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学明
目的:研究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实施的佳护理方法。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术后对其体位、心理以及切口等方面实施指导,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做到存在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有所缓解,3例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1例切口轻度感染,经过红外线、微波等对症处理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妇产科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切口愈合良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白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5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搜集,并且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治疗组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占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能够有效的阻止出血量,能够调节月经周期,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麻风二联疫苗免疫接种与护理,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接种疫苗的1508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使用麻风二联疫苗0.5毫升在上臂三角肌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使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1508例儿童接种全部成功,接种后有15例儿童出现发烧情况,30例出现皮疹,经过有效护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麻风二联疫苗的正确接种和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临床实践中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外伤出血院外急救方法进行讨论,探究正确的急救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40例外伤患者,对其院外急救的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讨论。结果:针对患者的受伤程度和受伤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其中1例患者由于伤势过于严重,院外急救不及时,当场死亡,其余39例外伤出血患者均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导致外伤出血的原因有很多,要求在治疗中,采取适当的救治方法,达到挽救患者的生命的目的。
作者:何羡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前进发展与公众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患关系越发突出。这就要求护士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思想素质与综合素质,与群体之间主动沟通,通过与患者以及家属的良好沟通交流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纠纷发生,并在面对纠纷时掌握应变能力与解决能力。
作者:余笑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的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68例重度子痫患者,按照入院住院号的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32/34)、满意度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71.43%(25/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患者积极采取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0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继续采用原治疗方案并在每日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停用其他降糖药物,改服用利拉鲁肽,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eC肽、糖化血红蛋白 A1c(HbA1c)以及体重指数(BMI)以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BMI等均有所下降,空腹eC肽、餐后2hC肽均有所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要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世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方案的讨论。方法:挑选50例于本院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将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选择不同的方法对选取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在这些患者中,直接进行阴道分娩而没有进行子宫肌瘤处理的患者有8例;在进行剖宫产分娩同时切除肌瘤的患者有33例;没有进行肌瘤处理,直接进行剖宫产分娩的患者有3例;还剩下6例患者是早期流产,为其进行切除肌瘤处理。所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恢复的很好,剩下的肌瘤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也没有出现新的肌瘤。结论: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应当根据患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选择,通过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良好的治疗与护理,使其具有明显的治疗成果,很多经过诊治后的临床患者都还具有生育功能。
作者:马琼;顾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采取助产护理措施,了解患儿复苏的状况并作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有117例新生儿经过助产护理得到复苏,复苏率为97.5%,3例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新生儿产生窒息,但是当新生儿有窒息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做好评估工作,并给予助产护理,可将患儿的复苏率有效地提高,降低其死亡的几率。
作者:朱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微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进行鼻腔微填塞,而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鼻腔填塞(将止血海绵包裹在止血凌中,混合填塞),所有其他的处理与治疗措施都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与术后头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无活动性出血,(10.9±0.5)ml的平均渗血量,对照组术后有活动性出血出现,(12.9±0.4)ml的平均渗血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头痛评分远小于观察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微填塞对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止血效果好,术后头痛较轻,患者舒适程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时期,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用异丙酚和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开始前60min、切皮后、麻醉后60min三个时间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 两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较正常的高,但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B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正常的高。 A、B两组在这四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结论: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异丙酚的影响较异氟醚小,异丙酚更适宜作麻醉药。
作者:张进领;陈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及分析首次剖宫产为腹壁切口纵切口或横切口对于再次剖宫产影响结果进行比较,以选择以利于受术者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40例的临床资料,首次剖宫产术腹壁切口为纵切口70例作为 A 组,腹壁切口为横切口70例为 B组,两组年龄、孕周、平均孕产次、第一次术后距再次手术时间、胎儿体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次剖宫产手术中的情况:1.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2.娩出胎头困难与否;3.手术总时间;4.术中出血量;5术后切口愈合率。全部140例产妇再次进行剖宫术之后,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 A 组。两组各项之间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P <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盆腔粘连及术后切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应慎重选择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供氧治疗、止咳平喘、强心利尿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人数为30人,有效人数为16人,无效人数为4人,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人数为24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11人,有效率为78.00% P<0.0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临床上值得使用。
作者:周家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与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尽快恢复平稳状态,改善预后,减少死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都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中,探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心脏病需外科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其护理过程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心外科手术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9.1%,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6%,其差异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惠海艳;范丽;陈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68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所有患者摄X线正位、侧位以及双斜位片。结果:20例患者为椎间隙狭窄,占29.41%;27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占39.71%;10例患者为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4.71%;6例患者为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8.82%;5例患者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7.35%。结论:青年型颈椎病在X 线摄片上具有明显特征,对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分析了231例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82例,发生率为35.5%。老年人肺部并发症的基础是生理性的肺功能退行性改变。其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并存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长短以及麻醉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三点看法:1、重视老年病的特点,强调整体治疗观念。2、严格、正规的护理是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的关键。3、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郝彦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我国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高校医院,自身有其特有的管理思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管理效率,相对于其他类型医院,有其不同的解决方式。
作者:戚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寻找引起观察组患者出现 VAP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检验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医源性指标与患者自身指标方面均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AP会对ICU 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 VAP的危险因素不但包括了医源性因素,同时还包括了患者自身的因素。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