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房退药中的风险管理探究

代洪浩

关键词:医院, 药房退药, 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药房退药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医院经济效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医院药房退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具体探析,研究药房退药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医院药房中的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68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所有患者摄X线正位、侧位以及双斜位片。结果:20例患者为椎间隙狭窄,占29.41%;27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占39.71%;10例患者为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4.71%;6例患者为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8.82%;5例患者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7.35%。结论:青年型颈椎病在X 线摄片上具有明显特征,对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壁脓肿的 CT 诊断

    在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医师读片习惯以腹内脏器为主,带忽视了腹壁病变的存在,致腹壁疾病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致腹壁皮下、鸡肉、腱膜等组织坏死,预后极为不良,旨在重视腹壁疾病的存在,提高腹壁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将笔者医院 CT 检查,经手术切除及经皮下穿刺引流冲洗治疗的20例腹壁脓肿报告如下。

    作者:岳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入孕三烯酮组与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年内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孕三烯酮组(87.5% vs 66.7%,P<0.0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3.8%和7.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三烯酮组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7.7% vs 33.3%,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关节酸痛、痤疮、肝功能损害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与口服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作者:苏世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2013年间接收的100例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促进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病死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的术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的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68例重度子痫患者,按照入院住院号的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32/34)、满意度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71.43%(25/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患者积极采取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其诱因、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及佳处理方法。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于肥胖、术后并发症、咳嗽、缝合、手术前没有给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解决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彭英;汪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鼠神经因子治疗希罗达致手足征疗效临床观察

    本文探讨鼠神经因子治疗抗癌药希罗达致手足征(H FS )疗效的临床观察,并与维生素B6治疗 H FS 的疗效作对照。得出结论:H FS 的发生与希罗达剂量积累有关,与年龄及既往是否曾使用过5-fu无关。口服希罗达同时配合 NGF使用,明显减少 HFS 的发生,同时缓解 HFS 症状,从而避免希罗达使用者药物减量及停药,保证患者疗程、疗效。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以及早期干预,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333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病因及其造成的严重性。结果: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新生儿窒息率为3.9%,其中轻度窒息率为88.3%,重度窒息率为11.7%。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自然分娩占37.8%;剖宫产占52.6%;阴道助产占9.6%。多种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为主要因素,占26.4%,其次分别为早产16.2%、羊水量异常15.3%、胎位产程14.4%。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产力异常、胎心监护异常等病因占的比例较小。结论:多种产科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必须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预防早产。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和提高接产专业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何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肿瘤化疗患者进行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时制定出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肿瘤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130例进行 PICC置管的患者,观察记录其并发症,并且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130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发生穿刺点渗血5例,穿刺点感染4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出2例。结论:PICC置管术对于传统的末端静脉血管置管对于肿瘤化疗患者具有较好的降低患者痛苦的作用,但是操作不当让然会有少量并发症的发生。运用较好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明月;李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藻酸盐敷料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20例,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二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比较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患者疼痛程度、伤口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St (p<0.05)。结果:二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后产生胃排空障碍现象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例胃癌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的情况下均采用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予以胃减压以及肠内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9.23±4.41)min ,且未发现与导管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预后较好;术后第2d对所有患者采用空肠营养管予以营养支持,平均(7.28±1.58)d后完全脱离肠外营养;术后胃动力夹闭胃引流管平均时间为(19.37±7.71)d ,留置时间平均为(35.73±11.72) d,所有患者在拔管时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营养汲取状况与术前相比较好,改善情况理想。结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应用于胃癌术后排空障碍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胃减压以及营养支持效果,对患者的临床体征、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国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对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得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23天,治疗后痊愈为13例,占36.1%;好转为21例,占58.3%;无效为2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病因、病型,制定合理得当的护理措施对增强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思考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损伤,如果没有经过妥善的处理,就会使患者的桡腕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提出了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思考,通过概述,希望可以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治疗的疗效得到提高,使患者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女性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总结25例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1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女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结果:15例患者无一例脱管,2例置管未愈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12例治愈出院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创伤小,皮肤组织损伤少,更加适合女性患者,置管期间针对穿刺管、穿刺点细致的护理是保证穿刺管通畅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鄢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 Pilon骨折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全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骨折处进行 X 线片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浅表皮肤患者4例,占比8%,没有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10例,占比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率差异显著(p=0.04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密度基本改善状况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优先选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患者胫骨解剖结构以及功能的正常,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避免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患者骨骼恢复较快而且效果较理想。

    作者:张智文;张浩;毕锐;侯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输液和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在患者肩、背及双臂加盖充气式保温毯,采用 Warm Touch 调节温度为38℃综合护理措施,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体温比较,术毕对照组体温下降显著;术中对照组的体温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术中进行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包琼;李艳;龚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1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63%,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术期患者实行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康复的机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如娟;赵云丽;郑静;杨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麻风二联疫苗免疫接种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麻风二联疫苗免疫接种与护理,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接种疫苗的1508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使用麻风二联疫苗0.5毫升在上臂三角肌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使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1508例儿童接种全部成功,接种后有15例儿童出现发烧情况,30例出现皮疹,经过有效护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麻风二联疫苗的正确接种和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临床实践中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与我院治疗的 HFMD患儿共338例,选取其中88例合并 M P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疗效与转归等情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小儿HFMD合并 MP的发病率为26.04%,多见于2-5岁 HFMD患儿中,临床表现除 HFMD 典型手、足、口部疱疹等症状外,有80例患儿存在发热症状,占90.91%,13例咳嗽,占14.77%,3例症状严重,除 HFMD典型症状外,还存在抽搐、抖动等症状,占3.41%,本组患儿通过口服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均起到显著疗效,两种方式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易引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造成进一步伤害,建议及早监测,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俞学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