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内科门诊分诊质量的影响临床观察

谈祥玉

关键词:护理管理, 门诊分诊, 质量, 效果
摘要:目的:浅析在我院实行护理干预之后对内科门诊分诊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自2012年2月份起,我院内科门诊部在分诊方面开始实行护理干预,主要从完善我院的护理服务制度以及明确门诊分诊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我院门诊护理人员在礼仪礼貌方面的修养、提高我院门诊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我院门诊分诊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方面实施。结果:我们将自行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由医院的相应的人员发放。将自2012年9月到2013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内科患者随机选取200名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并及时将调查问卷回收,此次研究中,调查问卷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00%。在进行门诊分诊以后患者对就诊流程更加清楚的有(95.92%)、患者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96.94%)、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96.43%)、患者就诊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为(12.75+3.12)min ,无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从对我院内科门诊分诊实施护理干预以来,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患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观察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04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鼻癌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6min 步行、LVEDD、LVEF 分别为(1.79±0.21)NTHA、(510.21±51.67)m、(53.21±10.21)m m、(46.25±10.12)%,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用药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用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各42例,根据病情及临床效果的差异分析缬沙坦药物的诊治方案及进展,指导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用药实践。结果:联用缬沙坦治疗患者在血压值、BMI指数、动脉硬化指数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显著降低血压,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刘联家;洪翠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态,为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护士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口头询问方式交流,对本例艾滋病病人心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艾滋病病人存在不同的心理反应,主要为孤独感、恐惧、愤怒、自愧等。结论:根据其心理特点给予对症护理,对艾滋病人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邹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输液和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在患者肩、背及双臂加盖充气式保温毯,采用 Warm Touch 调节温度为38℃综合护理措施,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体温比较,术毕对照组体温下降显著;术中对照组的体温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术中进行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包琼;李艳;龚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中医医院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必要性

    目的: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采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39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沟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9.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运用护患沟通理念,能够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诊护士的艰辛

    医患关系这个话题,日久弥新。许多患者抱怨,上了媒体,引人关注,让人愤怒。在医院里,同样听到许多护理人员抱怨,但多半只是同事之间发发牢骚,解解怨气,摇头叹气不该选择不受大家尊重的护理职业,呼吁全社会营造尊重护士、爱护护士、重视护理、才能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健康的发展。

    作者:王艳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注射术,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三周后采用 VAS 模拟评分法及关节活动度测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 VAS评分、AROM (主动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 比较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的AROM 均大于对照组前屈、后伸、外展的 AROM (P<0.05)。结论:在肩关节注射术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的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祁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入孕三烯酮组与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1年内妊娠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孕三烯酮组(87.5% vs 66.7%,P<0.05);米非司酮组及孕三烯酮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3.8%和7.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三烯酮组相比,米非司酮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7.7% vs 33.3%,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关节酸痛、痤疮、肝功能损害及体重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结论:与口服孕三烯酮相比,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妊娠率高,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作者:苏世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采取助产护理措施,了解患儿复苏的状况并作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有117例新生儿经过助产护理得到复苏,复苏率为97.5%,3例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新生儿产生窒息,但是当新生儿有窒息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做好评估工作,并给予助产护理,可将患儿的复苏率有效地提高,降低其死亡的几率。

    作者:朱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耐高压双腔PICC管在SICU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PICC管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双腔 PICC 置管的病人28例,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双腔PICC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 PICC 导管可以同时满足两路静脉输液的需要、可注射造影剂,可以输血,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监护室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并且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县级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漏洞,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简要分析了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杨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索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翼状胬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接受切除治疗,实验组接受切除治疗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相应的术后反应,如:流泪、眼内的异物感、疼痛以及移植片的轻度水肿,一个月后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1.9%。实验组复发率明显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良好,将复发率降到很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赵学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3.8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 DBP、SBP 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总有效率高,血压下降显著。

    作者:王庆龙;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贵州地区专科和高职学校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路

    贵州地区专科和高职学校都开设了卫生统计学课程,多年来教学一直围绕考试进行,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针对当前专科和高职学校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状况,提出教学改革思路。

    作者:邓朝霞;罗湛;陈永川;刘仕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护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外科临床护理人员采取了分层管理的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的情况。结果:在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之后心外科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基础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性由于实施之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的模式后,员工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的工作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在其他医院心外科以及其他科室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代丽敏;王春丽;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鼠神经因子治疗希罗达致手足征疗效临床观察

    本文探讨鼠神经因子治疗抗癌药希罗达致手足征(H FS )疗效的临床观察,并与维生素B6治疗 H FS 的疗效作对照。得出结论:H FS 的发生与希罗达剂量积累有关,与年龄及既往是否曾使用过5-fu无关。口服希罗达同时配合 NGF使用,明显减少 HFS 的发生,同时缓解 HFS 症状,从而避免希罗达使用者药物减量及停药,保证患者疗程、疗效。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90例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产后产后出血原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后出血产妇90例,回顾性分析90例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宫缩乏力63例,占总数70.00%;胎盘因素11例,占总数12.22%;软产道裂伤8例,占总数8.89%,凝血功能障碍8例,占总数8.89%。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制定预防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郑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住院的花销以及住院的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实施诊疗、护理、健康指导,可以减少其平均住院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琳;李敏;惠海艳;范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新生儿均施行优质护理,具体包括出生30分钟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辅食的添加、预防注射以及喂养等常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进行连续观察,采用弹性排班制度等以及抚触护理。记录实施以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以新生儿的父母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评价护理满意度并让他们反馈对我院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探索防护措施。结果:以上120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117/120),另外3例不满意患者,1例新生儿啼哭不止,家长因此非常担忧,1例新生儿稍有发热问题,另1例新生儿则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所疏忽,以致喂食时间有所延误,护理工作出错率为2.50%。结论: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在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护理人员应该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人员因素等着手采取全面的防护措施,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作者:赵美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