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菊
目的:探讨分析对新生儿肺炎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013年12月期间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患有肺炎的新生患儿148例,按照患儿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4例,对治疗组的患儿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使用普通二级护理模式。在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的时间,在住院期间对我院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d ,而治疗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d ,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住院期间,对照组患儿当中有1例患儿的家属与我院的护理人员发生了纠纷,虽然在有效沟通之后得到了解决,护理满意度为88%,且该组的问卷调查护理质量满意度平均为85分;治疗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5%,对该组患儿的家属的问卷调查护理质量满意度平均为97分,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新生儿肺炎患者当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矛盾的发生。
作者:吴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2013年间接收的100例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病死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据相关报告,近些年来,我国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只增不减,极大影响到儿童的健康,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鉴于此,文章对手足口病的流行关键环节与相关的防治措施展开了有效的探讨。
作者:邢美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理疏不。、沟通不对称、心理失衡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人患有抑郁症状。通过精神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了解,在精神性疾病患者症候群中,抑郁症患者占有比例在5%-10%左右,而且呈航线上升趋势。精神卫生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型呈现出来,而抑郁症患者作为一个护理群体越来越受到医院和康复机构的重视,本文结合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开展的护理进行总结,并得出在护理中比较有效的护理方法,从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人员相互借鉴。
作者:袁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及并发症情况,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心理护理组: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环境护理组:对患者所处环境进行严格地控制,保持就医环境洁净无菌;机械护理组:采用机械通气护理。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后观察并统计护理后所得到的治疗效果。结果:三个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都比对照组的好,其中机械通气护理组的效果好,心理护理组次之,而环境护理组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结论:选择正确的医疗护理方式在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内科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王文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物,西药则是指西医用的药物,将两类药物联合使用通常有助于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显著的疗效。然而一旦联用不当,轻则令药效降低,重则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为确保合理用药以及为患者的健康考虑,本文着重探讨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作者:于永长;张珍业;邵文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我国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高校医院,自身有其特有的管理思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管理效率,相对于其他类型医院,有其不同的解决方式。
作者:戚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流血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接诊的2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后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均为100%,均无邻近脏器损伤发生,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输血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的效果与子宫切除术相同,且操作简单,可有效减少输血和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争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3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32例的病例、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治愈30例,2例治疗无效后死亡,病死率6.2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窒息,因此早期的综合监护治疗、早期吸氧及气管切开,及早处理创面,合理补液,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洪业;马秀峰;侯鹏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及对其抢救和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对955例的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及回顾。结果:全组955例的病人,死亡251例(26%),植物生存32例(3.4%),重残93例(9.7%),中残108例(11%),恢复良好471例(49%)。结论:除脑疝外要保持呼吸均匀,手术后尽快恢复脑水肿,积极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用催醒剂、神经营养剂及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存活率和意识障碍苏醒率。
作者:李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08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掌握护理知识程度以及发生肺部感染概率进行对。结果:护理组掌握护理知识程度为93.33%,对照组为83.3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发生并发症概率6.67%,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30.00%,对照组明显高于护理组(P<0.05)。结论:对围术期心脏瓣膜置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减少发生并发症概率,这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韩琼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产后产后出血原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后出血产妇90例,回顾性分析90例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宫缩乏力63例,占总数70.00%;胎盘因素11例,占总数12.22%;软产道裂伤8例,占总数8.89%,凝血功能障碍8例,占总数8.89%。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制定预防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郑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治疗的效果,为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1年来我院进行体检以及就诊时所发现的137例糖尿病的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地进行分组,其中69例为观察组,68例为对照组,为患者首先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仅告知对照组是糖尿病前期,将来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建议对照组的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指导其生活的方式,叮嘱其规律运动、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观察组给予口头的嘱咐之外,与患者还要签订定期的随访、参加我们所举办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讲座等,连续追踪2年。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值转为正常的比例要比对照组高,转为糖尿病的比例比对照组低。结论:非药物干预在糖尿病前期时能够预防或延迟其发展成2型糖尿病。
作者:温少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与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尽快恢复平稳状态,改善预后,减少死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都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以基本常规治疗,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满意度情况。结论: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陶文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慢支肺气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综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共有27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65.1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的早期发病症状不太明显,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支肺气肿,病情反复。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反复情况的出现并让患者呼吸道以及肺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时患者的恢复进度也因此加快。
作者:张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与我院治疗的 HFMD患儿共338例,选取其中88例合并 M P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疗效与转归等情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小儿HFMD合并 MP的发病率为26.04%,多见于2-5岁 HFMD患儿中,临床表现除 HFMD 典型手、足、口部疱疹等症状外,有80例患儿存在发热症状,占90.91%,13例咳嗽,占14.77%,3例症状严重,除 HFMD典型症状外,还存在抽搐、抖动等症状,占3.41%,本组患儿通过口服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均起到显著疗效,两种方式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易引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造成进一步伤害,建议及早监测,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俞学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护理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从近四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中患者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使患者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吴清亚;鲁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脑卒中的病患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统计效果和病患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刘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