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
我院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已耕耘多年,其功能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在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宣传及管理中伴演着重要的角色。现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总结提出乡镇卫生机构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基本方法,以供大家共同商榷。
作者:姜兴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小剂量小剂量激素短程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的2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2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1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和退热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甲基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实验组患儿相对对照组患儿在皮肤疱疹的愈合时间、退热时间、睡眠易被惊醒时间停止时间、肢体抖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小剂量激素短程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医护人员对西藏班带教的具体措施及心得体会。方法:将来我院实习的200例西藏班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施行特殊的的教学管理。对照组:施行常规的教学管理。结果:施行特殊的的教学管理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结业考试成绩有所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西藏班学生的教学管理措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结业考试成绩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作者:唐琼华;何敏;杨平英;蓝红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洗胃是急诊科很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洗胃的病人进入本科室后,重要的就是抢时间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洗胃,减少毒素吸收。现有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方法及洗胃前后对病人的心理疏导产生不一样的治疗后果。方法:用贴心轻柔的话语劝慰开导病人,尊重病人人格,以诚恳的态度与其交谈,取得信任,建立真挚的护患关系。快速准确地插管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插胃管有时十分棘手。有些病人在家,或在路上呕吐过,吃的食物多为固体块状者。胃管插入后可能前段被固体食物堵住,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时,既无胃液也无胃内容物,注入空气无气过水声,胃管外口放入水中也有少量气泡溢出。这时,护士就会陷入困境,到底胃管在胃内还是误入气管内?不能确定就不能洗胃,重插胃管会浪费时间,不利于病人的抢救。现在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种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方法:插胃管前先喝一杯温凉开水。结果:自从使用此方法至今,所有的洗胃病人插胃管一次成功,洗胃前配合插管洗胃,洗胃后配合治疗。结论:插胃管前后的心理疏导及插胃管前先喝一杯温凉开水,保证了插胃管洗胃的一次成功和病人洗胃前后的配合,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为治疗保证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让有心者值得借鉴!
作者:陈琮;许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筛选常规稳定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40-60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原治疗方案不变,干预组原治疗加护理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对2组分别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患者血糖的改善有利,是改善血糖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原剑;杨丛兴;李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并在此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9%,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脑血栓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的心理及康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则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30例胃癌化疗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与SAS自评测试,并比较两组自评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自评得分相比对照组而言,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与焦虑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康复效果。
作者:吴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索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4例患翼状胬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接受切除治疗,实验组接受切除治疗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相应的术后反应,如:流泪、眼内的异物感、疼痛以及移植片的轻度水肿,一个月后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1.9%。实验组复发率明显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良好,将复发率降到很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赵学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前后的两组患者,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前患者420例为对照组,加强后患者450例为观察组,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考察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应用效果。结果: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有所降低,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宣传及管理能起到显著地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外英;李亚兰;毕丹;桂雯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根据越来越多的儿童体检报告,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和病史采集检测方式,来探讨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和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研究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共研究了8种模式。对于遗传来来,当母亲健康、父亲为乙型肝炎者,则它的孩子感染这种病的几率高于父亲;当父母双方或单方为乙型肝炎感染者,则孩子感人率高于父母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逐渐下降,那么进行加强免疫预防的儿童抗- HBs阳性率高于未加强者。随着抗-HBs的水平降低,会出现病源感染率未下降的趋势。总结得出结论:乙肝疫苗具有持久免疫保护的作用。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的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68例重度子痫患者,按照入院住院号的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32/34)、满意度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71.43%(25/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患者积极采取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膝关节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十分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镇痛技术已经由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经静脉自控镇痛或椎管内镇痛向多模式镇痛转变,本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以及不同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03间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病患23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治疗结果和病患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的不安情绪,提升病患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永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7岁,因发热伴全身皮疹10余天入院。患者3月前确诊为HIV 阳性,1月前予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方案为3TC (拉米夫定)+ AZT(齐多夫定)+ NVP(奈韦拉平),服药2周后即10余天前病人出现全身皮疹,皮疹为充血性、弥漫性斑丘疹,初见于四肢,后迅速蔓延至全身,伴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9℃,R22次/分,P 98次/分,BP 125/75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全身皮肤可见充血性、弥漫性、脱屑样皮疹,多发性创面破溃,大量渗液,双眼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鸣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CD4110个/μl ,生化:血总蛋白45g/L,白蛋白21.4g/L,血常规 WBC5.61×109/L,N79.7%。胸部CT 示双下肺炎变,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入院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肺部感染,AIDS ,低蛋白血症。治疗及转归:将病人安置在宽敞、通风的单人间隔离治疗,停用抗病毒药物,入院后第一周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40mg/d(分为两次,一次120mg),泰能0.5 ivgtt q8h ,口服氯雷他定10 mg qn ,同时给予血浆、人血白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及补充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加强皮肤护理。经治疗1周,病人体温正常,皮疹逐渐好转。抗生素降阶梯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0 ivgtt q12h ,甲基强的松龙减量为120mg/d(分为两次,一次60mg),治疗,抗感染治疗3周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停用抗生素,此外随病人皮疹好转,甲基强的松龙渐减量,入院第四周激素改为强的松10 mg tid治疗,五周后停用激素,患者皮损得到治愈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建立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其应用成效。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讨论、实际情况需要等多种方式总结建立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全方位的初步评价指标。结果:确定建立的评价体系指标各项系数,并通过所有指数相乘相加,根据所得结果评价护理的质量。结论:该体系能对心外科护理质量做出较好的评价,能科学得反映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能指导并帮助提高心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韦芳;杨珍;张津;马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d的 MMSE 评分、MoCA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MMSE、MoCA 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治疗组入院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 MMSE、MoC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措施的干预,对比高血压患者在健康防治前后,患者的整体变化。结果:经过健康防治后,患者的血压得到一定的控制,且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和治疗依从性都有所增加。其中对于疾病的认知较健康防治前增多。结论:高血压防治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针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社区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社区公共卫生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应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作者:蒋银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肿瘤化疗患者进行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时制定出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肿瘤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130例进行 PICC置管的患者,观察记录其并发症,并且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130例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发生穿刺点渗血5例,穿刺点感染4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出2例。结论:PICC置管术对于传统的末端静脉血管置管对于肿瘤化疗患者具有较好的降低患者痛苦的作用,但是操作不当让然会有少量并发症的发生。运用较好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明月;李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规范医院洗衣房管理,提高洗涤质量,控制感染风险。方法:分析医院洗衣房所存在的感染隐患,提出预防及控制策略。结果:洗衣房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得到落实,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员工身体安全得到保障。结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执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改进工作环境和硬件设备投入,可有效预防洗衣房的感染发生。
作者:张巧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