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琴
目的:分析总结造成今年在我院就诊的心胸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研究有效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在我院就诊的心胸外科患者的治疗资料,并对在记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记临床治疗记录中,非计划性拔管共发生16次,这其中4例次外周静脉留置针,3例次尿管,4例次深静脉导管以及3例次胃管。除此之外,有16例次在拔管前由于没有足够的护理评估并且未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便进行拔管,占总体的86.6%,有2例次拔管的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占总体的13.3%。结论:适度约束患者肢体并进行一定镇痛处理、加强相关的宣教力度、严格要求固定过程使之稳妥正确、在进行非计划拔管之前需要对其风险进行严密地评估并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
作者:周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10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氧疗等常规处理,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h)血气分析情况、心率与呼吸频率变化情况,血气分析主要包括 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2h)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心率与呼吸频率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杨华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3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32例的病例、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治愈30例,2例治疗无效后死亡,病死率6.2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窒息,因此早期的综合监护治疗、早期吸氧及气管切开,及早处理创面,合理补液,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洪业;马秀峰;侯鹏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实验组5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黄建英;牛丽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回顾分析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得知,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显著,所有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快,疼痛小。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痊愈速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映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寻找引起观察组患者出现 VAP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检验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医源性指标与患者自身指标方面均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AP会对ICU 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 VAP的危险因素不但包括了医源性因素,同时还包括了患者自身的因素。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学类学生与非医学类学生性知识与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所医学类院校和2所非医学类院校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 F检验、2检验。结果:医学类学生523人,非医学类学567人,不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居住地、不同性格、父母亲文化等在性知识掌握程度上有差异(P<0.0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未婚同居、是否手淫、性困惑、性行为观点”(P<0.05),在“是否发生过性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有发生性行为意愿”(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度、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等高于非医学生。结论:医学生性观念较开放,应加强非医学生性健康教育。关注不同对象的特殊性,作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
作者:楚亚林;刘国琴;李文君;王磊;吴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分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20ml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 ,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 a -糜蛋白酶8mg+生理盐水20ml ,bid ,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32例20显效,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直接,方便,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上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子宫破裂是在妊娠晚期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检查与提高产科质量可以使子宫破裂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子宫破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数可以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理缩复环、子宫压痛、血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建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7岁,因发热伴全身皮疹10余天入院。患者3月前确诊为HIV 阳性,1月前予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方案为3TC (拉米夫定)+ AZT(齐多夫定)+ NVP(奈韦拉平),服药2周后即10余天前病人出现全身皮疹,皮疹为充血性、弥漫性斑丘疹,初见于四肢,后迅速蔓延至全身,伴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9℃,R22次/分,P 98次/分,BP 125/75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全身皮肤可见充血性、弥漫性、脱屑样皮疹,多发性创面破溃,大量渗液,双眼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鸣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CD4110个/μl ,生化:血总蛋白45g/L,白蛋白21.4g/L,血常规 WBC5.61×109/L,N79.7%。胸部CT 示双下肺炎变,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入院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肺部感染,AIDS ,低蛋白血症。治疗及转归:将病人安置在宽敞、通风的单人间隔离治疗,停用抗病毒药物,入院后第一周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40mg/d(分为两次,一次120mg),泰能0.5 ivgtt q8h ,口服氯雷他定10 mg qn ,同时给予血浆、人血白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及补充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加强皮肤护理。经治疗1周,病人体温正常,皮疹逐渐好转。抗生素降阶梯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0 ivgtt q12h ,甲基强的松龙减量为120mg/d(分为两次,一次60mg),治疗,抗感染治疗3周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停用抗生素,此外随病人皮疹好转,甲基强的松龙渐减量,入院第四周激素改为强的松10 mg tid治疗,五周后停用激素,患者皮损得到治愈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横式切口在剖腹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横式切口剖腹产。记录并统计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评价产妇术后3d的疼痛程度及自理能力。结果:本组42例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28±5.67)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7.28±32.19)min ,平均住院天数为(4.3±1.4)d。术后3d ,本组42例产妇中,39例(92.86%)患者轻度疼痛,3例(7.14%)患者中度疼痛,无患者重度疼痛。产妇术后自理能力的优良率为88.09%(37/42)。结论:于剖腹产中选择新式横式切口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产妇术后自理能力,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金松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钳刮术是人工流产术中的一种,适用于孕11-14周需终止妊娠者[1]。因为此时期胎儿较大,骨骼分化发育且较坚硬。所以,手术并发症如手术出血、宫颈损伤、子宫穿孔、流产不全等情况较多发生,应当尽量避免钳刮术。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限制及农村人们对医学知识的缺乏、提倡优生优育等问题,需钳刮术者时有发生。以往钳刮术前曾经采用宫腔置管注射利凡诺[2]减小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近年来米非司酮的运用其药理作用可以取代以往的方法,不仅免去了置管操作的麻烦,还更安全有效。
作者: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本文阐述了它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基本程序、外源基因的表达及检测、基因治疗的未来展望等方面做了基本的介绍,从而对基因治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作者:刘斌忠;吴世鹏;乌日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的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尽可能保护妇女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洱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2009年1月-2014年4月,共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896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从 IUD 类型及型号,放置年限,受术者的社会生物学特征,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8例中,92例因随访或临床症状就诊于我站确诊 IUD 位置下移择期取出;56例因带器妊娠行人流术时取出;12例因腹痛、流血等副反应取出;4例IUD自行脱落;2例IUD异位至腹腔,经腹腔镜下取出;1例 IUD部分异位于宫颈阴道部,经取环钳取出;1例带器宫外孕,转诊上级医院。结论:IUD类型及型号,放置年限,受术者社会生物学特征,服务质量等均为IUD避孕失败的因素。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便秘;对照组2例恶心、1例呕吐、1例纳差,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31例患者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26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88.0%。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均有着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而左氧氟沙星的价格便宜,对于患者来说更加经济,因此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段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患者200例,100例给予常规护理,100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1±7.9)d低于对照组(38.4±4.2)d ,基础次数、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13.6±93.1)次/人、(89.0±5.3)分高于对照组(143.2±43.9)次/人、(76.2±22.7)人,不良结局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0例次低于对照组90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运用人性化服务,有助于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门诊2011年应用五常管理前后各两年间的诊室环境合格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五常管理之后,诊室环境合格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任艳荣;常爱萍;原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U K PDS 研究显示从葡萄糖耐量异常到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按每年8%的速率递减;当血糖升高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以上[1];而2008年的 ADA Banting 奖Ralph A Defronzo 的研究提示了更可怕的数据,胰岛β细胞衰退的进程比想象的更早,在IG T 阶段几乎丧失了80%的β细胞功能[2]。
作者:侯书鹏;高玉芳;段魏;张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脑卒中的病患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统计效果和病患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刘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实施的佳护理方法。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术后对其体位、心理以及切口等方面实施指导,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做到存在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有所缓解,3例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1例切口轻度感染,经过红外线、微波等对症处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妇产科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切口愈合良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白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