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刘卉芬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护理,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脑卒中的病患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统计效果和病患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流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流血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接诊的2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后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均为100%,均无邻近脏器损伤发生,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输血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的效果与子宫切除术相同,且操作简单,可有效减少输血和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争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 值、心率、呼吸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防止并发症产生,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子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氟马西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催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用于老年人全麻手术后催醒的情况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位年龄在60至78岁的老年患者,平均随机分成两组:A 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氟马西尼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但镇静评分较给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在手术结束后5min内,实验组催醒率为70.0%;对照组催醒率为40.0%。结论:氟马西尼用于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催醒,具有催醒时间短,催醒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姚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了解人性化护理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各方面行为上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心理层面减轻病症带来的不适感,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帮助。

    作者:王一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血栓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并在此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9%,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脑血栓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的心理及康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则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运城市第二医院肾内科长期透析1~32年患者350例,339例前臂内瘘,9例上臂内瘘,2例移植内瘘常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内瘘穿刺方法为阶梯式或局域穿刺,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或弹力绷带压迫法,有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A组,无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 B组。结果: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A 组)42例(12%),29例(69%)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伴高血压,但和B组61%高血压患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57.1%)患者为透析10年以上的长期透析患者仅9.6%为透析5年以下患者。42例患者前臂内瘘35例,上臂内瘘6例,移植内瘘1例,主要发生于穿刺点部位的瘤样扩张29例,近吻合口的瘤样扩张8例,静脉全段扩张3例,假性动脉瘤2例。 A 组采用局域穿刺的比例为69%,远高于 B组21%(P<0.01)。2/3的上臂内瘘患者伴血管的瘤样扩张。内接吻合方式、透析后止血方式、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瘤样扩张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与局部反复穿刺、内屡部位、血压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预防:内瘘的瘤样扩张对内瘘的长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回顾分析6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得知,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显著,所有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快,疼痛小。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痊愈速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映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生育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在法制化、现代化、规范化等方面明显存在很多欠缺,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并探索相关应对策略。

    作者:张新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心脏手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心脏手术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呼吸机机械通气中的疗效结果。方法:将78位心脏手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均分为 A、B两组,分别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和传统护理,观察从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两个方面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和 VAP发病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 A 组的效果明显要比B组的效果要好。而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这两项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没有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 VAP 的发病率,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操作相对较复杂,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较高,所以有待改进。

    作者:李亚兰;王外英;毕丹;桂雯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一例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收治的1例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的诊治经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后考虑为急性阑尾炎,随后立即进行急诊开腹确诊并予手术治疗,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救治。结论:急性阑尾炎并阔韧带脓肿输卵管化脓性炎症的发病率较少,一旦发生,病情危急,易于误诊。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后可立即采取手术确诊并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马振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地塞米松+痰热清雾化吸入)和对照组(给予α-酶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加入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等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痰色改善时间、痰量减少时间、C -反应蛋白(CRP)正常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利尿、ACEI强心剂以及扩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血压、射血分数以及心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可以使病人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5.31±0.14) d ,并发症发生率15%,患者生活质量(43.24±1.64)分、患者和家属满意度(9.01±0.67)分,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无论采用哪种术式,在围术期加强舒适护理,都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菊芳;任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医院外科在1996年至2006年间施行的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心理护理能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自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败血症、脑膜脑炎型李斯特菌病一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伴头痛6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0天前有背部数十处针刺伤史。查体:体温39.8℃,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高级智能正常,颅神经未见确切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对称5级,病理征阴性,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背部皮肤可见数十处针刺伤疤痕。辅助检查: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0.218×109/L ,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蛋白定量0.53g/L,氯化物117.6mmol/L,葡萄糖1.57 mmol/L ,腺苷脱氨酶7U/L ,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 DNA 阴性,结核杆菌DNA 阴性,墨汁染色涂片及抗酸染色涂片检查阴性,脑脊液结核杆菌抗体 IgG、IgM 阴性,血常规 WBC 6.68×109/L ,N 97.1%,hsCRP 39.0mg/L ,头颅 M RI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脑炎?双侧额部白质区多发缺血灶。血培养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生长,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敏感。临床诊断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病(败血症、脑膜脑炎型),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5.0/次,12小时一次,静脉点滴,丁胺卡那0.4/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利福平0.45/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并予以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经上述治疗8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基本缓解,颈阻阴性,复查血常规 WBC5.69×109/L ,N65.8%, hsCRP6.0mg/L。病人病情明显缓解自动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甲状腺素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甲状腺素(Thyroid Hormone T3)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体重180-220g SD大鼠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大组,实验组即 T3处理组10只,对照组即生理盐水处理组10只,硅胶管套接大鼠坐骨神经,将 T3、生理盐水分别加入硅胶管中。术后4周和12周,运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光镜、电镜等方法分别从功能和形态方面测定各项指标。结果:T3组再生神经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局部应用甲状腺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作者:崔颜宏;牛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恶性肿瘤。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配合热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观察与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15/2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为12.00%(3/25),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具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陆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根尖囊肿2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对26例根尖囊肿术后的观察分析,以便总结根尖囊肿刮治术的手术细节,探索佳的手术模式。方法:先行患牙根管治疗,病变范围大者加行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后,采用根尖囊肿刮治术。结果:术后4个月、6个月行X线片检查,根尖低密度影均消失,局部骨密度增高或正常。结论:对于根尖囊肿,刮治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只要做到周密、细致的治疗,病变愈合很好。

    作者:王春宇;谢宝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西药与中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分析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物,西药则是指西医用的药物,将两类药物联合使用通常有助于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显著的疗效。然而一旦联用不当,轻则令药效降低,重则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为确保合理用药以及为患者的健康考虑,本文着重探讨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作者:于永长;张珍业;邵文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

    目的:探讨IgG、IgA、IgM 、C3、C4抗核抗体(ANAS)、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 -DNA)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IgG、IgA、IgM 、C3、C4的检测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ANAS采用间接荧光法,抗ds-DNA 采用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ENA采用免疫印记法,分别对56例活动期SLE患者、71例非活动期 SLE 患者的血清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 活动组患者 IgG、IgA、IgM 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3、C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LE非活动组IgG与IgA 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它各项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SLE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进展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党荣敏;刘元忠;谢洪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