这种机构将会成为未来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新型的预防保健机构很快的会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机构。不过,由于社区人口众多,每个患者的病情都不一样,因为对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来说,管理这些病人的档案很复杂。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彭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 VS7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为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伴有发热的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名患者中有54名患者是感染性疾病,占比90%。有6名患者为非感染性疾病,占比10%。结论: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诱发的,这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临床中对呼吸系统疾病伴有发热的患者快速地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照万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