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利拉鲁肽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侯书鹏;高玉芳;段魏;张彤

关键词:型糖尿病, 应用, 胰岛β细胞功能, 葡萄糖耐量异常, 血糖升高, 进程比, 诊断, 显示, 速率, 数据
摘要:U K PDS 研究显示从葡萄糖耐量异常到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按每年8%的速率递减;当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以上[1];而2008年的 ADA Banting 奖Ralph A Defronzo 的研究提示了更可怕的数据,胰岛β细胞衰退的进程比想象的更早,在IG T 阶段几乎丧失了80%的β细胞功能[2]。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家属监督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家属监督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经明确诊断后均要求给予治疗。对照组50例,每天靠患者的自律性来坚持服药及治疗,干预组42例,每天依靠家属的监督来服药及治疗。结果:干预组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监督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芸芸;黄金定;吴翠焕;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观察

    目的:了解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肿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抑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抑郁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肿瘤患者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其生活状态,保证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索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翼状胬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接受切除治疗,实验组接受切除治疗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相应的术后反应,如:流泪、眼内的异物感、疼痛以及移植片的轻度水肿,一个月后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1.9%。实验组复发率明显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良好,将复发率降到很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赵学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

    目的:探讨IgG、IgA、IgM 、C3、C4抗核抗体(ANAS)、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 -DNA)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IgG、IgA、IgM 、C3、C4的检测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ANAS采用间接荧光法,抗ds-DNA 采用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ENA采用免疫印记法,分别对56例活动期SLE患者、71例非活动期 SLE 患者的血清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 活动组患者 IgG、IgA、IgM 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3、C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LE非活动组IgG与IgA 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它各项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SLE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进展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党荣敏;刘元忠;谢洪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和患者为了治疗疾病、促进康复而建立的一种必需联系,是发生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社会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还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思想。总之,在护患关系维护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这对尽快了解患者信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骨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VSD对骨科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用可以推广。

    作者:季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常规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筛选常规稳定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40-60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原治疗加护理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对2组分别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患者血糖的改善有利,是改善血糖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医学科29例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根据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为防止护理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发生的29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护理事件中,导管脱落情况发生例数多,有11例,占37.9%;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于早班于下午班。结论:使用归因分析理论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根据越来越多的儿童体检报告,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和病史采集检测方式,来探讨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和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研究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共研究了8种模式。对于遗传来来,当母亲健康、父亲为乙型肝炎者,则它的孩子感染这种病的几率高于父亲;当父母双方或单方为乙型肝炎感染者,则孩子感人率高于父母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逐渐下降,那么进行加强免疫预防的儿童抗- HBs阳性率高于未加强者。随着抗-HBs的水平降低,会出现病源感染率未下降的趋势。总结得出结论:乙肝疫苗具有持久免疫保护的作用。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中医医院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必要性

    目的: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采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39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沟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9.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运用护患沟通理念,能够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衰退患者的病情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致使精神分裂患者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程过程、病前性格不良、住院次数多、婚姻状况不佳等。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状况有所提高。

    作者:刘飞云;吴君;杨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一年间在上海市某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110例(其中慢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5例,包括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胆囊结石32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胆囊结石12例,酒精性肝炎合并胆囊结石11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42例,肝细胞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100例患有慢性肝病但无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史、谷氨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肝功能、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常规、内毒素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p-x)的阳性率。结果: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内毒素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p-x)的阳性率均高于不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结论:慢性肝病患者总的胆囊结石发生率高于无肝脏疾病患者。年龄大于60岁,合并有吸烟史,以及较高的谷氨转肽酶(GGT)和总胆红素值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方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单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单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良好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郑志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护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外科临床护理人员采取了分层管理的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的情况。结果:在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之后心外科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基础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性由于实施之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的模式后,员工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的工作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在其他医院心外科以及其他科室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代丽敏;王春丽;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初始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初始治疗无效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初始治疗无效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脉压差、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指标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初始治疗无效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强化降压效果,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降低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宋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 氏抑郁、焦虑自评表和汉密顿抑郁或焦虑量表测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精神抑郁和焦虑情况,根据测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情绪障碍较为普遍,尽早发现导致抑郁和焦虑的具体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药物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

    疝是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突出于体表形成包块的一种疾病[1]。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及多次妊娠等疾病造成长期腹内压增高或是先天性、后天性腹壁薄弱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2]。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手术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后发展成巨型或复杂疝,甚至发生嵌顿疝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的发病率就越来越高[3]。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疝修补网塞或疝修补平片修补腹壁缺损的一种疝修补术[4]。目前已基本取代了过去的传统手术[5]。本组收集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50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例,设为治疗组;与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36例行常规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杨仕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护理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从近四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中患者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使患者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吴清亚;鲁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0例报告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间120例锁骨骨折住院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120例患者中仅有1人出现术后感染,3人出现术后出现出血,其余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预后效果好,临床实用性高,对患者损伤小,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方法。

    作者:杨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期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有关数据,以2012年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并以2013年为观察组,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医生和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采取的风险管理后,2013年手术室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显著降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