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药房退药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医院经济效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医院药房退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具体探析,研究药房退药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医院药房中的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作者:代洪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子宫破裂是在妊娠晚期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检查与提高产科质量可以使子宫破裂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子宫破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数可以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理缩复环、子宫压痛、血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建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旨在为临床提出科学有效对策,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9例,总结新生儿的出生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表明早产发生率为23.6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6.8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61%、胎位异常发生率为11.24%、胎儿畸形率为11.24%、脐带异常发生率为10.11%、巨大儿发生率为6.74%。结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主要有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儿畸形、脐带异常,在妊娠期间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保健并定期进行全面的产检,尽早发现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卢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对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得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23天,治疗后痊愈为13例,占36.1%;好转为21例,占58.3%;无效为2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病因、病型,制定合理得当的护理措施对增强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结论: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于基层医生临床推广。
作者:唐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既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也是对其体内生理生化过程产生积极的有利影响,促使疾病向康复方向发展的基础。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30例患儿均患有相关病史,病程在3d-60d。肝细胞型是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抗生素占第一位。结论:小儿药物性肝损伤首发症状有很多种,很容易造成肝外症状起病,应该与病毒性肝病等相互鉴别。小儿采用抗生素能够引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对小儿进行监测是避免小儿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8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并且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74例,整复有效率为92.5%,其中3例因套叠时间长,复位失败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作者:郭江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用药依从性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疗后满意度83.33%,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祁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5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搜集,并且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治疗组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占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能够有效的阻止出血量,能够调节月经周期,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5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9例采用氧氟沙星常规治疗,研究组29例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效果较为确切,不仅能够抑制下腹疼痛以及白细胞的生成;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肝功能,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30例胃癌化疗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与SAS自评测试,并比较两组自评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自评得分相比对照组而言,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与焦虑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康复效果。
作者:吴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致使精神分裂患者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程过程、病前性格不良、住院次数多、婚姻状况不佳等。结论:医护人员应当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状况有所提高。
作者:刘飞云;吴君;杨桂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防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名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加强职业防护的专项教育和督导工作,观察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前后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职业损伤发生率。结果:100名护士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后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职业损伤发生率与实施相关措施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防护的专项教育和督导工作,可明显提高其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行为执行率,减少职业损伤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惠仙;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22例为观察组,并在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分娩中新生儿锁骨骨折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腹围头围比值、孕妇的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值、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异常情况,并分析经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出生体重在3.5kg以上的占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9%,其腹围头围的比值在1.02以上者占81.8%,明显高于对照组9.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骶耻外径值在18-19cm ,坐骨结节间径值8-8.5cm 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观察组的胎位异常和产程异常分别为54.5%、81.8%,对照组的胎位异常和产程异常分别为31.8%、8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虽然愈合快,引起永久性的畸形也不多,但采取正确熟练的助产手法、提高助产技术都是防止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关键。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7岁,因发热伴全身皮疹10余天入院。患者3月前确诊为HIV 阳性,1月前予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方案为3TC (拉米夫定)+ AZT(齐多夫定)+ NVP(奈韦拉平),服药2周后即10余天前病人出现全身皮疹,皮疹为充血性、弥漫性斑丘疹,初见于四肢,后迅速蔓延至全身,伴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9℃,R22次/分,P 98次/分,BP 125/75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全身皮肤可见充血性、弥漫性、脱屑样皮疹,多发性创面破溃,大量渗液,双眼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鸣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CD4110个/μl ,生化:血总蛋白45g/L,白蛋白21.4g/L,血常规 WBC5.61×109/L,N79.7%。胸部CT 示双下肺炎变,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入院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肺部感染,AIDS ,低蛋白血症。治疗及转归:将病人安置在宽敞、通风的单人间隔离治疗,停用抗病毒药物,入院后第一周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40mg/d(分为两次,一次120mg),泰能0.5 ivgtt q8h ,口服氯雷他定10 mg qn ,同时给予血浆、人血白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及补充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加强皮肤护理。经治疗1周,病人体温正常,皮疹逐渐好转。抗生素降阶梯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0 ivgtt q12h ,甲基强的松龙减量为120mg/d(分为两次,一次60mg),治疗,抗感染治疗3周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停用抗生素,此外随病人皮疹好转,甲基强的松龙渐减量,入院第四周激素改为强的松10 mg tid治疗,五周后停用激素,患者皮损得到治愈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颈源性头痛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 C1、C2横突注射联合小针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的头痛视觉模拟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缓解患者的头痛情况,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头面部重度烧伤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小儿头面部重度烧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护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26例头面部重度烧患儿经补液、抗炎、抗休克、抗感染、清创缝合皮移植等临床治疗措施下,经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治疗优良率为88.46%,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例患儿出现高热惊厥,1例患儿出现伤口重度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其余24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头面部烧伤患儿,治疗时应加强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充分补液治疗,保持呼吸道通.,预防肺部感染,预防高热惊厥。
作者:晏成凤;龙行梅;覃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关节功能恢复优为37.5%,良为50.0%,可为10.0%,差2.5%,总优良率为87.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短期疗效肯定,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蜀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