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化强;李雪勇;李佳伟;陈小林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有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5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对他们进行术后随访,总结影响股骨干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共有20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医源性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是造成股骨干术后不愈合的主要因素。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7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阿德福韦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 vs76.7%),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5% vs16.7%),且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小切口胆囊切除20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对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在我院实施的2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短47min ,长80min ,平均69min。手术中出血量23-68ml ,平均45.7ml ,切口长度3-5cm ,平均4.3cm ,20名患者在术后24h之内可以下床活动。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不但手术创伤较小而且费用较低,患者容易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道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性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并发生护理投诉的24例患者,归纳相关风险因素,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患者采取一定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后之后,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上一年(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够降低投诉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锁骨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手术治疗并且随访80例骨折患者,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在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全部的病患随访半年到1.5年。用 spass10.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骨折的愈合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的平均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克氏针组明显高于钢板钢板组,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的优良率,克氏针组低于锁骨钢板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的治疗中,锁骨钢板的治疗疗效比克氏针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小,固定更坚强,具有肩关节能更好的恢复的优点。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股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股骨骨折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胫骨、股骨骨折患者110例,将其分成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优越性。结果:实验组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膝关节动度、踝关节动度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脂肪栓塞、感染、固定失效、短缩畸形、膝关节疼痛、延迟愈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胫骨、股骨骨折患者的固定效果更好,同钢板内固定术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更具备临床优越性,更值得推广。

    作者:段玉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50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采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用药后,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胃镜检查中无痛苦、舒适、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提高患者检查率和复检率,在进行检查的50例患者中满意度达100%。

    作者:赵玉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通过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症状的疗效,并且总结相关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我院就诊的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其中对照组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疗法。治疗组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吕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比对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在临床上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将84例患有应激性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 A、B 两组。其中,A 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B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观察 A、B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的治疗后有效率为92.9%、B组的治疗后有效率为69.1%(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要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任玉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披肝沥胆炎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比较观察。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在保守治疗基础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做好基础护理等,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映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伤寒并中毒性脑病临床分析

    分析研究本院2013年10月29日收治的一例腹痛腹泻的病人,对患者进行系列经体格检查、既往病史与各项理化检查,诊断为乙型副伤寒并中毒性脑病,伴有感染性休克、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低血钾症等,建议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喹诺酮类、奥美拉唑、护肝片以及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治疗。

    作者:汤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观察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期间所发现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3例患者检出急性肝炎,所占比例为1.36%,217例患者检出急性肝炎,所占比例为98.64%,慢性肝炎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多为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孕产妇预后水平低,死亡率高,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肝脏受损情况,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进行抽样,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手背静脉留置针方法,观察组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方法,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2.5%,留置时间(6.19±0.48)d ;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2.5%,留置时间(3.50±0.30)d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效果显著,且头皮静脉留置针相对手背静脉留置针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利用。

    作者:蒋巧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清洗方法对妇科人流吸头管腔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管腔的有效清洗方法,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确保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的灭菌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同质污染的复用金属人流吸头100个,分为A、B2组,每组各50个。 A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水煮---烘干。B组:人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烘干。采用目测法,隐血试验,检测清洗效果。结果:A、B2组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合格率依次为100%,95%。结论:妇科复用金属人流吸头的佳清洗方法是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水煮。

    作者:刘文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开放手术治疗(open术)肾结石的安全有效性通过 Cochrane系统评价法作出评价。方法:以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与对比PCNL 和open治疗的随机以及非随机对照实验。在评价完质量之后,通过RevMan4.2软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实验2个,非随机对照实验4个。在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出血上,PCNL 和Open术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切口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和邻近器官损伤上,PCNL 要比Open术低,以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预防切口感染、避免损伤邻近器官以及能够加快患者的出现速度,同时,此项手术还能够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木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棕色脂肪细胞发育分化及转录调控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罗婷;黄起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联合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氢氯噻嗪片服用,而实验组使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两组一个疗程都是6个星期,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2%,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患者血压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下降,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的明显比对照组的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对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老年手术病人1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更为优质的护理方式,对两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老年手术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手术病人及其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为老年手术病人营造了更为舒适的环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7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慢性 HBV 携带组与慢性肝炎组,对两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慢性 HBV携带组的生化检验结果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慢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 HBV 携带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肝衰竭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生化检验结果,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丽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将大剂量甲氨蝶呤(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的实际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08年12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同程度急性白血病患儿中随机选取30例病例,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分为标危组与中高危组,并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在不同时间内的血药浓度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标危组患儿在用药后44h时血药浓度为(1.13±0.35)μmol/L ,68h时血药浓度为(0.42±0.19)μmol/L ,中高组这两个时间点血药浓度为(0.83±0.29)μmol/L和(0.22±0.18)μmol/L。两组患儿68h时血药浓度明显低于44h时血药浓度(p<0.05);此外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以及排泄延迟的发生情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 HD -MTX应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程度。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呼吸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且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抗菌能力减弱[1],因此,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术后肺部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所以,预防和控制术后肺部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择期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3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作者:孟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