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心胸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周强

关键词:心胸外科,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解决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造成今年在我院就诊的心胸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研究有效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在我院就诊的心胸外科患者的治疗资料,并对在记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记临床治疗记录中,非计划性拔管共发生16次,这其中4例次外周静脉留置针,3例次尿管,4例次深静脉导管以及3例次胃管。除此之外,有16例次在拔管前由于没有足够的护理评估并且未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便进行拔管,占总体的86.6%,有2例次拔管的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占总体的13.3%。结论:适度约束患者肢体并进行一定镇痛处理、加强相关的宣教力度、严格要求固定过程使之稳妥正确、在进行非计划拔管之前需要对其风险进行严密地评估并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根管测量仪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门诊患者73颗牙共100个根管,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其工作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结果:适充89个根管,欠充8个根管,超充3个根管。结论:根管长度测量仪在临床治疗中能准确、快速的测量出根管长度。

    作者:王艳;王卓为;李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10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氧疗等常规处理,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h)血气分析情况、心率与呼吸频率变化情况,血气分析主要包括 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2h)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心率与呼吸频率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变化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杨华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前后的两组患者,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前患者420例为对照组,加强后患者450例为观察组,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考察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应用效果。结果: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有所降低,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能起到显著地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外英;李亚兰;毕丹;桂雯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分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20ml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 ,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 a -糜蛋白酶8mg+生理盐水20ml ,bid ,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32例20显效,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直接,方便,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上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DN 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雷米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总量(U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75.00%)显著低于C组(95.00%)(P<0.05);C组治疗后 U P、FIB 水平均显著低于 A 组、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联用治疗老年D N 较二者单用疗效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常规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筛选常规稳定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40-60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原治疗加护理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对2组分别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患者血糖的改善有利,是改善血糖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败血症、脑膜脑炎型李斯特菌病一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伴头痛6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0天前有背部数十处针刺伤史。查体:体温39.8℃,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高级智能正常,颅神经未见确切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对称5级,病理征阴性,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背部皮肤可见数十处针刺伤疤痕。辅助检查: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0.218×109/L ,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蛋白定量0.53g/L,氯化物117.6mmol/L,葡萄糖1.57 mmol/L ,腺苷脱氨酶7U/L ,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 DNA 阴性,结核杆菌DNA 阴性,墨汁染色涂片及抗酸染色涂片检查阴性,脑脊液结核杆菌抗体 IgG、IgM 阴性,血常规 WBC 6.68×109/L ,N 97.1%,hsCRP 39.0mg/L ,头颅 M RI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脑炎?双侧额部白质区多发缺血灶。血培养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生长,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敏感。临床诊断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病(败血症、脑膜脑炎型),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5.0/次,12小时一次,静脉点滴,丁胺卡那0.4/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利福平0.45/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并予以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经上述治疗8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基本缓解,颈阻阴性,复查血常规 WBC5.69×109/L ,N65.8%, hsCRP6.0mg/L。病人病情明显缓解自动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恶性肿瘤。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配合热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观察与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15/2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为12.00%(3/25),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具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陆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156例患者,无定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以及平稳调控血糖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甲钴胺0.5mg ,肌注,1次/d ,2周为一疗程。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样使用甲钴胺注射液,在此疗基础上加用 a硫辛酸,0.6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1次/d ,2周为一疗程,注意避光滴注。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78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52例,无明显疗效6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78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45例,无明显疗效25例,总有效率67.9%。两组患者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得以验证,疗效甚佳,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刘艳;袁蓓;龙全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电磁冲击波体外碎石的配合和护理

    目的:总结电磁冲击波体外碎石术的配合和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494例尿路结石患者电磁冲击波体外碎石术的配合和护理,总结影响碎石和排石效果的因素,进行相关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碎石和排石效果,预防结石复发。结果:1494例 ESWL 患者,一次性成功碎石1387例,84例经2-3次碎石后,均完全排石;23例因碎石失败或排石困难改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结论:碎石和排石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充分的碎石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体位排石和饮食指导,可以提高碎石和排石成功率,预防结石复发。

    作者:贾西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病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46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并根据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的方式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1例痊愈(4.35%),12显效(52.17%),9例好转(39.13%),1例无效(4.35%),有效率95.65%。对照组0例痊愈,9显效(39.13%),9例好转(39.13%),5例无效(21.74%),有效率78.26%;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与不适等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打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的弥补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提高疗效,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藻酸盐敷料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20例,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二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比较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患者疼痛程度、伤口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St (p<0.05)。结果:二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40例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接骨板固定骨折部位,治疗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治疗,手术后对比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后发现,治疗组治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四肢骨折的理想手段,值得深入研究以及广泛推广。

    作者:何永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药物干预在糖尿病前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治疗的效果,为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1年来我院进行体检以及就诊时所发现的137例糖尿病的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地进行分组,其中69例为观察组,68例为对照组,为患者首先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仅告知对照组是糖尿病前期,将来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建议对照组的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指导其生活的方式,叮嘱其规律运动、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观察组给予口头的嘱咐之外,与患者还要签订定期的随访、参加我们所举办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讲座等,连续追踪2年。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值转为正常的比例要比对照组高,转为糖尿病的比例比对照组低。结论:非药物干预在糖尿病前期时能够预防或延迟其发展成2型糖尿病。

    作者:温少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生育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在法制化、现代化、规范化等方面明显存在很多欠缺,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并探索相关应对策略。

    作者:张新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arto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入选20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准备;特殊设备仪器的连接使用,术中专用介入材料的准备;进入导管室的护理干预,根据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对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9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情况好。结论: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完全有效,制定充分完善有效地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再加上实施高质量的术中配合,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Carto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房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岚;黄金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脏手术后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心脏病手术患者103例,术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03例心脏病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术后复发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心脏病术后恢复期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及保健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珍;韦芳;马丽芬;张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度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脑切口疝)的初步分析

    目的:对重度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的损伤程度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重度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结果:本组患者中,60例出现脑膨出,占75.00%。按照受伤以后6个月GOS 评分,20例恢复情况较好(25.00%),12例中度伤残(15.00%),27例重度伤残(33.75%),12例长期昏迷(15.00%),7例死亡(8.75%)。在脑膨出程度方面,手术以后14d与3d、7d、30d、60d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术以后脑膨出达到14d高峰,然后逐渐减轻。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膨出的概率较高,在脑膨出达到14d以后慢慢减轻,患者GCS评分较低,容易发生脑膨出。

    作者:彭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腔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胎盘附着面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腔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胎盘附着面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例剖宫产术中胎盘附着面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8例患者的子宫在保守治疗下保留了下来,从而将生育能力保留了下来,达到了80%的治疗成功率,术后1d出血量为200~300ml ;2例患者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给予其子宫切除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很容易取出纱布,均没有感染,均具有良好的子宫缩复和平稳的生命体征,住院1周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发现治疗成功的8例患者B超检查子宫、子宫内膜形态、宫颈管及哺乳均恢复正常。其中6例患者月经来潮1次。结论:子宫腔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胎盘附着面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伸利;杨瑶芬;鲁萍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医院外科在1996年至2006年间施行的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心理护理能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自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