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观察

丁新华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 肿瘤,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肿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抑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抑郁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肿瘤患者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其生活状态,保证其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及其早期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和早期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随访的100例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结构化教育模式进行早期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的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各方面症状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自闭症改善情况及交流能力,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在自闭症的改善、社会行为适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病情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闭症患儿采取综合的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自闭症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智力,加强了沟通能力,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患儿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自闭症儿童中大力推广普及。

    作者:杨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该种疾病简称 HIE ,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尚未对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做出明确解释,给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展开讨论,分析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并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明兴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支肺气肿中西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慢支肺气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综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共有27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65.1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的早期发病症状不太明显,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支肺气肿,病情反复。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反复情况的出现并让患者呼吸道以及肺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时患者的恢复进度也因此加快。

    作者:张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晚期食道癌的患者采取热化疗,分析并探讨其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已经临床确诊的84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接受单纯化疗和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结果:根据统计可以看出,热疗+局部化疗对于晚期食道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5%,明显优于化疗组33.3%的总有效率,其差异性较显著,统计学卡方检验 P<0.05。结论:对于晚期食道癌患者采取热疗联合化疗,相比于单纯化疗而言,可以选择更好的效果。

    作者:雍玉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和患者为了治疗疾病、促进康复而建立的一种必需联系,是发生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社会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还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思想。总之,在护患关系维护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这对尽快了解患者信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入孕三烯酮组与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年内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孕三烯酮组(87.5% vs 66.7%,P<0.0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3.8%和7.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三烯酮组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7.7% vs 33.3%,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关节酸痛、痤疮、肝功能损害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与口服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作者:苏世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寻找引起观察组患者出现 VAP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检验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医源性指标与患者自身指标方面均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AP会对ICU 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 VAP的危险因素不但包括了医源性因素,同时还包括了患者自身的因素。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文拉法辛治疗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ICD-10诊断标准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慢性胃炎共识诊断标准慢性胃炎综合确诊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102例,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 HAMA(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障碍情况,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文拉法辛+常规药物治疗组(实验组),应用SCL -90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胃镜检查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在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进行焦虑障碍情况测评,同时对患者的慢性胃炎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作者:杨正贵;朱祥路;杨正兰;陈振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近年来我国医疗模式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而推动着护理模式的改革。骨科患者通常具有创伤性较大、突发性较高、疾病较为复杂等特点,因此对护理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年龄以及自身情况的不同,往往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同,这就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在患者较多或工作较为繁忙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满,对治疗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院将对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连续护理方法应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对患者并发症与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模式对于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并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术后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设为实验组;另外选择50例相同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结果犹豫对照组,无论在术后并发症还是术后恢复情况上,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安全、有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范丽;惠海艳;陈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介入室护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介入室护士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以及自身特点,提出其存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强度大、学习难点多、缺乏心理培训、家庭因素影响等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要求社会、医院管理者、护士和家属共同努力,达到促进和维护介入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袁兆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5%高于对照组76.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28.9%低于对照组81.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远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中,探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心脏病需外科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其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心外科手术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9.1%,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6%,其差异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惠海艳;范丽;陈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4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42例非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贫血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非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同年龄组贫血程度,及临床表现,结合患者辅助检查探讨贫血的病因。结果:纳差、头晕、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贫血以轻、中度贫血为主,18-30岁组择食和慢性胃炎,30-50岁组以子宫肌瘤为主要病因。结论:子宫肌瘤、慢性胃炎和择食是引发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贫血多表现为轻、中度贫血,经口服铁剂后患者血象能恢复正常。

    作者:刘林辉;赵松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技巧及术后粘连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技巧,并对术后粘连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64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观察其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64例产妇均顺利将胎儿娩出,其中2例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膀胱,均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5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经治疗均已痊愈。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时存在着较大的危险,这就要求术者充分评估患者,熟悉解剖学结构,提高术者手术技巧,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莉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将规范化管理应用到药房管理中,分析应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在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规范化管理后,药房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房管理的质量,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沈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胃肠肿瘤化疗患者124例,根据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以及综合营养评价调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给予所选取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经本院的检查,营养良好的患者较之营养不良的患者生化检查要高,且数据统计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化疗的不良反应上,营养良好组和不良好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的检查有利于患者的化疗效果提升。

    作者:李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回顾分析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得知,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显著,所有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快,疼痛小。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痊愈速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映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