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合用治疗脑缺血性神精头痛分析

刘艳芳

关键词:脑缺血性神精头痛, 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摘要:目的:分析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合用治疗脑缺血性神精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缺血性神精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联合泰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2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每月平均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派齐特注射液与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合用治疗脑缺血性神精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用药的不同,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水肿消除情况.结果:研究组1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1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有4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5例;研究组患者的上臂周径和水肿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时要合理的选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凤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5例急性异位阑尾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究急性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从而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急性异位阑尾炎的患者15例.病史采集、仔细查体,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有明确固定点压痛、且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12名患者给予以压痛点为中心,做麦氏点斜切口;对于有明确固定点压痛、但没有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痛的2名患者给予以压痛点为中心,做麦氏点直切口;剩余1名患者则进行经右下腹腹直肌切口进行开腹探查.结果:根据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反馈,发现单纯性的异位阑尾炎为12例,2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例为坏疽性阑尾炎.有1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出院;有2名患者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但因保守治疗得当及时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无特殊情况顺利按期出院.结论:将术中开腹及术后病理总结,分析每种异位阑尾炎可能被误诊的疾病以及辅助检查手段,这样,可以为我们今后在提高异位阑尾炎诊断准确率提供有效借鉴.

    作者:徐斌;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7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体会

    目的:对7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的患者15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给予研究组针对性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慢性胃溃疡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8.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0%;在复发率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复发率为6.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7.6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探析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并加强手术配合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且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终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可更好的提高手术安全性,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肺结核6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肺结核的护理体会,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常规护理组则仅给予日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转归率为96.67%,复发率为6.67%;常规护理组转归率为83.33%,复发率为23.33%.优质护理组对护理人员总满意人数28例,满意率为93.33%;而常规护理组对护理人员总满意人数为23例,满意率为76.67%.结论:总结护理体会,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优质护理方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黄华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方法:对昌吉州孕妇健康情况开展调查,测定在不同妊娠期血清叶酸水平.结果:影响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的因素是不同妊娠阶段和叶酸服用史.结论:在孕期给孕妇增补叶酸十分必要.孕妇叶酸的缺乏不仅影响着孕妇的健康状况,而且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彦华;温靖玄;陈筱萍;盛红爱;马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研究探索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4例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酒精性患者有效率为88.6%,6例激素性患者有效率为83.3%,3例潜水性患者有效率为66.7%.总体来看,显效数为18例,40.9%,有效数为20例,45.5%,无效数为6例,13.6%,总有效数为38例,有效率为86.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晚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疗效显著,且对于治疗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佳.

    作者:王化强;李雪勇;李佳伟;陈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堵塞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堵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将输卵管导丝在宫腔镜的指引下找到输卵管开口,将其缓慢插入,然后拔出导丝然后注入美兰稀释液,如果注入过程比较顺畅,没有出现反流现象,则说明输卵管已经疏通.结果:60例患者均给予TERUMO导丝疏通,其中2例患者在进行一侧输卵管疏通时造成输卵管峡部穿孔,对侧成功.结论:宫腔镜向下输卵管产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不孕不育,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密闭式吸痰管(CTSC)和开放式吸痰管(OTSC)应用于重症监护室(RICU)采用机械通气(MV)患者的吸痰效果,探讨CTSC的应用优势及原因.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R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4名,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两组各32名,分别用CTSC和OTSC对其进行吸痰,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吸痰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1min内,密闭组的患者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与开放组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与吸痰前2min比,密闭组SpO2、RR和HR均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CTSC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在吸痰时Sp()2、RR和HR指标的变化,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VAP的发生.

    作者:王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时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0%(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分期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75例为(96.15%),3例患者因为各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5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单侧甲状腺结节肿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入的单侧甲状腺结节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对A组的25例患者行传统的开放式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对B组的25例患者行一侧腺叶以及峡部切除.结果:手术后使用B超以及同位素扫描进行证实,A组的25例患者的单侧甲状腺结节均缩小1/2以上,治疗有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的甲状腺的重量以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切口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低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一侧腺叶以及峡部切除的手术方法治疗单侧甲状腺肿具有切口小、切口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部分性葡萄胎1例

    1 资料患者,女,20岁,已婚,因“妊娠6月,头晕、乏力、咳嗽、咳痰、咳血3月”于2011年12月12日收入血液科.为终止妊娠转入妇产科.患者月经规律,3-4天/30天,末次月经2011-6-17,孕2流1产0.8月初出现恶心、阴道少量流血,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先兆流产.给予卧床、保胎治疗后痊愈出院.9月中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无力行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未予治疗.病程迁延至11月上旬,患者头昏、乏力症状加重,咳嗽、咳痰、咳血加重,并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呼吸困难,间断出现鼻衄,即来我院求治.门诊以“贫血”收住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中度贫血貌,双上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

    作者:马雪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成人健康体检乙肝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调查在我院进行成人健康体检的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验血清,进而做进一步分析.结果:21-30岁组的阳性率为2.18%,31-40岁组为3.95%,41-50岁组为6.28%,51-60岁组为2.04%.井下职工和科室人员的HBV感染比例所占大,与其他行业相差较大(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抑制乙肝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同伴教育法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法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伴教育法为主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的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伴教育法不仅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有利于调节其糖脂代谢.

    作者:姚玉鸿;陈集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ICU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死亡率极高,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率逐渐增高.现在,临床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提出了分级治疗策略.本文就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论述.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科护理安全存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我院眼科护理工作申护理安全方面存在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存在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结果:通过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眼科在护理安全方面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理差错得到有效的防范.结论:护理安全问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时刻伴随着,一旦发生将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危及生命.保证护理安全,杜绝不良事件,是对病人所负的一种责任,也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宜珍;王粤峰;朱金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联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探究吸入用布地奈德联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34例观察组和34例参照组,给予两组患儿综合性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哮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比参照组少,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91.1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联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德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

    目的:对比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行开腹胆囊术,观察组(1 5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字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8例/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行滴注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止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1.5d~5d,平均止血时间为(3.97±1.1)d;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2d~3.5d,平均止血时间为(2.13±0.8)d;则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止血时间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作者:陈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