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研究

都雪艳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探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与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尽快恢复平稳状态,改善预后,减少死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剂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剂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10例于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观察组加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及相关的麻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 HR、MAP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 MAP 和 H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剂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确切,患者清醒质量高,可作为无痛人流的理想麻醉药物。

    作者:尹自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拟疏肝理血方治疗月经失调44例

    目的:研究自拟疏肝理血方对月经失调的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自拟疏肝理血方治疗,对照组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变化。结果:2组E2、P和LH三者的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的各激素差值中,E2和P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H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E2和P)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华杭;黄俊华;王建彬;胡东坡;隋翠翠;黄祚军;王雪莉;呼军明;赵爱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望对今后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的各项目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败血症、脑膜脑炎型李斯特菌病一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伴头痛6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0天前有背部数十处针刺伤史。查体:体温39.8℃,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高级智能正常,颅神经未见确切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对称5级,病理征阴性,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背部皮肤可见数十处针刺伤疤痕。辅助检查: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0.218×109/L ,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蛋白定量0.53g/L,氯化物117.6mmol/L,葡萄糖1.57 mmol/L ,腺苷脱氨酶7U/L ,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 DNA 阴性,结核杆菌DNA 阴性,墨汁染色涂片及抗酸染色涂片检查阴性,脑脊液结核杆菌抗体 IgG、IgM 阴性,血常规 WBC 6.68×109/L ,N 97.1%,hsCRP 39.0mg/L ,头颅 M RI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脑炎?双侧额部白质区多发缺血灶。血培养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生长,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敏感。临床诊断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病(败血症、脑膜脑炎型),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5.0/次,12小时一次,静脉点滴,丁胺卡那0.4/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利福平0.45/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并予以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经上述治疗8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基本缓解,颈阻阴性,复查血常规 WBC5.69×109/L ,N65.8%, hsCRP6.0mg/L。病人病情明显缓解自动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开塞露联合催产素在临产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为了研究开塞露纳肛在分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开塞露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的产程、阴道分娩、伤口愈合和副作用等。结果:表明分娩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开塞露阴道分娩率达到95%,而对照组为88.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羊水污染高于开塞露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会阴伤口、腹部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在使用中无1例发生宫缩过强,也未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有助于促进产程,减轻孕产妇痛苦,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伤口感染率。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抑郁症患者护理的主要方法

    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理疏不。、沟通不对称、心理失衡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人患有抑郁症状。通过精神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了解,在精神性疾病患者症候群中,抑郁症患者占有比例在5%-10%左右,而且呈航线上升趋势。精神卫生所面临的艰巨性和复杂型呈现出来,而抑郁症患者作为一个护理群体越来越受到医院和康复机构的重视,本文结合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开展的护理进行总结,并得出在护理中比较有效的护理方法,从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人员相互借鉴。

    作者:袁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应用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阶段性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1.90%(5/4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14/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文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乡镇卫生机构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法的总结介绍

    我院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已耕耘多年,其功能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在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宣传及管理中伴演着重要的角色。现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总结提出乡镇卫生机构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基本方法,以供大家共同商榷。

    作者:姜兴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

    目的:探讨IgG、IgA、IgM 、C3、C4抗核抗体(ANAS)、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 -DNA)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IgG、IgA、IgM 、C3、C4的检测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ANAS采用间接荧光法,抗ds-DNA 采用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ENA采用免疫印记法,分别对56例活动期SLE患者、71例非活动期 SLE 患者的血清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 活动组患者 IgG、IgA、IgM 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3、C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LE非活动组IgG与IgA 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它各项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SLE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进展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党荣敏;刘元忠;谢洪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其诱因、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及佳处理方法。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于肥胖、术后并发症、咳嗽、缝合、手术前没有给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解决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彭英;汪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婴幼儿腹泻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婴幼儿腹泻治疗采用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6月间,我院门诊治疗的婴幼儿腹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和止泻、助消化、抗菌素对照组,分析两组在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婴幼儿腹泻患者,常见原因为饮食不当、肠胃受凉或病毒感染所致,给予肠道益生菌、适当止泻、助消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横式切口剖腹产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横式切口在剖腹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横式切口剖腹产。记录并统计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评价产妇术后3d的疼痛程度及自理能力。结果:本组42例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28±5.67)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7.28±32.19)min ,平均住院天数为(4.3±1.4)d。术后3d ,本组42例产妇中,39例(92.86%)患者轻度疼痛,3例(7.14%)患者中度疼痛,无患者重度疼痛。产妇术后自理能力的优良率为88.09%(37/42)。结论:于剖腹产中选择新式横式切口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产妇术后自理能力,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金松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穴位按压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0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与实验组(n=150),对照组手术后按常规护理,协助患者每2~3小时翻身活动1次,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4-6小时以胶布内粘王不留行籽穴位按压。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后肛门气排、排便时间、腹胀发生,肠痉挛性腹痛发生及进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进行穴位按压具有补脾健胃,消食导滞、行气止痛,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胀发生的功效。

    作者:余志敏;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2例,对照组患者治愈26例,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采用整体护理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患者200例,100例给予常规护理,100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1±7.9)d低于对照组(38.4±4.2)d ,基础次数、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13.6±93.1)次/人、(89.0±5.3)分高于对照组(143.2±43.9)次/人、(76.2±22.7)人,不良结局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0例次低于对照组90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运用人性化服务,有助于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与循证护理结合在卧床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与循证护理对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骨60岁以上骨折术后患卧床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患者并发症由10%下降到5%,。住院时间平均减少4天,患者满意度由75%提升到95%。结论:此方案对6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可以减少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肿瘤化疗患者进行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时制定出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肿瘤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130例进行 PICC置管的患者,观察记录其并发症,并且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130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发生穿刺点渗血5例,穿刺点感染4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出2例。结论:PICC置管术对于传统的末端静脉血管置管对于肿瘤化疗患者具有较好的降低患者痛苦的作用,但是操作不当让然会有少量并发症的发生。运用较好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明月;李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1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63%,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实行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康复的机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如娟;赵云丽;郑静;杨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和缬沙坦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氢氯噻嗪片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5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和缬沙坦的综合治疗,副作用小,且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咸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颈炎漏诊漏治对物理治疗后出血及感染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炎漏诊漏治对物理治疗后出血及感染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60例宫颈炎患者,其中221例患者在接受宫颈波姆光治疗前,就没有宫颈炎,为无宫颈炎组;76例宫颈炎患者已治愈,为宫颈炎治愈组;173例患者漏诊漏治,为漏诊漏治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三组患者接受宫颈波姆光治疗后宫颈出血与感染的影响。结果:漏诊漏治组在接受宫颈波姆光治疗后的术中出血、术后感染以及术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炎组、宫颈炎治愈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在宫颈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