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损伤,如果没有经过妥善的处理,就会使患者的桡腕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提出了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思考,通过概述,希望可以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治疗的疗效得到提高,使患者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分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20ml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 ,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 a -糜蛋白酶8mg+生理盐水20ml ,bid ,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32例20显效,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直接,方便,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上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慢支肺气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综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共有27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率为65.1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的早期发病症状不太明显,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支肺气肿,病情反复。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反复情况的出现并让患者呼吸道以及肺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时患者的恢复进度也因此加快。
作者:张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先兆早产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观察组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先兆早产的首选。
作者:刘稳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面瘫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满意度为89.04%,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54.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阙道琼;曾德军;郭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将规范化管理应用到药房管理中,分析应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在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规范化管理后,药房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房管理的质量,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沈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正畸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PAR评分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前牙排列、后牙排列、覆盖、覆牙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PAR总分(16.48±2.13)分与治疗前(5.29±0.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脱矿率为8.0%。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口腔畸形方面疗效显著,但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孔德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合并浅前房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行超声波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中央前房深度<2.5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白内障患者共80眼,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1.0)17眼,占21.25%;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1.0)50眼,占62.50%。所有术眼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术前术后相比明显存在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浅前房深度合并晶状体硬度分级患者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乳化能量相比,不同前房深度硬度相同患者EPT 、APT 、AVE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硬度分级浅前房深度相同患者 EPT 、APT 、AV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出现可逆性水肿18眼,占22.50%,均在术后1周内恢复透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中央前房深度加深,眼压下降,视力得到矫正。
作者:王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加强护理人员与小儿家属的良好沟通,探讨其对提高小儿心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儿63例,病程中,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于治疗结束后对小儿临床疗效及家属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治疗满意度为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及70.0%,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的良好沟通,可显著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焦虑,促进患者家属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
作者:罗银银;董茜;周会萍;贺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根据越来越多的儿童体检报告,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和病史采集检测方式,来探讨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和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研究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共研究了8种模式。对于遗传来来,当母亲健康、父亲为乙型肝炎者,则它的孩子感染这种病的几率高于父亲;当父母双方或单方为乙型肝炎感染者,则孩子感人率高于父母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逐渐下降,那么进行加强免疫预防的儿童抗- HBs阳性率高于未加强者。随着抗-HBs的水平降低,会出现病源感染率未下降的趋势。总结得出结论:乙肝疫苗具有持久免疫保护的作用。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以天柱妇幼保健院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为例,总结基层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经验,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价值,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患者,患者均来自于天柱县地区,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的有85例,漏诊3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的符合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此项超声诊断。
作者:吴柳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我国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于高校医院,自身有其特有的管理思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管理效率,相对于其他类型医院,有其不同的解决方式。
作者:戚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望对今后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的各项目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8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关节功能恢复优为37.5%,良为50.0%,可为10.0%,差2.5%,总优良率为87.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短期疗效肯定,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蜀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8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并且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74例,整复有效率为92.5%,其中3例因套叠时间长,复位失败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作者:郭江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高热惊厥的儿童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入我院的小儿高热患者60例,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24例,呼吸道感染20例,扁桃体炎症16例。记录并总结急诊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观察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脑部组织,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要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护理。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旨在为临床提出科学有效对策,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9例,总结新生儿的出生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表明早产发生率为23.6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6.8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61%、胎位异常发生率为11.24%、胎儿畸形率为11.24%、脐带异常发生率为10.11%、巨大儿发生率为6.74%。结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主要有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儿畸形、脐带异常,在妊娠期间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保健并定期进行全面的产检,尽早发现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卢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学类学生与非医学类学生性知识与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所医学类院校和2所非医学类院校进行调查,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 F检验、2检验。结果:医学类学生523人,非医学类学567人,不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居住地、不同性格、父母亲文化等在性知识掌握程度上有差异(P<0.0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在“未婚同居、是否手淫、性困惑、性行为观点”(P<0.05),在“是否发生过性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是否有发生性行为意愿”(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医学生性知识掌握程度、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等高于非医学生。结论:医学生性观念较开放,应加强非医学生性健康教育。关注不同对象的特殊性,作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
作者:楚亚林;刘国琴;李文君;王磊;吴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