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0例疗效观察

唐武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椎间管松解术, 牵引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结论: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于基层医生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量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微量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为更好地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1日-2012年8月1日在我院进行心外科手术患者共45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利用微量泵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45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微量泵临床效果良好,总满意度95%,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合理正确的使用微量泵能够提高心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进程。

    作者:李敏;陈琳;范丽;惠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横式切口剖腹产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横式切口在剖腹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横式切口剖腹产。记录并统计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评价产妇术后3d的疼痛程度及自理能力。结果:本组42例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28±5.67)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7.28±32.19)min ,平均住院天数为(4.3±1.4)d。术后3d ,本组42例产妇中,39例(92.86%)患者轻度疼痛,3例(7.14%)患者中度疼痛,无患者重度疼痛。产妇术后自理能力的优良率为88.09%(37/42)。结论:于剖腹产中选择新式横式切口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产妇术后自理能力,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金松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门诊分诊质量的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浅析在我院实行护理干预之后对内科门诊分诊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自2012年2月份起,我院内科门诊部在分诊方面开始实行护理干预,主要从完善我院的护理服务制度以及明确门诊分诊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我院门诊护理人员在礼仪礼貌方面的修养、提高我院门诊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我院门诊分诊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方面实施。结果:我们将自行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由医院的相应的人员发放。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内科患者随机选取200名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并及时将调查问卷回收,此次研究中,调查问卷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00%。在进行门诊分诊以后患者对就诊流程更加清楚的有(95.92%)、患者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96.94%)、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96.43%)、患者就诊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为(12.75+3.12)min ,无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从对我院内科门诊分诊实施护理干预以来,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患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作者:谈祥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臌胀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臌胀患者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护理。方法:用带孔内瘘针从脐耻联合中外方处进行腹穿抽出腹水再利用超滤泵及血路管将浓缩的腹水回输体内的治疗护理。结果:用此方法效果明显。

    作者:郝银香;张甜甜;霍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莫沙必利和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吗丁啉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以莫沙必利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与吗丁啉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莫沙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吗丁啉,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临床上可选择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

    作者:廖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概括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便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并研究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 组51例采用红霉素加阿奇霉素治疗,B组45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患儿;诊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B组。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进行概括,提高诊断率,为治疗争取时间;采用阿奇霉素加红霉素综合疗法比单独使用红霉素疗效更好。

    作者:王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赵潮华;陈赛莲;许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道胰腺疾病的诊治进展

    目的:探讨B超、CT 、MRI(核磁共振成像)、EPCP(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对胆道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胆道胰腺疾病患者分别经B超、CT 、MRI(核磁共振成像)、EPCP(逆行性胆胰管造影)进行检查,对比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经不同辅助检查手段的确诊情况。160例胆道胰腺疾病中胆囊炎40例、胆结石70例、胰腺炎30例、胰腺癌20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B超、CT 、MRI(核磁共振成像)、EPCP(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对于胆道胰腺疾病(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胰腺癌)的确诊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B超仅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确诊率较高,对于胰腺炎、胰腺癌的确诊率不如CT 以及 MRI ;MRI对于胰腺癌以及胰腺炎的确诊率明显优于CT 。 ERCP对于各类胆道胰腺疾病均有较高的确诊率,是目前胆道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

    作者:涂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吸吮乳汁下足跟采血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儿在进行下足跟采血时吸吮乳汁对疼痛的缓解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60例,30例新生儿为吸吮乳汁组,另30例为常规组。记录这些新生儿在接受疼痛刺激前20秒、2分钟、4分钟和接受疼痛刺激后20秒、2分钟、4分钟的心率值、呼吸频率还有哭声的时间,同时在足跟采血后的1分钟后通过新生儿的面部编码系统进行新生儿疼痛评分。结果:在穿刺后20秒时,常规组和吸吮乳汁组新生儿的心率都明显加快且P<0.01,吸吮乳汁组在2分钟时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常规组在4分钟时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进行疼痛刺激后20秒后常规组和吸吮乳汁组的新生儿的呼吸频率都加快且P<0.05,吸吮乳汁组在2分钟时达到正常水准,常规组在4分钟时达到正常水准;穿刺后两组新生儿的哭声长短进行比较,吸吮乳汁组的婴儿哭声明显比常规组短,P<0.01;疼痛评估量表评分是吸吮乳汁组明显比常规组低,且P<0.01。结论:吸吮乳汁对新生儿来说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陶登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基因治疗及其发展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本文阐述了它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基因治疗的策略、基本程序、外源基因的表达及检测、基因治疗的未来展望等方面做了基本的介绍,从而对基因治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作者:刘斌忠;吴世鹏;乌日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67例不孕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医院妇产科5年来收治的67例患有不孕症患者在护理干预实施前后进行心理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程度显著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不孕症妇女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精神因素,以提高患者的受孕机会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恶性肿瘤。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配合热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观察与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15/2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为12.00%(3/25),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具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陆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心脏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随患者意愿自主进行康复锻炼)、康复组(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对照组手术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需要的监护时间为41.30±2.60h ,住院天数为31.28±1.78d ;康复组手术后使用康复护理方法需要的监护时间为38.80±2.30h ,住院天数为20.30±2.48d。心脏手术患者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使用 mannw hitney 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前心功能比较发现,V=529.000;手术后进行不同护理后心功能比较,V=287.500。结论:对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给整个家庭减少麻烦。

    作者:周会萍;郑静;贺媛;董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诊护士的艰辛

    医患关系这个话题,日久弥新。许多患者抱怨,上了媒体,引人关注,让人愤怒。在医院里,同样听到许多护理人员抱怨,但多半只是同事之间发发牢骚,解解怨气,摇头叹气不该选择不受大家尊重的护理职业,呼吁全社会营造尊重护士、爱护护士、重视护理、才能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健康的发展。

    作者:王艳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中医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临床中采用中医以及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运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运用中医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杨正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常规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筛选常规稳定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40-60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原治疗加护理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对2组分别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患者血糖的改善有利,是改善血糖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地塞米松+痰热清雾化吸入)和对照组(给予α-酶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加入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等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痰色改善时间、痰量减少时间、C -反应蛋白(CRP)正常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心理护理对提高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加强心理护理应用在提高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治疗两组,并分别对其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与在常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治疗,对比观察加强心理护理的个性化性心理护理在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中的疗效及评价。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焦虑与精神情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在焦虑、生存质量、精神及心理等评分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与身体机能、视功能、社会评分均无存在差异。结论:对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施行加强心理护理的措施,不仅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提高疗效与护理的质量,并能更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作者:李艳;闵洁;李燕;王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补液治疗

    目的:对产科失血性休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补液治疗。方法:对入住我院的52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为补液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结果:5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抢救和积极治疗,均得到良好恢复。全部患者经液体治疗后,意识模糊、肢体湿冷、面色苍白、指趾发绀、嘴唇发抖;呼吸急促、脉搏细微、心律加快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讨论: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补液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大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存在出血倾向的孕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1%,组间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