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丹;朱晓宇;曾雪
“治未病”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作为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虽然并未撰有肿瘤专篇,但是在各篇中散在不少对肿瘤病相关脉证的描述,所载方药对肿瘤病的防治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笔者试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传、瘥后防复等方面来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对肿瘤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俞;王忠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经皮推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胸腰椎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胸腰椎JO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胸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损伤胸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白薇;金莉;王中欣;王中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基于文献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所含中药复方104首,中药129味,药物种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为主;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药性多为寒、平;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个聚类组合,另外对所涉及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规则17条,药组(3味药、4味药)规则36条.结论: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归肝肾两经,核心单味药为黄芪、丹参、生地黄等,临床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
作者:刘婧;张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痛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总结痛风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收集痛风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证型、合并症等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要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痛风中医证型分5型,其中温热蕴结证比例高(41.9%).年龄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BMI指数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嘌呤饮食嗜好者(63.9%)、家族史(24.4%)、饮酒史(18.6%)三者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高脂血症50例(29.1%),合并高血压24例,高血糖9例.三高在不同证型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湿热蕴结证是岭南地区痛风常见证型:5种证型均离不开湿、热、瘀、虚的病机特点.同一患者随着病程增加,BMI指教改变,均可引起病机的变化,证型随之变化.临床重视痛风合并症有助于判断病机发展及证型规律,在治疗原发病同时也能对其合并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者:郭泽莹;张剑勇;张燕英;肖语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SAPHO综合征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骨、关节及皮肤病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发病率较低,临床不多见,截至2009年全世界SAPHO综合征的文献报道尚不足500例[1].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抗剂在本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应用上述药物可能导致如胃肠道不适、粒细胞减少、骨质疏松、高血压、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作者:刘珊;李亚慧;武好霞;周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迎随式穴位埋线联合佩连麻黄方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佩连麻黄方治疗,治疗组进行迎随式穴位埋线联合佩连麻黄方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名体重正常者作为空白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值;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指数、腰臀围比值等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迎随式穴位埋线联合佩连麻黄方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可显著降低体质量指数,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王权;那日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丹参制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3-2015年丹参制剂销售金额和用量,对销售金额、DDDs、DDC、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3-2015年丹参制剂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DDDs同步性合理.结论:我院丹参制剂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孙家艳;茅渊;朱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建库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5项研究,合计4,6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痰菌阴转率[RR=1.30,95%CI(1.22,1.39),P<0.000,01]、病灶吸收率[RR=1.08,95% CI(1.01,1.14),P<0.000,01]、中医证候改善率[RR=1.23,95% CI(1.17,1.29),P<0.000,01]、空洞闭合率[RR=1.26,95% CI(1.17,1.35),P<0.000,01]以及临床综合疗效[RR=1.30,95%CI(1.21,1.39),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65,95%CI(0.58,0.74),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较单纯西药化疗安全且有效,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金昕;谢和宾;曾鸿;刘艳科;张婷;曹仕鹏;尹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NF-Kbp65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连解毒汤组、中剂量黄连解毒汤组和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每组48只.造模成功后即予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干预,分别在1h、12h、24h、72h、6d、15d时间点每次取8只大鼠断头去脑,分离脑组织,4只用于免疫组化染色、4只用于RT-PCR检测NF-Kbp65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F-Kbp65含量明显增加,不同剂量黄连解毒汤均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F-Kbp65的含量(P<0.05),以高剂量黄连解毒汤组降低明显.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F-Kbp65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美丽;刘静;何文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方治疗,两组均治疗6d.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肌谱酶水平及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血常规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CK、LDH及CK-MB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6(IL-6)、白介素细胞-10(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IL-6、IL-10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有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紊乱状态,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心肌谱酶水平,安全可靠.
作者:许丹;朱晓宇;曾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调补冲任针灸法对脾肾亏虚型卵巢早衰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脾肾亏虚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调补冲任针灸法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卵巢血流动力学、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卵巢体积、窦卵泡数和窦卵泡直径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SV和E2均明显升高(P<0.05),PI、RI、PSH和LH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补冲任针灸法对脾肾亏虚型卵巢早衰,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促进内分泌系统趋于稳定平衡,疗效确切.
作者:伍笑敏;邱凯莎;黎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介绍了医院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的实践经验,根据学员不同学历层次水平开展分层分类考核,为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钟兴华;王燕;黄恩;王琢青;黄豪敏;何伟;李梓廉;陈铁宏;李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痛经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222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8例,痛经贴组56例,血府逐瘀组55例,西药对照组53例.痛经贴组在关元穴贴痛经贴,血府逐瘀组内服血府逐瘀颗粒,联合治疗组为痛经贴组与血府逐瘀组治疗叠加,西药对照组内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各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疗效、痛经症状评分、外周血血清PGE2、PGF2α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治疗组(P<0.01),联合治疗组痛经症状评分较其他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联合治疗组对外周血PGE2、PGF2α水平的影响优于其他治疗组(P<0.01).结论:痛经贴联合血府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确切,优于单用痛经贴或血府逐瘀颗粒,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PGE2、PGF2α水平有关.
作者:黄群;林辉;王萍;王南苏;王圆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妇,未采取避孕措施,排除男方因素,且同居2年以上而不能使女方妊娠或维持妊娠者.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至少有8000万以上的不孕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7%~15%[1].近年来不孕症在我国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正逐年递增,WHO甚至预测不孕不育会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第3大疾病.对于患者、医生而言,此等形势已不容乐观.虽然近几年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日益成熟,但存在风险高、周期长、成功率低、费用高等问题,且影响不孕症的因素众多,临床病因病机复杂,临床上也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因此对临床医生而言不孕症的诊治十分棘手.林天东教授系第3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主任中医师,研究及探索妇科疾病诊治已近53年,对于不孕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学术观点独树一帜,特别是从“异病同治”角度论治不孕症具有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邢益涛;王定国;冯青;周也;李杰;林天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整理陈海教授运用中医三焦理论治疗小儿鼾症的临证经验.陈教授将小儿鼾症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调理期.虽分而论之,但总以肺、脾、肾三焦气机不利,而痰湿蕴结为主要病机,施治则注重因人、因地制宜,结合宣教和调护.其临证思路集中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诊治理论.
作者:刘湘;李际强;李凯;陈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经效产宝》一书,其原文多被引用于各医籍中,通过对比凌氏刻本《经效产宝》原文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妇人大全良方》《医方类聚》《本草纲目》《女科经纶》等医籍中引用《经效产宝》的相关条文,统计出各医籍中引用《经效产宝》原文的条数,并对其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统计出其中相似的条文,有差异的条文,以及《经效产宝》原文中未收录的佚文,以期完善和纠正凌氏《经效产宝》中内容的不足.
作者:杨妮楠;王育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综述了现代医家临床应用附子类方治疗皮肤病的现状,附子类方作为经方之一大类方,虽常用于治疗阴寒里证,但在皮肤科疾病中亦多有应用.
作者:郑玉娇;武梦依;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脑鸣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鸣或如潮声、雷轰,常伴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甚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笔者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李素荷教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经络辨证原则,采用电针与穴位埋线结合治疗本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芳;李素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综合评价贵州不同产地野生头花蓼的品质.方法:采用分子鉴定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5个不同产地的野生头花蓼进行品质评价.结果:分子鉴定对比各个产地的头花蓼样品扩增ITS-2序列完全相同;运用聚类分析处理中红外图谱的结果为: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6组所产头花蓼与安顺市龙宫镇克马村的头花蓼品质相近;剑河县久仰乡久丢村3组、剑河县南明镇凯寨村的头花蓼品质相近;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与其它几个产地的品质相差较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结论:贵州野生头花蓼的品质如下:安顺市龙宫镇克马村的头花蓼品质较优,剑河县久仰乡久丢村3组、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6组、剑河县南明镇凯寨村次之,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品质有所退化,品质较差.
作者:王东辉;王楼菲;李先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归纳《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简要阐释“瞑眩”反应机理及病案,意在说明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希望引起同道对“瞑眩”反应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施岚尔;吴志桂;凌云;赵鸣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