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王婷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护理措施,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提升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4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52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只有2例因并发并发症而死亡。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可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痛苦。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考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7例/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中医三子养亲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与74.1%,以治疗组效果显著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2,P=0.000);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 FVC、FEV1、FEV1(%)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更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OPD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助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在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止血治疗时,可采取辅助使用生长抑素的条件下,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止血起效快,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钬激光与超声气压弹道碎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比较

    目的:对钬激光与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将随机原则分为钬激光组与超声气压弹道组,术后评价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尽率,并统计两组的平均碎石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术后住院天数、平均碎石时间、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明显优于超声气压弹道组,且钬激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气压弹道组(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微创,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庞高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1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酵母菌病患者,诊断方法为绕宫颈一周分泌物涂片和阴道壁分泌物涂片做真菌培养,治疗方法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并配伍阴道内外用药进行药物加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涂片转阴率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比较简单,且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91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侵性操作的频率和医院感染率进行总结和分析,由此来制定有效的消毒和护理对策。结果:本院急诊科的入侵性操作比较多,因此,导致了103例患者有了感染的情况,感染率超过了10%,因此,本院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有效的消毒护理对策,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结论:危重患者在接受高频率的入侵性操作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消毒护理工作。

    作者:孟先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根部坏疽穿孔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名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名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无一例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文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功检测在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甲功检测在诊断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3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检查未见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病历资料作综合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F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 TSH 差异作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孕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入院行甲功检测,该诊断结果的特异性较为明显,能够为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韩俊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伴有发热的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名患者中有54名患者是感染性疾病,占比90%。有6名患者为非感染性疾病,占比10%。结论: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诱发的,这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临床中对呼吸系统疾病伴有发热的患者快速地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照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S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S的发生。

    作者:韩丽丽;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897名患者的病例,总结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率。

    作者:方德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进行抽样,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手背静脉留置针方法,观察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方法,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2.5%,留置时间(6.19±0.48)d ;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2.5%,留置时间(3.50±0.30)d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且头皮静脉留置针相对手背静脉留置针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利用。

    作者:蒋巧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COPD患者采取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 以及 FEV1/FVC等肺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明确,对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毛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脑出血的临床工作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梗塞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及早进行诊断和处理,患者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后,及时使用半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良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未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实施护理、护理知识掌握度及危险意识不强、护理素质和技能不足、护患沟通不充分、环境因素、风险告知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合格、护士自我保护不严、经济负担过重等,临床上应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风险应对方案、强化护理风险监控、护理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优化病区环境、健康指导、心理干预,以强化骨外科患者疗效、改善护理体验。

    作者:徐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使用外固定支架来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在手术后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23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对照组115例。对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只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而干预组在手术前后除了常规的骨科护理外附加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手术后的康复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6.6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6.62%。干预组较对照组康复的优良率高出30%。结论:在使用固定支架来对胫腓骨骨折进行临床治疗时,完善齐备的综合干预护理能够大大的提高其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徐欣;于颖;顾玲;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对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老年手术病人1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更为优质的护理方式,对两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手术病人及其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为老年手术病人营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胆囊癌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目的:探讨使用CT 技术鉴别诊断胆囊癌患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癌患者CT 表现,分析CT 造影在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表型,通过内壁厚度、光滑程度、强化程度、侵袭转移情况得出厚壁型、结节型、肿块型三种类型的患者分别为2、5、9例。结论:通过胆囊癌患者CT 表型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癌原发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形态,结石合并、浸润转移情况,可以为胆囊癌确诊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作者: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棕色脂肪细胞发育分化及转录调控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罗婷;黄起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450例无痛胃镜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丙泊酚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组;丙泊酚+利多卡因组。结果: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组患者诱导时间、诱导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效果分级、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可增强丙泊酚镇痛效果、消除注射部位疼痛,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更方便门诊麻醉镇痛药物管理。

    作者:冉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性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并发生护理投诉的24例患者,归纳相关风险因素,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患者采取一定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后之后,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上一年(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够降低投诉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