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张顺银

关键词:呼吸内科, 慢性咳嗽症状,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咳嗽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呼吸内科的慢性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棕色脂肪细胞发育分化及转录调控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罗婷;黄起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披肝沥胆炎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比较观察。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在保守治疗基础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做好基础护理等,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映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运动医学的当前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科技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医学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所谓的运动医学就是一门研究运动及缺乏运动对机体的病理、生理的综合性的科学,这门科学的迅速发展和21世纪之后社会科技和生命科学基因工程的全面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基因科技、生物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今天,运动医学也一定会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是要探讨运动医学的当前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作者:计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20例急救处理

    目的:探讨对宫外孕伴有失血性休克者进行临床急救处理的方法。方法:我院有宫外孕者20例,都有失血性休克的现象,均实施了临床急救处理。结果:20例因为宫外孕而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女性都已经健康出院。结论:在收治和处理宫外孕伴有失血性休克者之时,要保证临床急救处理的迅速性、及时性,进而使宫外孕伴有失血性休克的人员的急救处理得以成功。

    作者:杨春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医患关系紧张案例探索医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是进行正常以及良好社会交往关系维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对于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来讲,也是如此。本文将结合当前医疗行业医患关系紧张现状,从诚信教育出发,对于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必要性与方法途径进行总结分析,以实现良好医疗秩序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作者:张芮峰;潘光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酵母菌病患者,诊断方法为绕宫颈一周分泌物涂片和阴道壁分泌物涂片做真菌培养,治疗方法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并配伍阴道内外用药进行药物加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涂片转阴率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比较简单,且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院2012年自杀未遂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对2012年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未遂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性格偏内向,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不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本地自杀未遂者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应当成为预防和减少自杀的重要内容。

    作者:马小青;张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脉冲电磁场联合阿仑膦酸钠和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联合阿仑膦酸钠和注射用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痛、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收集OP合并有明显腰背痛和/或髋膝部於痛106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美国第四代X T -2000B型骨质疏松脉冲电磁场治疗仪联合阿仑膦酸钠和注射用骨肽;对照组 A 阿仑膦酸钠加注射用骨肽;对照组B每日服用氨基酸螯合钙胶囊2000mg/d(含元素钙460mg ,维生素B3400IU )。治疗组和对照组 A 均每日服用氨基酸螯合钙胶囊2000mg。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联合阿仑膦酸钠和注射用骨肽治疗将进一步提高OP的BMD ,缓解疼痛症状更持久。

    作者:孙锦波;吴军;包远祥;阮兴隆;张蜀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00例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总结。结果: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率19.8%,带环时间和绝经时间越长,取环困难率就越高。结论:绝经之后应该尽早取环,在绝经后一年内为适宜时间。

    作者:岳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结束后使用阿奇霉素以及甲硝唑注射液进行静注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月经开始时便使用阿奇霉素和甲硝唑注射液进行静注治疗,之后改为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周启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的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程序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实施后,患者依从性明显上升,医护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病区环境得以改善,呼叫铃响频率显著下降。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外科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可大力推广。

    作者:邓兰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患者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A 组),给予另30例患者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上,A 组要显著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上,A 组要少于B组(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上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银良;何联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钬激光与超声气压弹道碎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比较

    目的:对钬激光与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将随机原则分为钬激光组与超声气压弹道组,术后评价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尽率,并统计两组的平均碎石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术后住院天数、平均碎石时间、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明显优于超声气压弹道组,且钬激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气压弹道组(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微创,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庞高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42例

    目的:观察愈风宁心片治疗高血压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愈风宁心片(药物成份为葛根)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服用愈风宁心片治疗方法对高血压伴头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贺采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冶疗跟骨舌形骨折25例报告

    目的:观察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冶疗跟骨舌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25例跟骨舌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这25例患者使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每隔一年进行检查,从而分析这25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SPSS 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术后随访,经X线检查和CT 扫描,所有跟骨舌形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对患者采用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骨折,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的临床疗效,并且并发症的几率很低,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培;田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及时给予清宫的临床意义

    目的:就进行药物流产时即使施行清宫术的临床意义进行简单探究。方法:将接受了药物流产后伴有阴道异常出血经由B 超检测结果显示存在有宫内残留的患者分为 A、B两个小组,A 组采取药物治疗手段,B组则采取清宫术治疗方法。观察两个小组的治疗结果。结果:A 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受感染的人数等都要高于B组,并且 A 组患者终有82%仍需要进行清宫手术。结论:若患者在经药物流产后出现宫内残留的情况,应及时接受清宫术治疗,以减轻和缩短阴道异常出血的症状及时间,并且能有效预防宫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敏;吕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气管导管留置病人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气管导管留置病人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进行 PCIA 和肌注盐酸哌盐酸哌替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患者40例,采用全身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成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和盐酸哌替啶组镇痛组(B组),每组20例,术后 A组患者静脉接镇痛泵,泵内药物配方:咪达唑仑30mg+舒芬太尼100μ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B组患者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 ,盐酸异丙嗪25mg合剂。术毕待患者呼吸节律恢复良好生命体症稳定后留置气管导管送病房。持续低流量吸氧,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VAS 评分,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明显优于肌注盐酸哌替啶组(B 组),差异显著(p<0.05)。镇静评分:A组优于B组,两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有13例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并在24h内拔管,A 组无1例在24h内拔管,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现象发生,恶心发生率相似(A 组3例B组2例)。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静脉镇痛,镇静镇痛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且病人对气管导管耐受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飞;唐吉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局部冲洗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局部冲洗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50例符合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观察组切口缝合前给予0.5%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静滴,每天2次;对照组20例切口缝合前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静滴,每天2次,结果:观察组有28例达到甲级愈合,乙级和丙级愈合各1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4例达到甲级愈合,有3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感染率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左氧氟沙星静滴抗感染相比,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联合0.5%甲硝唑液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可作用一种有效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治疗方案。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颈髓损伤四肢瘫后期手功能重建术1例报告

    目的:颈髓损伤四肢瘫后期患者,探讨通过手术治疗建立手的抓握及捏物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方法:手功能重建术。手术前期的康复训练为手功能重建术提供良好基础。首先做肱桡肌腱转移至拇长屈肌腱的拇指主动侧捏功能重建,然后做拇指被动侧捏功能重建。术后进行早期功能训练。结果:双手拇指侧捏力分别为1.2kg 和1.6kg。手术显著增加了手功能,可以完成个人卫生、拿调羹吃饭、持笔写字及其它简单工作。结论:四肢瘫患者的手功能重建术,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可靠。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张鹏;李朝;杨茜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就诊并且采取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的150例患者进行导尿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患有机械性尿路损伤的患者,共计5例,为男性。患尿路感染的患者,共计10例,7男3女。患有留置尿管期间尿液外渗的患者,共计20例,均是女性。因为球囊破裂,导致患者尿管脱出的,只有1例患者,为女性。讨论:双腔气囊导尿管是普外科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有效避免引起其他病症。

    作者:石正斌;杨忠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