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荣福红

关键词:行为护理, 脑梗死,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摘要:目的:对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利用肢体运动功能(FM A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研究组满意度达94.7%,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实施行为护理能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在未破裂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以天柱妇幼保健院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为例,总结基层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经验,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价值,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患者,患者均来自于天柱县地区,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的有85例,漏诊3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的符合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此项超声诊断。

    作者:吴柳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采用剖腹产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而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止时,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咳嗽时,观察组患者术后3h、6h、12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眩晕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前进发展与公众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患关系越发突出。这就要求护士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思想素质与综合素质,与群体之间主动沟通,通过与患者以及家属的良好沟通交流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纠纷发生,并在面对纠纷时掌握应变能力与解决能力。

    作者:余笑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医学科29例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根据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为防止护理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发生的29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护理事件中,导管脱落情况发生例数多,有11例,占37.9%;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于早班于下午班。结论:使用归因分析理论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总结综合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VTE)预防方案于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预防与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为对照组、130例为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性干预,通过评估并发VTE风险,于手术(麻醉、输血)、术后进行系统干预,对症治疗,统计对比并发例与治疗结局。结果:干预组并发血栓性疾病率、深静脉血栓率、肺栓塞率、合计例次率分别为11.54%、4.62%、0.77%、16.92%低于对照组23.88%、17.16%、8.21%、4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对照组人均疗程(6.3±5.1)周高于干预组(2.8±1.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并发风险,制定围手术期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VTE并发几率,改善预后。

    作者:虎绍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0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30例患儿均患有相关病史,病程在3d-60d。肝细胞型是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抗生素占第一位。结论:小儿药物性肝损伤首发症状有很多种,很容易造成肝外症状起病,应该与病毒性肝病等相互鉴别。小儿采用抗生素能够引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对小儿进行监测是避免小儿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望对今后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的各项目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接收的86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再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左房径的改变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左房径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的改变,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房颤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左心房功能,降低复发率,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疗效分析

    目的:对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00例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52例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将48例选择传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腹膜前筋膜出血者,无腹壁下血管损伤及切口感染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娩胎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可有效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愈合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兴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目的:强化院前急救管理,进一步完善急救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分析总结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120院前急救的主要问题在于急救医务人员,包括急救意识缺乏、信息获取模糊、个人的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对于上述问题需建立优良的院前急救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医疗护理管理制度,强化培训教育,完善紧急救援方案。结论:逐步完善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模式对加强医院面对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娟;向新荣;谈惠丽;董群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耐高压双腔PICC管在SICU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PICC管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双腔 PICC 置管的病人28例,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双腔PICC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 PICC 导管可以同时满足两路静脉输液的需要、可注射造影剂,可以输血,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监护室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氟马西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催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用于老年人全麻手术后催醒的情况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位年龄在60至78岁的老年患者,平均随机分成两组:A 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氟马西尼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但镇静评分较给药前有显著变化,P<0.01;在手术结束后5min内,实验组催醒率为70.0%;对照组催醒率为40.0%。结论:氟马西尼用于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催醒,具有催醒时间短,催醒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姚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内窥镜在门诊牙病助疗中的作用及前景分析

    目的:对照比较按传统方法及采用口腔内窥镜方法对门诊病人进行口腔检查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把来我院就诊的200名病人平均分成 A、B两组,分别按传统方法及口腔内窥镜作口腔检查,记录有临床诊断的病例数,要求即时矫治的病例数,矫治满意的病例数。结果:在A、B 两组中有临床诊断的病例数相差无几(89/93),而要求即时矫治的病例数差异显著(22/61),即时矫治率从24.7%提高到65.6%,矫治满意率从45%提高到90.2%。结论:采用口腔内窥镜检查比传统的检查方法能使患者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疾病,更容易接受医学的合理建议,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及时治疗疾病。矫治满意率也有较大的提高,可能是患者能直接对比治疗前后的图片资料,对治疗更有信心的结果。

    作者:周宇;王卓为;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的增效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恶性肿瘤。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组25例患者以常规化疗配合热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观察与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15/2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为12.00%(3/25),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疗对恶性肿瘤化疗具有确切的增效作用,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陆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病患共计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简称 EPO)对贫血症状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针对贫血症状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此类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深入研究。

    作者:赖寒;吴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结论:小针刀椎间管松解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于基层医生临床推广。

    作者:唐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0例报告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间120例锁骨骨折住院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120例患者中仅有1人出现术后感染,3人出现术后出现出血,其余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预后效果好,临床实用性高,对患者损伤小,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方法。

    作者:杨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路径后,两组间无论是在血压、心率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临床效果显著,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代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观察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04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鼻癌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6min 步行、LVEDD、LVEF 分别为(1.79±0.21)NTHA、(510.21±51.67)m、(53.21±10.21)m m、(46.25±10.12)%,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与循证护理结合在卧床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与循证护理对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骨60岁以上骨折术后患卧床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患者并发症由10%下降到5%,。住院时间平均减少4天,患者满意度由75%提升到95%。结论:此方案对6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可以减少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