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对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得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23天,治疗后痊愈为13例,占36.1%;好转为21例,占58.3%;无效为2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病因、病型,制定合理得当的护理措施对增强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3%和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存在出血倾向的孕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1%,组间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比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开展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析优质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但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仍然存在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模式呆板、护理人员培训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但想要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作者:彭芳;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于心脏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随患者意愿自主进行康复锻炼)、康复组(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对照组手术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需要的监护时间为41.30±2.60h ,住院天数为31.28±1.78d ;康复组手术后使用康复护理方法需要的监护时间为38.80±2.30h ,住院天数为20.30±2.48d。心脏手术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使用 mannw hitney 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前心功能比较发现,V=529.000;手术后进行不同护理后心功能比较,V=287.500。结论:对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给整个家庭减少麻烦。
作者:周会萍;郑静;贺媛;董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d的 MMSE 评分、MoCA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MMSE、MoCA 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治疗组入院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 MMSE、MoC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适度运动有益身心健康,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和心率均明显增加,这被认为是心功能改善的特征表现。然而力竭性运动则可引起机体的损伤,导致多脏器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这其中,心脏损伤占有重要地位。红景天苷分子是从景天科植物红景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苯乙醇类化合物,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抗微波辐射、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调节、强心,以及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其中,红景天苷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红景天苷对力竭性运动心脏的影响做以综述。
作者:宋金胜;佟丽华;李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中,探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心脏病需外科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其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心外科手术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9.1%,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6%,其差异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惠海艳;范丽;陈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DN 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雷米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总量(U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75.00%)显著低于C组(95.00%)(P<0.05);C组治疗后 U P、FIB 水平均显著低于 A 组、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联用治疗老年D N 较二者单用疗效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外科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施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期间,对照组共出现6例护理差错,护理差错率达到10%。其中4例是错过服药时间、2例为管道脱出。观察组没有出现护理差错问题。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观察组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上述指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兰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 值、心率、呼吸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防止并发症产生,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子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及并发症情况,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人工流产术是采用手术方式终止妊娠的方法,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以往手术是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故常引起患者恐惧、焦虑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于绝大部分妇女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经历。而无痛人流是一种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就是在吸宫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静脉全身麻醉,手术中没有痛感。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观察两小时后无不适即能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妇产科在麻醉科的配合下实施无痛人流420例,现将围绕安全无痛人流为目标的全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脑卒中的病患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统计效果和病患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刘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以便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本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机械通气患者136例,其中发生VAP例数为51。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1.78%,病死率36.07%。共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G-杆菌71.92%、G+菌11.23%、真菌16.85%。非VAP组病死率17%。结论:VAP的主要致病茵为G-杆菌;G+菌、真菌感染比例也逐渐增加,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上机时间、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加强免疫治疗,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曾宪元;蔡业平;张圣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面瘫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满意度为89.04%,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54.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阙道琼;曾德军;郭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2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对他们行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注射液态硫酸钙骨水泥伤椎椎体成形强化治疗,随访观察其手术后有无内固定失败,椎管前缘压缩率,Cobb角,和 VAS 疼痛评分。结果:经过平均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无内固定失败者,其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及VAS评分相较于术前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椎骨力学强度,避免内固定的失败。
作者:肖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致使精神分裂患者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程过程、病前性格不良、住院次数多、婚姻状况不佳等。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状况有所提高。
作者:刘飞云;吴君;杨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了解人性化护理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各方面行为上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心理层面减轻病症带来的不适感,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帮助。
作者:王一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