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杨正贵;朱祥路;杨正兰;陈振文

关键词:文拉法辛, 广泛性焦虑障碍, 慢性胃炎,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应用文拉法辛治疗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ICD-10诊断标准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慢性胃炎共识诊断标准慢性胃炎综合确诊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慢性胃炎的患者102例,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 HAMA(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障碍情况,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文拉法辛+常规药物治疗组(实验组),应用SCL -90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胃镜检查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在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进行焦虑障碍情况测评,同时对患者的慢性胃炎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

    目的:通过对高热惊厥的儿童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入我院的小儿高热患者60例,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24例,呼吸道感染20例,扁桃体炎症16例。记录并总结急诊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观察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脑部组织,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要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护理。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

    目的:了解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指数、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成洪;杜云霞;孟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开塞露联合催产素在临产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为了研究开塞露纳肛在分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开塞露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的产程、阴道分娩、伤口愈合和副作用等。结果:表明分娩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开塞露阴道分娩率达到95%,而对照组为88.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羊水污染高于开塞露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会阴伤口、腹部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在使用中无1例发生宫缩过强,也未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有助于促进产程,减轻孕产妇痛苦,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伤口感染率。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一例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收治的1例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的诊治经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后考虑为急性阑尾炎,随后立即进行急诊开腹确诊并予手术治疗,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救治。结论: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的发病率较少,一旦发生,病情危急,易于误诊。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后可立即采取手术确诊并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马振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营养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营养健康教育在促进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形成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校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184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前及学习后的饮食的习惯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通过对学习前及学习后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得到学习后大学生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营养健康教育用于促进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形成中的效果比较显著,能使大学生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得以改善,减少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发生,对大学生的健康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应在大学生的学习中积极的应用。

    作者:李利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良好沟通对提高小儿心外科护理质量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目的:加强护理人员与小儿家属的良好沟通,探讨其对提高小儿心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儿63例,病程中,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于治疗结束后对小儿临床疗效及家属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治疗满意度为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及70.0%,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的良好沟通,可显著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焦虑,促进患者家属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

    作者:罗银银;董茜;周会萍;贺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结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应用、观察,病人监护、气道管理、消毒隔离等综合护理措施。认为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而治疗中的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秋花;史林芝;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 Pilon骨折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全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骨折处进行 X 线片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浅表皮肤患者4例,占比8%,没有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10例,占比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率差异显著(p=0.04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密度基本改善状况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优先选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患者胫骨解剖结构以及功能的正常,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避免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患者骨骼恢复较快而且效果较理想。

    作者:张智文;张浩;毕锐;侯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现行电子病历使用下医疗纠纷的防范

    电子病历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但其在复制、粘贴、书写、打印、ID号管理及法律效力上存在弊端,易引发纠纷或使医院在医患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健全病案质量监管体系、开展培训、提高电子病历的技术管理水平可有效进行医疗风险防范,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韩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烧伤科病房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烧伤科病房综合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抽取我院烧伤科病房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组,对其行全面综合管理,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未实施综合管理的120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烧伤科病房全面综合管理后能明显减少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该种疾病简称 HIE ,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尚未对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做出明确解释,给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展开讨论,分析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并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明兴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的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改善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赵潮华;陈赛莲;许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塞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联合氢塞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组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恢复情况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下降,症状显著减轻,且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者联合应用后,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相应的症状减轻明显,住院时间缩短,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宇;刘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2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对他们行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注射液态硫酸钙骨水泥伤椎椎体成形强化治疗,随访观察其手术后有无内固定失败,椎管前缘压缩率,Cobb角,和 VAS 疼痛评分。结果:经过平均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无内固定失败者,其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及VAS评分相较于术前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椎骨力学强度,避免内固定的失败。

    作者: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妇女绝经后取环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分析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站门诊进行取环手术的绝经期妇女共80例,平均分成两组,受试组术前服用0.6m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两组均按常规操作取环,记录分析两组的宫颈软化情况、出血量、取环效果以及综合反应程度。结果:受试组在宫颈软化程度、出血量、取环效果以及取环过程中综合反应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软化宫颈,降低绝经妇女取环手术的难度,减轻受术者痛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钟成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气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对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45例,治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22%;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88.89%,并发症发生率15.56%;观察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疝气修补术,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老年腹股沟疝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李兴元;吴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0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30例患儿均患有相关病史,病程在3d-60d。肝细胞型是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抗生素占第一位。结论:小儿药物性肝损伤首发症状有很多种,很容易造成肝外症状起病,应该与病毒性肝病等相互鉴别。小儿采用抗生素能够引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对小儿进行监测是避免小儿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的体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引导建立经皮肾镜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8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通道建立,行钬激光碎石术。结果:89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一次性建立通道成功84例,成功率94.38%,二次穿刺建立通道成功5例,一次性经肾镜碎石取石成功80例,结石清除率89.9%,术中均未出现胸膜腔损伤,肝脾损伤,结肠损伤,及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利用彩超引导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具有安全可视,创伤微小、取石彻底,治疗快捷,设备先进等优点,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