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王锋

关键词:小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摘要:目的:概括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便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并研究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 组51例采用红霉素加阿奇霉素治疗,B组45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患儿;诊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B组。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进行概括,提高诊断率,为治疗争取时间;采用阿奇霉素加红霉素综合疗法比单独使用红霉素疗效更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与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储存发放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伴随着医学科学及医院的迅速发展,医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在医院使用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所以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成为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用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严格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以确保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并得以正确合理使用。

    作者:罗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术中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对小儿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实施体外循环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探讨和总结,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我院接收并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心病患儿182例,总结手术中各个时期的护理特点。结果:182例小儿患者手术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结论:在常规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点护理配合总结,确保手术顺利。

    作者:马丽芬;张津;韦芳;杨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观察前列地尔对尘肺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前列地尔对尘肺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尘肺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尘肺肺心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每日一次前列地尔静滴,剂量控制在250ml5%的葡萄糖内加入10μg 前列地尔。治疗两个疗程(2 w 为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及呼吸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较其治疗前比较,两组在呼吸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特别是反应肺功能及血液粘滞性的)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更加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尘肺肺心病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进行辅助可以有效善肺功能和血液黏滞性。

    作者:刘玉霜;田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补丁式缝合在产后出血中的疗效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补丁式缝合在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后,出现术中出血情况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补丁式缝合技术治疗产后出血,对照组使用临床传统方法,对比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补丁式缝合是一种优秀的临床剖宫产止血技术,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霞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采用剖腹产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而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止时,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咳嗽时,观察组患者术后3h、6h、12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眩晕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对策

    目的:对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本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中,抢救成功108例(93.1%),死亡8例(6.9%),其中包括失血性休克4例(3.4%),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3.4%),死亡者均为就诊时间过长者。结论:严重腹部外伤者应及时就诊,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京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西药与中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分析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物,西药则是指西医用的药物,将两类药物联合使用通常有助于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显著的疗效。然而一旦联用不当,轻则令药效降低,重则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为确保合理用药以及为患者的健康考虑,本文着重探讨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作者:于永长;张珍业;邵文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索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翼状胬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接受切除治疗,实验组接受切除治疗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相应的术后反应,如:流泪、眼内的异物感、疼痛以及移植片的轻度水肿,一个月后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1.9%。实验组复发率明显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良好,将复发率降到很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赵学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以基本常规治疗,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满意度情况。结论: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陶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3.8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 DBP、SBP 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总有效率高,血压下降显著。

    作者:王庆龙;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耳声发射对于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耳声发射(TEOAE)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100例,所有婴儿均进行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需于1月后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则需在3后月通过 ABR脑干诱发电位与声阻抗对婴儿进行听力诊断,得出听力是否损失的明确结论。结果:1100例新生儿中有921例通过初筛,通过率83.73%,175例通过复筛,两次总通过率为99.64%,4例未通过筛查的患儿均通过脑干诱发电位与声阻抗进行听力诊断,有2例(3耳)确诊为听力损失。本次研究中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1‰。结论:耳声发射对于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可快捷、无创地筛查新生儿听力状况,对于及时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及早加以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光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

    疝是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突出于体表形成包块的一种疾病[1]。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及多次妊娠等疾病造成长期腹内压增高或是先天性、后天性腹壁薄弱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2]。很多患者由于惧怕手术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后发展成巨型或复杂疝,甚至发生嵌顿疝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的发病率就越来越高[3]。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的疝修补网塞或疝修补平片修补腹壁缺损的一种疝修补术[4]。目前已基本取代了过去的传统手术[5]。本组收集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50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手术病例,设为治疗组;与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36例行常规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杨仕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囊虫病MR诊断(附21例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脑囊虫病的 M R表现。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21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 MR平扫,对9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对 MR征象进行分析,结合病理、血清试验协助诊断。结果:MR病灶显示存在四种不同变化:1.仅显示类圆形囊样变,主要为囊虫头节;2.囊虫头节变现不明显,仅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占位征象明显;3.多发斑点状低信号强度影,无占位病变;4.部分脑囊虫病可呈现环形强化、有的可出现点头状强化。结论:脑囊虫病的 MR诊断是临床上诊断该病可靠科学有效的一种诊断方式,为临床分期提供重要依据,为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线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蛋白含量变化分析

    目的: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本院病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75例,其中病毒性、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者各25例,抽取同期2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对照。所有患儿均于入院两天内腰穿采取脑脊液,测定脑脊液中的总蛋白(TP)含量、葡萄糖(GLU)生化指标。结果:中枢感染性疾病患儿总蛋白(TP)含量明显增高,不同疾病增高幅度不同,不同疾病GLU 含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测定CSF总蛋白(TP)含量对评估颅内感染性疾病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诊断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吕稳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840例患者,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分析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出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护士未及时对患者接诊分诊、缺乏严谨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态度、缺乏高度的院前急救意识、缺乏充实的急救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方法、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缺乏密切配合、患者自身问题。结论:在急诊科护患沟通中,需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服务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此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张邦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烧伤科病房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烧伤科病房综合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抽取我院烧伤科病房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组,对其行全面综合管理,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未实施综合管理的120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烧伤科病房全面综合管理后能明显减少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采取助产护理措施,了解患儿复苏的状况并作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有117例新生儿经过助产护理得到复苏,复苏率为97.5%,3例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新生儿产生窒息,但是当新生儿有窒息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做好评估工作,并给予助产护理,可将患儿的复苏率有效地提高,降低其死亡的几率。

    作者:朱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应用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阶段性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1.90%(5/4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14/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文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赫赛汀治疗HER-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护理分析

    目的:对赫赛汀治疗 HER -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4年3月32例 HER -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使用赫赛汀治疗前均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用药,并妥善保管药物。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5人在首次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8人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结论:对HER -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实施用药前评估、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等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进行正确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婕;彭亚敏;刘少娟;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