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银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混合痔嵌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09-2012.09入住我院外科的120例混合痔嵌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先进行抗感染,消肿等对症处理,待炎症消除、水肿消退以及痔核回缩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缩短疼痛时间、消炎消肿、时间以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手术应用于混合痔嵌顿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临床效果好,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邵建力;罗叔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7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慢性 HBV 携带组与慢性肝炎组,对两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慢性 HBV携带组的生化检验结果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慢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 HBV 携带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肝衰竭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生化检验结果,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丽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有效作用。方法:首先选取了自2010年至2011年间的脑卒中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康复护理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当。实验组的患者不但接受基础护理,还接受康复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值接受简单的常规护理。经过了为期4个月的护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一差异(P< O .05)具有一定的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复健康,对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名显效果,能够用于闹祖宗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施越早,效果越明显。
作者:向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炎等多脏器损害,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56例 HSP 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慧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粘膜、气管粘膜、外膜、基底层、粘膜下层的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以痰、咳、喘等症状为主,且以慢性、反复性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易合并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导致患者丧失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2]。慢性支气管炎根据病程可以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对病情的发展,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行健康教育的意义非常重要,现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19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服务组和对照组两组。服务组进行计划生育服务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结果:服务前后两组人群避孕节育知识得分、避孕措施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人工流产患者开展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能增强其避孕意识,有利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付红燕;刘田;韩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麻醉药品是特殊管理药品之一,加强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对杜绝非法流入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目前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王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围孕期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孕妇7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孕期保健,观察组接受同样孕期保健的同时配合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妊高症与GDM 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科学保健,观察组剖宫产率(38.24%)相较于对照组(61.5%)明显较低,无早产儿,GDM 与妊高症相对较少,两组保健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围孕期保健中可有效降低临床选择剖宫产的几率,减少妊娠期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临床疗效,仅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记录。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P>0.05)。结论: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在今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胡显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在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中运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给予观察组B -Lynch子宫缝合术,给予对照组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和手术之后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3d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性贫血以及痛经等不良发生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通过B-Lynch子宫缝合术能够起到显著的止血效果,经济适用,简单方便,可保留患者的子宫,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赵润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于静脉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管理的总结和体会。方法:选取通过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7例,对比和分析患者在注射麻醉的整个过程中的血压、心率以及气道压等各项常规数值的变化。结果:注射麻醉后其中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而三人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而且发现充气后的血压较充气前比较均有稍微上升,适当的加大麻醉后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气腹后,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下降,其中有一例患者的心率降低到每分钟45次,个别患者的心率高值达到130分/次,而大部分患者都处在<130次/分以下,同时气腹后通过调节呼吸参数后发现气道压平均上升到了4.5mmHg左右,且指标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技术上,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在麻醉时应该注意,尤其是对于患有一些心肺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该患者的麻醉管理。
作者:杨继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中妇女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结合现状分析了影响流动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作者:黄相贞;张风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吸氧、解痉、平喘及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氨溴索注射液1次15~30mg ,1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1周。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竹;杨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龙蟠乡居民体检中结石病发病情况。方法:本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龙蟠乡参与健康体检的居民2000人,总结结石病发病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健康体检者2000人中,共检查结石130例,其中以胆结石居多,与其它类型结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0人中,从事有害因素作业人员210人,检出结石15人,占7.1%;非有害因素作业人员1790人,检出结石115人,占6.4%,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胆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肾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居民健康体检,依据结石,对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是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
作者:蒋晓琼;和士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咨询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发现的部分不合理用药处方、金额超高处方,整理2013年后我院实施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工作前、后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13年使用不合理 I类切口抗菌药物发生率约为4%,显著小于2012年的11%,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事管理、医疗行政等工作中应用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可明显改善临床药物使用不合理及不规范的现象,促进医院工作的合规性、合法性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范可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64.3)m L ,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2.3%,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7%,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情况,降低膀胱内残余尿量,对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 vs7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 vs16.7%),且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疝修补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为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结果:100例疝修补术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和切口感染,无其他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对于疝修补术患者积极采取各项有益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成功率。
作者:王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全麻唤醒术后,探讨老年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此还给予准备必备器材、保证呼吸通。等护理干预。结果:伤口感染、并发症、苏醒时间方面,干预组明显减少,有差异;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时间醒来,改善其生活质量,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伴有发热的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名患者中有54名患者是感染性疾病,占比90%。有6名患者为非感染性疾病,占比10%。结论: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诱发的,这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临床中对呼吸系统疾病伴有发热的患者快速地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照万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