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临床效果研究

王志琼;向小丽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康复干预,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至我科诊治的60例急性脑卒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在患者所有生命体征达到平稳的2天以后进行康复的干预治疗,以一个月为疗程。而对照组患者生活体征平稳后,使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以一个月为疗程。两组患者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做出评测,使用简式的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与MBI指数进行患者运动功能的评定与 ADL的评分。结果: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的评测与 ADL的评分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尤其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进行早期的康复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效果,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24hST段压低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

    目的:探讨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视力经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258.9±128.8)um明显小于治疗前(744.9±239.8)um;黄斑水肿复发15例(15只眼),复发率为37.5%;发生高眼压者4例(4只眼),发病率为(10%)。其余患者并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极易复发,建议重复在玻璃体腔内注药。

    作者:邹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阴道分娩孕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4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15例,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预防产后出血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及比较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进而总结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从而减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疾病痛苦并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我院2013年期间内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40例,然后随机地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只采取一般的抗病毒和抗感染的基础治疗,而对研究组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黄芪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采取了黄芪辅助治疗的研究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恢复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我院临床上采用黄芪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了明显且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应该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促进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86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2009年6月-2013年5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86例肩关节脱位,经随诊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100%,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何文锋;廖正凯;周廷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肛肠疾病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后,本组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肛肠疾病术后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解除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围术期的医疗风险,有利于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邹敏;陈冬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不同。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

    作者:杨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了我科收治的13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抗炎、降眼压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138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的患者占42.75%(59例),病情有所改善的患者占34.06%(47例),32例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变化。讨论:对患者应用非甾族药物抗炎剂以及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炎症作用,应用首选药物对眼压来进行控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对于眼压必须不断增高或者发生青光眼改变的患者建议采取手术进行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综合征的预后效果临床差异较大,一些病情反复的患者通常会发生视野改变甚至丧失视力。

    作者:李始群;陈月梅;许碧霞;冯婷;戴香;关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儿童图形视力箱在幼儿园检查视力的护理技巧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多年来幼儿园低龄儿童的视力检查技巧,并将结果与从事儿童眼科保健的同行进行交流。方法:应用儿童图形视力箱,对3~4岁幼儿园儿童实行便衣培训,在与儿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分批分组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对3岁儿童图形视力表进行随机统计,在200例儿童中,配合检查的有193例,合格率为96.5%。200例4岁儿童中,配合检查的有197例,配合力高达98.5%。结论:通过儿童图形视力箱的应用、医护人员的便衣培训及与幼儿园儿童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检查配合率,同时也使儿童视力检查的速度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对其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位,并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比组。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进行一个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护理,对对比组织的护理人员不作任何培训和考核,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进行评比。结果:通过对比调查,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对比组少得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护理人员进行一个护理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对其患者进行护理,能使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值得在神经内科护理上推广。

    作者:石庭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学《伤寒论》偶有所得--用柴胡药理解释《伤寒论》中的“但见一证便是”

    《伤寒论》少阳病出现的各种症状,其原因是人体遭到病原微生物侵袭,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发热是各种症状出现的共同病理机制和中间环节,所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时“但见一证便是”是以发热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小柴胡汤中柴胡单一药物即对少阳病的各种症状具有较全面的治疗作用,其中退热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作者:李进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佳手术时机。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5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A组(症状发作48 h内手术)40例;B组(48~72 h内手术)35例;C组(72 h后手术)30例;D组(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20例。比较四组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A、B、C、D四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5.71%、6.67%、5.00%;四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7.50%、8.57%、6.67%、10.0%,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四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后48 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时机,尽早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张广华;张国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抗生素临床应用和基本原则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作者:朱道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胸腹水患者给予胸腹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腹水,并通过 HGGZ-102体腔热灌注系统将顺铂和5-氟尿嘧啶注入胸腹腔,连续灌注2周,每周1次,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腹水的有效率为77.1%,以白细胞减少和消化道反应为主要不适。结论: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近期疗效肯定,胸腹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石望乐;刘林辉;狄顺达;张晓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鼻鼽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鼻鼽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60鼻鼽例,以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3疗程后判定效果。结果:痊愈45例,占75%,显效15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鼻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宏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卫生院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探讨基层医院防控手足口病的措施。方法:收集我卫生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7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对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5月、9月发病率分别为31.07%和19.63%,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以1岁患儿发病率27.3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2岁之后患儿发病率呈递减趋势,10岁以上患儿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率77.90%明显高于幼托儿童和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基层卫生院应加强疾病的监测防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抑制疾病的流行。

    作者:莫国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饮食结构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预防中进行饮食结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预防后5例突发冠心病,其冠心病发病率为12.5%低于对照组(40%)(P<0.05),实验组34例对我院预防总体比较满意,满意度为85%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冠心病机制复杂,发病率较高,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普外科在2011年6月份到2013年6月份期间收治的患者当中抽取2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使用时间以及不合理因素进行总结。结果:22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了100%,其中氟喹诺酮类使用多,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175例在术前<2h使用,占75.4%,有46例在术前>2h使用,占20.2%,有12例患者从没有使用过抗菌药物,占5.26%。有68例在术后3-7d停药,占29.8%,有160例术后停药时间>7d,占70.2%;在用药不合理因素上,有118例是时间不合理,占51.7%,其次为术后用药治疗时间长,为58例,占25.4%。结论: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强化规范用药制度,掌握好用药时机与剂量,能够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以此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前列腺炎影响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和对生育的关系

    目的:分析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以及生育受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生育组和不育组各50例)以及25例正常男性。采用SDS-PAGE电泳后指示胶铺盖法和纤维蛋白-琼脂糖PA指示胶打孔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及正常男性的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原子(upa)总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在精浆中的活性和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前列腺分泌功能会因患慢性前列腺炎而降低,PA的合成分泌降低。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与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和生育之间存在联系。

    作者:杨海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监护室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病人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护理风险管理应该采取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患沟能等措施。因神经外科ICU的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而护士出于高度紧张的中作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也就容易发生,因此了解护士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产生的特点,对提高护士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保障病人医疗,护理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刘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