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朝霞;罗湛;陈永川;刘仕云
我院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已耕耘多年,其功能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在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宣传及管理中伴演着重要的角色。现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总结提出乡镇卫生机构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基本方法,以供大家共同商榷。
作者:姜兴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护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外科临床护理人员采取了分层管理的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的情况。结果:在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之后心外科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基础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性由于实施之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的模式后,员工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的工作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在其他医院心外科以及其他科室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代丽敏;王春丽;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适度运动有益身心健康,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和心率均明显增加,这被认为是心功能改善的特征表现。然而力竭性运动则可引起机体的损伤,导致多脏器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这其中,心脏损伤占有重要地位。红景天苷分子是从景天科植物红景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苯乙醇类化合物,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抗微波辐射、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调节、强心,以及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其中,红景天苷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红景天苷对力竭性运动心脏的影响做以综述。
作者:宋金胜;佟丽华;李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从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入我院生产的,有着高危出血因素的产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产妇,观察组50例产妇。观察组在胎儿分娩中,胎前肩分娩出时,对产妇使用口服的米索前列醇400μg ;对照组50例产妇,在胎前肩分娩出来后,对产妇进行静脉10%葡萄糖溶液的注射,同时,要使用20U 缩宫素。而产妇的出血量可以使用容积法或者卫生纸称重法进行计算。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在产后2h的出血量达到了(206.1±34.5)ml ,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产后2h的出血量达到了(295.6±38.6)ml ,观察组的预防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50例产妇仅有一例出现产后出血,而对照组50例产妇有5例出现产后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米索前列醇使用十分方便,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预防产妇的产后出血,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魏立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治疗的效果,为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1年来我院进行体检以及就诊时所发现的137例糖尿病的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地进行分组,其中69例为观察组,68例为对照组,为患者首先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仅告知对照组是糖尿病前期,将来可能会发展成糖尿病,建议对照组的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指导其生活的方式,叮嘱其规律运动、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观察组给予口头的嘱咐之外,与患者还要签订定期的随访、参加我们所举办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讲座等,连续追踪2年。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值转为正常的比例要比对照组高,转为糖尿病的比例比对照组低。结论:非药物干预在糖尿病前期时能够预防或延迟其发展成2型糖尿病。
作者:温少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常规治疗,研究组33例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4.24%,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效果比较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阴道出血,促进胎儿的成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和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对产妇分娩机转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不采取干预措施,按照正常顺产步骤操作。观察组在产妇的分娩期提供体位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经枕后位转为枕前位的成功率、剖宫产率以及第一和第二产程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有24例产妇成功从枕后位转变为枕前位,并经阴道分娩成功,所占比例为80%,只有6例产妇后转为剖宫产;对照组产妇中只有9例产妇成功从枕后位转变为枕前位,所占比例为30%。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的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体位矫正法可以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产力,进而缩短产妇的产程,同时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不仅简单易行,同时不会对产妇造成任何伤害,对医院的设备等也没有要求,适用性非常广,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邓映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旋转推进法手术治疗唇裂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唇采用旋转推进术式治疗的唇裂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满意度。结果:100例患者手术时间均为(103.7±4.3)min ;术中出血量(83.2±5.7)ml ;术后拆线时间(7.2±0.7)d ;住院时间(8.7±1.3)d ;术后满意58例,占58.00%;较满意23例,占23.00%;不满意19例,占19.00%。术后继发鼻部畸形5例,占5.00%。结论:旋转推进唇裂术式能够较好的改善单侧唇裂患者的畸形,美化面部,其术后临床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显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3%和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凝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六分钟步行距离(6MWT)的影响。方法:选择81例中重度 COPD稳定期伴有高凝状态患者,对照组(36例)、治疗组(45例),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8项指标,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对照组常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服用血塞通软胶囊,连服12周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显示,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分钟步行距离在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活血化瘀药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均能改善 COPD 高凝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患者运动耐力;但血塞通在降低高凝参数及增加耐力方面明显优于阿司匹林肠溶片。
作者:刘涛;刘盛冬;王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妇女阴道炎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阴道炎种类繁多,感染途径广,因此可造成长期、反复感染。我们通过分析98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的检查结果,了解各类病原体感染情况,为阴道炎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栾秀珍;于素梅;孙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育龄期妇女胆石症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荆门地区362例育龄期妇女胆石症患者进行病例调查,统计该年龄阶段胆石症的发病情况,分析该人群年龄、血脂、体重指数、精神心理因素、慢性疾病(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胃炎)、孕产及避孕情况与胆石症的关系。采用 Logistic回归计算每个因素的 OR值。结果:荆门地区育龄期妇女胆石症患病率为9.4%,40~50岁阶段多见,无城乡差别。年龄与胆石症的 OR值为1.213(P<0.05),血脂与胆石症的 OR值为2.857(P<0.05),BMI与胆石症的OR值为1.357(P<0.05),精神心理因素与胆石症的 OR值为1.021(P<0.05),慢性疾病中脂肪肝、糖尿病与胆石症相关联(P<0.05),高血压病与胆石症无直接关联,慢性胃炎与胆石症无关联,多孕次及口服避孕药与胆石症相关联。结论:年龄、高脂血症、肥胖或超重、精神心理因素、慢性疾病(脂肪肝、糖尿病)、孕次及口服避孕药是育龄期妇女胆石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静;周和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注射术,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三周后采用 VAS 模拟评分法及关节活动度测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 VAS评分、AROM (主动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 比较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的AROM 均大于对照组前屈、后伸、外展的 AROM (P<0.05)。结论:在肩关节注射术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的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祁江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诊治方法以及其预后的因素等问题。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并进行随访。结果:158例患者当中有77.22%的处于手术-病理分期一期,在为期五年的随访中发现,这些患者的存活率为96.04%。处于二期的患者比例为13.29%,为期五年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的生存率93.74%,处于三期的患者占到全部患者的8.23%,3年内患者的生存率为69.23%,而处于四期的患者占到全部患者的1.27%,3年内的生存率为0。结论:子宫内膜癌被发现诊治的越早,患者的存活生存率也就越高。
作者: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供氧治疗、止咳平喘、强心利尿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人数为30人,有效人数为16人,无效人数为4人,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人数为24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11人,有效率为78.00% P<0.0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临床上值得使用。
作者:周家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术后腹痛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干预及护理措施,降低了其腹胀便秘的发生率。结论:引起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和药物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腹胀便秘症状,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术后护理措施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在本市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综合评估术后给予人性化的优化护理及指导;包括康复锻炼及相关的出院后指导。结果:1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对手术及相关护理评价满意,康复情况良好。结论:优化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护士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优质术后护理与指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金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利用肢体运动功能(FM A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研究组满意度达94.7%,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实施行为护理能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荣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有效、经济的措施。但是在日常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它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的传播媒介。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我们必须分析其原因,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手卫生知识的学习。
作者:李洛萱;黄金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再次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39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实验组产妇39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手术情况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率为69.23%,对照组粘连率为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7.44%,对照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2.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其盆腹腔粘连率高,手术时间更长,根据产妇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剖宫产术。
作者:欧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