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新梅

关键词:计划生育工作, 不足, 对策
摘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生育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在法制化、现代化、规范化等方面明显存在很多欠缺,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并探索相关应对策略。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旨在为临床提出科学有效对策,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9例,总结新生儿的出生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表明早产发生率为23.6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6.8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61%、胎位异常发生率为11.24%、胎儿畸形率为11.24%、脐带异常发生率为10.11%、巨大儿发生率为6.74%。结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主要有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儿畸形、脐带异常,在妊娠期间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保健并定期进行全面的产检,尽早发现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卢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心外科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心外科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心外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的观察组和50例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结束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家属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心理护理方法在心外科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津;马丽芬;杨珍;韦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病因及临床治疗的分析

    目的:探讨引发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诊治的475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9.5%,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盆腔感染史、流产史、盆腔手术史、宫内节育器及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史等。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较高,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盆腔炎、选择避孕措施、避免或减少流产、健康性生活、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等可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路径后,两组间无论是在血压、心率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临床效果显著,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代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数字根管测量仪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门诊患者73颗牙共100个根管,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其工作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结果:适充89个根管,欠充8个根管,超充3个根管。结论:根管长度测量仪在临床治疗中能准确、快速的测量出根管长度。

    作者:王艳;王卓为;李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2013年间接收的100例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病死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医院4年间收治的147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占63.26%。通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死亡2例,死亡率13.61%,新生儿存活145,抢救成功率98.64%。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产科因素密切相关。加强产前、产时的监护,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高危因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时子宫破裂至胎死宫内1例教训分析

    子宫破裂是在妊娠晚期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检查与提高产科质量可以使子宫破裂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子宫破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数可以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理缩复环、子宫压痛、血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建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术中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对小儿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实施体外循环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探讨和总结,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我院接收并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心病患儿182例,总结手术中各个时期的护理特点。结果:182例小儿患者手术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结论:在常规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点护理配合总结,确保手术顺利。

    作者:马丽芬;张津;韦芳;杨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了解人性化护理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各方面行为上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心理层面减轻病症带来的不适感,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帮助。

    作者:王一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与我院治疗的 HFMD患儿共338例,选取其中88例合并 M P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疗效与转归等情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小儿HFMD合并 MP的发病率为26.04%,多见于2-5岁 HFMD患儿中,临床表现除 HFMD 典型手、足、口部疱疹等症状外,有80例患儿存在发热症状,占90.91%,13例咳嗽,占14.77%,3例症状严重,除 HFMD典型症状外,还存在抽搐、抖动等症状,占3.41%,本组患儿通过口服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均起到显著疗效,两种方式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易引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造成进一步伤害,建议及早监测,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俞学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在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先兆早产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观察组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先兆早产的首选。

    作者:刘稳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疗效分析

    目的:对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00例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52例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将48例选择传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腹膜前筋膜出血者,无腹壁下血管损伤及切口感染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娩胎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可有效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愈合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兴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22例为观察组,并在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分娩中新生儿锁骨骨折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腹围头围比值、孕妇的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值、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异常情况,并分析经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出生体重在3.5kg以上的占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9%,其腹围头围的比值在1.02以上者占81.8%,明显高于对照组9.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骶耻外径值在18-19cm ,坐骨结节间径值8-8.5cm 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观察组的胎位异常和产程异常分别为54.5%、81.8%,对照组的胎位异常和产程异常分别为31.8%、8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虽然愈合快,引起永久性的畸形也不多,但采取正确熟练的助产手法、提高助产技术都是防止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关键。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治疗时则增加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结果:对照组组有效率73.1%,治疗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等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上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晓静;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防误吸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实施防误吸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予常规防误吸健康教育,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规范化防误吸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防误吸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护理行为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进行规范化防误吸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进食安全性,降低病人误吸,防止肺炎、窒息发生。

    作者: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护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外科临床护理人员采取了分层管理的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的情况。结果:在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之后心外科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基础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性由于实施之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的模式后,员工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的工作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在其他医院心外科以及其他科室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代丽敏;王春丽;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肛瘘切除术后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肛瘘切除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开展研究,共入选对象92例,均为该阶段在本院接受肛瘘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临床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并评估其满意度。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为7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肛瘘切除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情况,缓解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关注和应用。

    作者:何德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68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所有患者摄X线正位、侧位以及双斜位片。结果:20例患者为椎间隙狭窄,占29.41%;27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占39.71%;10例患者为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4.71%;6例患者为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8.82%;5例患者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7.35%。结论:青年型颈椎病在X 线摄片上具有明显特征,对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