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卓越组织提升医院管理效率

戚晴

关键词:组织, 提升, 医院改革, 资源条件, 挖掘潜力, 解决方式, 管理效率, 管理思路, 高校医院
摘要:在我国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高校医院,自身有其特有的管理思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管理效率,相对于其他类型医院,有其不同的解决方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中医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临床中采用中医以及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运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运用中医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杨正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0例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3%和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日间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的相关护理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行日间手术的患儿10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人。分别给予七氟烷麻醉护理和常规的氯胺酮麻醉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的时(T1)、疼痛消失时间(T2)、清醒时间(I3)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儿 T1、T2、T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实验组出现的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日间手术中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静脉麻醉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七氟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许佳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

    疝是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突出于体表形成包块的一种疾病[1]。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及多次妊娠等疾病造成长期腹内压增高或是先天性、后天性腹壁薄弱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2]。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手术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后发展成巨型或复杂疝,甚至发生嵌顿疝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的发病率就越来越高[3]。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疝修补网塞或疝修补平片修补腹壁缺损的一种疝修补术[4]。目前已基本取代了过去的传统手术[5]。本组收集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50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例,设为治疗组;与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36例行常规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杨仕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利尿、ACEI强心剂以及扩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血压、射血分数以及心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可以使病人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衰退患者的病情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致使精神分裂患者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程过程、病前性格不良、住院次数多、婚姻状况不佳等。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状况有所提高。

    作者:刘飞云;吴君;杨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概括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便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并研究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 组51例采用红霉素加阿奇霉素治疗,B组45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患儿;诊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B组。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进行概括,提高诊断率,为治疗争取时间;采用阿奇霉素加红霉素综合疗法比单独使用红霉素疗效更好。

    作者:王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眼底病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眼底病患者,随机抽取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应用药物治疗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92.5%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具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眼底病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不但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医治效果,且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苟诗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甲状腺素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甲状腺素(Thyroid Hormone T3)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体重180-220g SD大鼠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两大组,实验组即 T3处理组10只,对照组即生理盐水处理组10只,硅胶管套接大鼠坐骨神经,将 T3、生理盐水分别加入硅胶管中。术后4周和12周,运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光镜、电镜等方法分别从功能和形态方面测定各项指标。结果:T3组再生神经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局部应用甲状腺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作者:崔颜宏;牛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原剑;杨丛兴;李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d的 MMSE 评分、MoCA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MMSE、MoCA 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治疗组入院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 MMSE、MoC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0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继续采用原治疗方案并在每日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停用其他降糖药物,改服用利拉鲁肽,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eC肽、糖化血红蛋白 A1c(HbA1c)以及体重指数(BMI)以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BMI等均有所下降,空腹eC肽、餐后2hC肽均有所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要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世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

    目的:了解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指数、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成洪;杜云霞;孟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探讨如何对妇产科护理教学进行创新。方法:我院妇产科护士共有30名对这30名护士才用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妇产科护士更快好的掌握妇产科护理知识,提高妇产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更好的为产妇服务。对从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孕妇发放调查问卷观察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统计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创新的护理教学之后,妇产科护士的护理水平大大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4。结论:通过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创新帮助妇产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水平。

    作者:孟凡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量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微量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为更好地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1日-2012年8月1日在我院进行心外科手术患者共45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利用微量泵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45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微量泵临床效果良好,总满意度95%,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合理正确的使用微量泵能够提高心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进程。

    作者:李敏;陈琳;范丽;惠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时期,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用异丙酚和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开始前60min、切皮后、麻醉后60min三个时间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 两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较正常的高,但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B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正常的高。 A、B两组在这四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结论: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异丙酚的影响较异氟醚小,异丙酚更适宜作麻醉药。

    作者:张进领;陈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措施的干预,对比高血压患者在健康防治前后,患者的整体变化。结果:经过健康防治后,患者的血压得到一定的控制,且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和治疗依从性都有所增加。其中对于疾病的认知较健康防治前增多。结论:高血压防治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针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社区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社区公共卫生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应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作者:蒋银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从手术室护理工作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人性化管理策略,总结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为优秀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手术室工作整体环境,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以及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

    作者:唐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其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整理、总结。结果: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灌通良好,且心电图检查回复基本正常,预后效果佳。结论: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预后。

    作者:王春丽;代丽敏;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我院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外科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施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期间,对照组共出现6例护理差错,护理差错率达到10%。其中4例是错过服药时间、2例为管道脱出。观察组没有出现护理差错问题。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观察组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上述指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兰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