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跃年;杨宇;林志燕;田怀平;孙朝荣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及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停药后12周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VAS评分入院时高,治疗后2周低,停药后12周增加;研究组VAS评分治疗后2周下降,停药后12周VAS评分稳定;研究组VAS评分治疗后2周、停药后12周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对照组JOA评分入院时低,治疗后2周高,停药后12周下降;研究组JOA评分治疗后2周增加,停药后12周VAS评分稳定;研究组JOA评分治疗后2周、停药后12周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停药后12周SF-36评分均高于同组入院时(P<0.05),且同组治疗后2周、停药后12周SF-36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周、停药后12周SF-36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85.7%,研究组9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止痛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相关护理值得重视.
作者:黄裕;姚文凤;林桂杏;黄钊云;李哲琳;邱科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介绍和反恩对海外西医学生进行中医针灸短训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以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培训使海外西医学子将中西医结合融会贯通,基本掌握中医诊断和熟悉针灸推拿规范操作.
作者:蔡晓雯;钟正;黄泳;曲姗姗;肖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通过搜集近10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试验文献,得出癌性发热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现研究多从虚实两方面来探讨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虚的病机有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以及复合因素虚证发热;实的病机多为热毒炽盛、痰湿内蕴、血瘀发热,所有证型中以阴虚证为常见等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辨治癌性发热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无明显副作用且疗效更持久.
作者:燕晓茹;张培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艾条熏灸神阙穴用于防治老年患者腰椎骨折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艾条熏灸神阙穴,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便秘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条熏灸神阙穴用于防治老年患者腰椎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便秘问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凤云;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方治疗,两组均治疗6d.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肌谱酶水平及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血常规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CK、LDH及CK-MB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6(IL-6)、白介素细胞-10(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IL-6、IL-10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有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紊乱状态,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心肌谱酶水平,安全可靠.
作者:许丹;朱晓宇;曾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大鼠5-羟色胺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胃降逆方高剂量组、和胃降逆方中剂量组、和胃降逆方低剂量组,采用基础致敏联合酸灌注的方法建立内脏高敏感NERD模型;干预2周后取食管组织;Western Blot与RT-PCR法测定5-HT3R与5-HT4R的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奥美拉唑组、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食管5-HT3R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纽(P<0.05);奥美拉唑组、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食管5-HT4R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降逆方中、低剂量组大鼠食管5-HT3R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奥美拉唑组、和胃降逆方高、中、低剂量组食管5-HT4R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降逆方可降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大鼠5-HT3R的表达量,调节食管-内脏高敏感性.
作者:郭一;李军祥;毛堂友;陈晨;谢添弘;韩亚飞;谭祥;孙中美;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究针刺人迎穴对SHR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H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人迎组和模型组,另取10只WKY雄性大鼠为对照组.人迎组每天针刺人迎穴,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共28 d,结束后取材,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进行PCR技术验证.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迎组大鼠血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不同组别之间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基因数据分析显示有129个上调,243个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有167个上调,188个下调.PCR结果显示:干预前模型组基因KLK1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模型组基因KLK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模型组基因EPHX2和CHI3L1表达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针刺人迎穴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影响其下丘脑中有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抗炎、基因EPHX2、KLK1和CHI3L1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瑞利;郭长青;郭妍;石学敏;芦娟;马田;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整理陈海教授运用中医三焦理论治疗小儿鼾症的临证经验.陈教授将小儿鼾症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调理期.虽分而论之,但总以肺、脾、肾三焦气机不利,而痰湿蕴结为主要病机,施治则注重因人、因地制宜,结合宣教和调护.其临证思路集中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诊治理论.
作者:刘湘;李际强;李凯;陈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蒙药漆树膏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相关方法,采用三氯化铁显色反应,鉴定酚类化合物;对漆树膏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在759.5 nm波长下对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漆树膏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为阳性;供试品3批样品水分含量在7.89%~9.90%之间,平均值为9.01%;总灰分含量在3.32%~7.91%之间,平均值为6.2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2.20%~4.16%之间,平均值为3.4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8.87%~10.49%之间,平均值为9.70%;总酚在0.182~1.254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55%,总酚含量在17.02~22.35 mg·g-1之间,均含量为19.22 mg·g-1.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了蒙药漆树膏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超过10.0%、8.0%、5.0%和5.0%;总酚含量不得少于5 mg·g-1.本办法可用于蒙药漆树膏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包勒朝鲁;吴·斯琴毕力格;乌兰图雅;那生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NF-Kbp65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连解毒汤组、中剂量黄连解毒汤组和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每组48只.造模成功后即予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干预,分别在1h、12h、24h、72h、6d、15d时间点每次取8只大鼠断头去脑,分离脑组织,4只用于免疫组化染色、4只用于RT-PCR检测NF-Kbp65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F-Kbp65含量明显增加,不同剂量黄连解毒汤均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F-Kbp65的含量(P<0.05),以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降低明显.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F-Kbp65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美丽;刘静;何文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痰热互结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IL-6、TNF-α袁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下调C-反应蛋白、IL-6、TNF-α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和改善心电图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陷胸汤加减对于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痰热互结型心绞痛患者具有着明显疗效,并可降低C-反应蛋白、IL-6、TNF-α的水平,提示其可能降低炎症反应,预防支架术后再狭窄.
作者:关芳;郭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经皮推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胸腰椎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胸腰椎JO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胸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损伤胸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白薇;金莉;王中欣;王中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分析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认为本病的发生起于脾肾气虚,固摄失权,加之瘀血、痰湿阻滞肾络,精微从尿中漏出,故治以健脾固肾、化瘀通络.
作者:吕树泉;张淑芳;苏秀海;王元松;郭瑞卿;刘爱茹;王猛;马凌云;于文霞;宋慧丽;韩中千;迟秀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迎随式穴位埋线联合佩连麻黄方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佩连麻黄方治疗,治疗组进行迎随式穴位埋线联合佩连麻黄方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名体重正常者作为空白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值;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值等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迎随式穴位埋线联合佩连麻黄方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可显著降低体质量指数,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王权;那日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脉象与用药间的关联关系.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脉诊的医案,建立《临证指南医案》脉象与用药数据表,用Apriori算法对脉象与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有609则医案记载脉象,置信度≥0.7的脉象-用药关联规则有“芤脉=>人参”“微脉=>附子”;置信度≥0.7的用药-脉象关联规则有“糯稻根=>数脉”“菊花叶=>数脉”“苦参=>弦脉”.结论:《临证指南医案》重视辨脉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昊如;韩菁婕;贾子尧;郑虎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浅析附子减毒方式与药效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附子的炮制、配伍、煎煮、限量减毒方式与药效的关系.结果:发现附子炮制减毒方式不同,药效有异,但存在炮制过度现象;合理配伍可减毒增效;久煎能降低附子的毒性,但有实验表明合煎比先煎附子获得的减毒效果更显著;降低剂量可以保证附子的使用安全,但量效之间需要平衡.结论:附子减毒的目的是保证其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但应注意存效和增效.
作者:强小娟;朱智慧;姜黎;蔡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血脂及血糖指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非痰瘀组和痰瘀组.痰瘀组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TC、TG、HDL-C、LDL-C、FINS、ISI、FBG.结果:非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非痰瘀证组(P<0.05).TC、TG、LDL-C、FINS水平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升高(P<0.05),HDL-C、ISI则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痰瘀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患者TC、TG、LDL-C、FINS水平明显升高,HDL-C、ISI则明显降低.
作者:侯王君;高媛媛;庄贺;薛一涛;刘伟;赵衍刚;庄慧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归纳《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简要阐释“瞑眩”反应机理及病案,意在说明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希望引起同道对“瞑眩”反应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施岚尔;吴志桂;凌云;赵鸣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升血汤对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相关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7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升血汤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性贫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外周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8+及CD4+/CD8+均升高,治疗组CD3+及CD8+升高,CD4+及CD4+/CD8+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外周血CD3+及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血汤可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相关性贫血,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莫淑婵;田甜;吴钟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介绍了医院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的实践经验,根据学员不同学历层次水平开展分层分类考核,为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钟兴华;王燕;黄恩;王琢青;黄豪敏;何伟;李梓廉;陈铁宏;李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